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石碑(2/2)
这个支脉原先在族群中并不显眼,一朝发达难免得意洋洋,甚至威逼当时的周家族长。
族里有难向他求助,他也不伸手帮扶,冷眼旁观。
族长于是用他这支脉不得入周家祖坟威胁,时人宗族观念重,不得入祖坟是一项大惩罚。
官员害怕了,但也生气,不想受族长钳制,想着既然你不待见我,不如我带着我的族人迁走,另立一个周家好了。
又怕祖宗怪罪,半夜骑着马偷偷砸下石碑一角,用布包着带走了。
自官员走后,再也没有回来过,连音信都少的可怜,石碑一角也无法找回,石碑就一直呈破损状态。
周兴然对这个故事持怀疑态度,这块缺角是当年搬迁时不小心磕坏的也说不定。
修建石碑花费多,以前梨乡沟的周家人穷,没钱换新石碑。
石碑存世久远,每次立碑都会刻上出资人的名字,族里人自然都想在碑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所以即使随着生活富裕,一些人重新提起立碑的事情,也会被另一伙没钱的人阻止,他们想等自己有钱时再立碑。
好在,周兴家建起罐头厂后,村里人的钱包都鼓了起来,听说周家新碑一事已经提上议程,今年就能换上。
不但石碑换新,连整块坟地都要修整一遍,该垒石的垒石,该种树的种树。
抬棺人将周李氏的棺材放在早就挖好的坑中,旁边是周兴然爷爷周安清的坟。
随着扬土,众人又开始跪地哭泣。
坟包做好,给坟头门口烧纸、撒酒,葬礼到此算结束了。
回到老宅,众人按照关系远近一一告别。
一些打秋风的连告别都没有,就悄悄的走了。
这些人关系远到周兴然从来都没听说过,他们的身份和夏成益差不多——和周家没啥关系,谁知道他们口中的亲缘是真是假?
甚至还不如夏成益,至少夏成益和周兴然的关系不错。
他们磕头烧纸还能说是尊敬长辈,哭灵送灵则完全没有必要,送葬时夏成益就没有去。
这伙人之所人上赶着,图的是周家给送灵人发的孝衣。
以前穷时,家里死了人都凑不出一件孝衣,只能将白布剪成细条,在上衣衣摆和袖口处滚一道白边。
情况稍好些,人们去参加葬礼,都是自带孝衣,一件孝衣能穿十几年,走遍各种葬礼。
有些人家族人多,孝衣不够,还会向乡邻借。
孝衣虽然不太吉利,可也是一块布,都吃不上饭,哪还管得上极不吉利?
今年是改革、开放第6年,万元户出了一个又一个,国民经济也是一日好上一日,可这些和闭塞的农村没多大关系。
一些村子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没实行,穷的叮当响,自带孝衣依然是农村最普遍的情况。
建国前大户人家,包来者孝衣、孝鞋,参加葬礼的人都乐呵呵的,因为参加完葬礼这些东西可以带回去。
多好啊,他们都没鞋穿,现在竟然免费得到了一双鞋和一件衣服。
周家现在的情况在怀山县都属上乘,自然出得起白布钱。
参加葬礼的人的孝衣都是周家出的。
体贴的举动,却引来一伙占便宜的人。
周家人清楚,但不打算追究,他们没忘记贫穷的滋味,这伙人也实实在在又哭又跪。
就当花钱请他们哭灵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