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沉默的孟富有(1/2)
第410章 沉默的孟富有
王剑一作为交通部副部长,他比朱文更清楚目前国内汽车行业的情况。
王剑一现在进入了一种奇异的状态,上面让他和朱文来汽车展视察桑塔纳的情况,显然是非常重视这个项目。
虽然沪上已经把桑塔纳做出来了,但这只是开始,他们的目标是将桑塔纳完全国产化。
无可置疑,沪上汽车厂很有实力。
沪上汽车厂五倍超额完成了上面领导给他们规定的国产化率,将这样的工作成果交上去,肯定会收到表扬。
奈何王剑一对桑塔纳目前国产化的进程不太满意。
他好像变成了一个凶恶的资本家,将沪上汽车厂榨出了最后一滴油水仍然叫嚣着不够。
因为前面有平城一厂,直视过太阳,再去望月亮不免会觉得过于暗淡。
王剑一对周兴然说的那句“不如咱”是真心话。
表面上这场汽车展是桑塔纳在众人面前第一次亮相,实际上83年中德两国已经开始进行合作了。
由于生产方式、工艺标准的不同,拖到今年才正式售卖。
很多人都期盼着桑塔纳能有个好销量,王剑一却不太看好,实在是桑塔纳目前在市场是没有太大的优势。
一开始德国想要给桑塔纳定价八万一辆,八个万元户加起来才能买一辆?!
王剑一简直想蹲在他头上拉屎。
王剑一没有实现这个想法,因为有人脱裤子的动作比他快人:“除了去接你们的车,你还记得我们院里停的都是什么车吗?”
售价不到三万块的平城078!
中国市场很大,国内那么多汽车厂做出了那么多辆千奇百怪的汽车,都还能找到买家。
桑塔纳水平远在他们之上,当然也会受到市场的欢迎,毕竟,每个人的诉求不同。
会有市场,但市场占有率应该达不到期待值。
这样想着,王剑一不禁感到骄傲,想到是平城的汽车厂,更骄傲了。
王剑一和周兴然在平城的时候只能算一般好友,此情此景下感情竟然更进一步,两人聊的格外愉快。
“王部长。”
“周厂长,你哪天到的沪上?到了怎么没去厂里玩玩?我也好向你学习一下。”
朱文和孟富有出声打断了两人的闲聊。
王剑一笑着转过身面向他们两人:“我看见周厂长,突然想起来我上次去一厂和他谈关于冠军车的事,还没谈完,过来找他继续聊聊。”
朱文走过来看着周兴然对面的汽车——冠军3号,神色一下柔和了许多。
站在朱文身边的孟富有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现在看见一厂的人就头疼。
朱文:“周厂长出新车的速度真是让人望尘莫及,不知道冠军3号和2号比起来又有哪些提升?”
周兴然知道朱文这是给他做面子,他给孙立明使了一个眼色,孙立明立马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
展会国人多,一厂作为行业的老大,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看见孙立明开始介绍,立刻聚精会神的听起来,时不时地惊叹两句。
众人的反应比刚才介绍桑塔纳的时候有过之而无不及。
冠军车作为一辆优秀的汽车,在国外也有些名声,在场的外国人也都礼貌的点头微笑,表示赞同。
有一些一知半解的,同伴给他耳语两句,立马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
孟富有的脸色不由更黑了,一旁的汪正华倒是气定神闲。
周兴然看着孟富有的黑脸直觉好笑,带入一下孟富有,他不禁对这位行业里的万年老二感到同情。
说好不是来砸场子的,周兴然就不会做的太过分。
等孙立明介绍完后,周兴然将话题了车展上:“咱们去别处看看吧,已经在这里站了好半天了,不是看沪上汽车厂的车,就是看一厂的车。”
“我们两家的车大家还没看够吗?如果没看够以后还有的时间看,欢迎大家去平城一厂做客。”
“展会上汇集了来自不同的国家优秀汽车,代表了世界顶尖制造水平,每一辆都值得欣赏、不容错过,咱们不如从头看过去。”
这番话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有人提议:“就从旁边这辆开始吧。这是什么车?还是跑车嘞。”
雷诺的负责人立马站出来满脸笑意的介绍起来。
一群人走走停停,在每一辆车前都要驻足一番,聊得津津有味。
等逛完一圈回到起点时,周兴然一看手表发现都12点多了,早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这次汽车展确实精彩,完全沉浸其中,一连逛了两个小时都没感觉到累。
众人抬头看见冠军3号反应过来,他们已经逛完一圈了。
抬手看表:“ 都十二点多了!”
“我一点都没感觉到。”
“我也是。”
“这次汽车展办得真不错,希望以后这样水平的汽车展多来两次,也让我长长见识。”
“逛的时候不觉得,现在反应过来,肚子饿得咕咕叫,饿的我是前胸贴后背。不过在饿两个小时也值当,我对一直困扰我们厂子的难题终于有了思路,还得多谢各位的答疑解惑、倾囊相授!”
“我也是,今年我们厂也要上新车了,哈哈哈!”
“这样的汽车展多来两次吧,大家聚在一起交流交流经验,多好!”
“等周厂长再开交流会的时候,我得好好谢谢他,这次也多亏了他的帮助。”
这句话一出,许多人纷纷附和。
周兴然在知识方面从不藏私,别人问的,只要他会,只要不涉及一厂现在还处于保密阶段的技术,他都会尽心解答。
这些年周兴然也从未放弃过学习,实践多、知识面也广,展会上一多半汽车,他都能说上两句。
有周兴然带头,国内汽车厂的人也不太藏着掖着,同行遇到疑问也会说上两句。
在场的外国人很难理解他们的行为,在他们国家,所有的知识都是付费的。
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打开市场,不是为了交付技术。
他们最理想的状态是,占了市场、拿了钱,技术还在手里。
逛会展的这群人,有领导、也有纯粹的工程师(技术员),但不管是哪种人,都了解一定的专业知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