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贵女卢夏晚(1)(2/2)
且说东玉脸上那张人皮面具,其原型乃是一位貌美如花的年轻贵女,正是平南大将军卢伦的掌上明珠,闺名夏晚。出自于一位非常特殊的面具师之手,这位面具师叫张德茂,乃是当年江湖第一邪教幽冥教的降将,英明伟大的元德帝当年是怎么捕捉并降服此人的,一直是个巨大的迷!
但人手艺是真好,只要一副画,或是一个照面,都不用摸脸骨,便能作出一模一样的人皮面具, 唯一瘆人的是他需要用真人的脸皮作原料。
那卢将军乃当今可只手遮天的权臣-摄政王的老部下,统掌大塬朝精锐部队的一半:五十万平南军,任兵部尚书一职,位至一等平国公,是为数不多的从各种残酷的战争和政治斗争中活下来的三朝元老。当年,元德爷登基后,摄政王因谋逆罪被削为庶人,昭化太后和当今圣上被逐出宫门,摄政王
的爱将平国公却被赦免,且被元德爷重用。传说大业六年,元德爷自亲征突厥归来,箭伤难愈,已近弥留,宫中虽竭力保密,以守卫国门为名,严令掌握军权的各路诸侯和将军回京探望圣躬,可平国公仍然打听到了元德爷即将大行,暗中领平南军回京,为流亡在外摄政王打开城门,迎昭化太后和圣上回銮,自此摄政王万万人之上,平国公更是官运亨通,福星高照。
反之,同样是当年开国上柱国荣号的忠勇王府,按理老忠勇王当年还是太后的结义长兄,虽是满门忠烈,抗击突厥的民族英烈,却只因于家上下都对元德爷尽忠,在崇元殿之变中大力支持元德爷,流放太后与圣上,如今却惨遭排挤。
正如辛追所言,一朝天子一朝臣!
在朝堂上,立场永远比能力重要得多!
昭化太后心中最深的那根刺,就是当年安城公主奉旨追随贞静皇后一同遣太后于法门寺为太祖爷带发修行,故而她回朝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了一堆堆的内卫把忠勇王府重重监视起来,查找谋逆证据,欲逼安城公主自尽,再将于氏老小下狱,来个满门抄斩,如同当年元德宠臣韩太傅一门。
安城公主历经三朝风云,不但拒不自尽,还凭借前朝两位先帝的铁券丹书,让前来围捕的内卫不敢贸然行动,又兼于氏乃抗胡英烈,朝中原氏旧臣及天下百姓莫不为于氏感不平,而摄
政王本是原氏宗亲,太祖义子,同安城公主本早年交好,对于氏的态度亦暧昧不明,大有惜才之意。昭化太后竟一时半会奈何不了安城公主。只得令小皇帝强纳于氏第五女于婉真为贤妃,勒令长子裘一等忠勇王于虎及几个男儿长年驻玉门关,无旨不得入京,却暗令兵部克扣军晌,再令内卫启动最高级别的网眼监管,阖府人等一概监控。
因忌惮于氏亦出身东营卫,与老东营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便一直派西营好手出马监视,暗中搜集谋逆罪证。
安城公主也不是省油的灯,便以勤俭为名,把府上家丁一个一个裁了,其中自然包括东玉那一堆“能干”的同伴们。
老忠勇王生前无限风光,当年无数的攀附者争相托媒婆为自家族女说亲,嘱意长子于虎,甘愿为妾者亦不在话下, 老忠勇王一一好言回绝,唯答应了同袍平国公的求亲,出征突厥之前,二人为长子于虎,也就是现今的少郡王,同平国公之女订下了娃娃亲,老忠勇王以随身多年的宝刀“秋静”作为定亲信物赠于平国公,平国公则以太祖所赐黄金剑“斩影”回赠。也巧,平国公一妻九妾,子嗣却不旺,妻妾也曾为平国公生过几个子女,皆不幸早夭,唯正妻生的长女名夏晚的,小名“丸子”,健康长大,成为了少郡王未婚妻的唯一人选 。
东玉的开脸活儿便是装作这颗“离家
滚走”的丸子,接下同伴们未尽的伟大事业,继续实行朝中日常监视,也就是替太后盯着于府,最好找一个可以灭了全府的罪名。谁叫她老人家一想起当年的结义兄姐们,就恨得牙根咬得痒痒的。
东玉一直认为这个剧情编辑得非常拙劣,卢夏晚的母亲岳氏是卢将军的正室,乃是中书舍人岳堂的千金,世代书香门第,听闻其女虽从小习文练武,不输男儿,但深得母亲的教诲,也是知书达礼,熟读女戒的闺门淑女.
一个熟读女戒的女子,怎么会冒冒然地学人私奔?
又及,世人皆云少王爷于虎长得极像其父,东玉认真研究过同伴们临摹的老忠勇王神像及少郡王临摹,二人都可谓身形伟岸,熊腰虎背,豹头环眼,须如钢针,比起老忠勇王,少郡王的皮肤还要更黑黝黝一些…….
总之一反时下流行的花美男审美观……就连东玉都感觉少郡王实在不像是怀春少女会一见钟情并立马私奔的对象。
<hr class=\"authorwords\" author=\"海飘雪\" identityid=\"b663a0cf4009ea11e12893747b007322\" />
今年双十一多少手头有点紧吧,多更一章,给你们作四根棍花钱节的贺礼!拿着,崩谢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