第324章 幸好,门解释(1/2)
专业收粮的这些人有个极其贴切的名字,叫粮耗子;归根结底,也都是农民,但却是先富起来的农民。
由于各种原因,这个话题不能深究,因为这里面牵扯了太多人的利益。
但是,周劲松却有一个方法;号召整个希望村,不卖给他们,等李明海‘双规结束后’,和李明海打个招呼,先把希望村粮食的问题解决了。
张四刚到地里,就被周劲松叫回来了,张四在村里很有号召力,有些事,他说的话很多人都听。
张四也劝了周劲松,‘断人财路,等于杀人父母’这话,张四就说了不下二十遍。
但是周劲松执意要这么做,不是因为别的,希望村一万五千户,平均每家都有三、四万斤的玉米,也就是说,粮贩子从每户农民手里抢了三千块钱。
三千块钱对于在土里刨食的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寻常人家,一年的销也就三四千块。
第二天,粮贩子又来村里收玉米,但是平常抢着卖粮的农户竟然开始对粮贩子爱搭不理了。
粮贩子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有人牵头了;粮贩子不干了,但是他们并没有马上发作,因为这牵头的人是周劲松。
财神爷的大名他们都听说过,那是可以和王氏集团打对手戏的人,文辵钊的落马和周劲松有着直接关系。
他们和自己的主子反映,粮贩子的主子自然就是粮库的。
粮库的继续向上反应,这事一来二去,竟然传到了李明海的耳朵里。
但是这话到了李明海耳朵里就变了,说周劲松不让百姓卖粮,逼着政、府涨价。
这还了得?粮价那是上面定下的,别说是市长,就算是省长都控制不了粮价。
李明海刚拿起手机想要给周劲松打电话,却发现,他现在还在‘双规期’。无奈,又把电话给放下了。
泡了一壶明前龙井,他一拍额头:“糊涂了,真是糊涂了!”
秘书等着李明海的批示,却不想,一直到晚上李明海下班,李明海都没说这事。
李明海不说。秘书也不提醒,这事到了李明海这里。就不了了之了。
这可要了命了,下面的人毛了;他们摸不准李明海的态度,但是却可以猜测,猜出来的结果,一好一坏。
好的是让下面的人自己处理,坏的是放任周劲松胡来!
第二天一早,周劲松在希望村的家被人登门拜访了;很意外,来的人竟然是粮库主任的小舅子;小舅子叫赵宝贵,三十多岁。穿着西服,夹着个包,已经胖的不成人样了。
周劲松看着赵宝贵拎着的两条中华,眼神很暧昧。
“财神爷,久仰大名,冒昧来访,不打扰吧?”
周劲松笑道:“什么事。直说!”
赵宝贵眯着小眼睛,满脸堆笑:“财神爷,咱们还是进去说吧,门口谈事,有些不方便。”
张四吃完早饭,刚要去地里收割玉米。这时候就看见赵宝贵进了周劲松的屋,他咬着下唇,一脸的痛恨。
他甚至能够遇见,一会赵宝贵从周劲松家里出来的时候,定然一脸得意,然后继续开始收玉米。
至于玉米的价格,就要看他给周劲松送了什么东西了!
他心里想着。不能让这事继续发展下去;他在心里感激周劲松,不能让周劲松也被他们染黑了。
……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