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我欲岁月静好,谁来负重前行?(2/2)
而多出来的单独竹条,上面则写明了对圈画处的疑问,以及建议袁耀的处置办法。
袁耀在不同分类的竹简堆里各抽出几封竹简,打开一一细看。
事无巨细,诸葛亮全都有所批阅。且对答之策,皆有法可依、有例可循。
针对疑难问题,诸葛亮还会特别用另外的竹简,写上自己的建议办法,实施的具体步骤,还会说明依据所在。
袁耀积压数月的郡县政务,一夜就被诸葛亮清理完毕,且无一不妥善应对。
“这上面绑着的红绸和黄绸,又是何意?”
看到最后,袁耀才发现上百卷竹简里,有少数几卷上面被缠上了颜色各异的绸带。
一旁的刀笔吏忙道:“军师祭酒说,事分轻重缓急。”
“从重者,以黄绸系之;从急者,以红绸系之。如此就知道那些事情需要立即去办,那些事情需要将军您来定夺!”
袁耀听得点了点头,直接坐在了案前。
刀笔吏忙将系着黄色绸带的两卷竹简抽了出来,放到了袁耀跟前。
打开第一封,这封是余汗县令十天前呈上来的。
据其下辖葛阳乡游徼报告,有一伙光头强盗在山中抢粮,与山民产生械斗被打死,其中有一具尸体似乎和在通缉的贼军首领笮融相似。余汗县令不敢冒功,请袁耀派军士前去辨识。
这个奏报袁耀昨晚没看到,但这一下立刻让袁耀想起了笮融在正史的死法。
笮融的确是在兵败于刘繇之手后,逃入山中被人所杀的。
诸葛亮的批示很谨慎。
首先他责问余汗县令既然怀疑死者是笮融,何不直接上奏时连同贼人的首级送来。
然后诸葛亮附注了自己的猜测:怕是那游徼贪功,因而拒绝向县令交出贼人首级。
最后诸葛亮的建议是,派一得力小校,率一小部士卒前去葛阳乡验明尸身。
若是假的,则免去余汗县令失察之职,就地接管余汗县。
若真是笮融,则传首诸县,同时擢升那游徼为县决曹掾,有功人等一概厚赏。
总之,可以借着这件事,将余汗这一大县的控制权拿到手中,最差也可以在余汗县扶植起一个亲袁耀的势力。
看到这里,袁耀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头脑清晰和心思缜密。
这样的奏报,袁耀只会批一个“准”字。
然后派一队士卒,带上几名刘繇军中认识笮融的降兵,前去验尸。
倒不是袁耀想不到这些趁机渗透属县的办法,只是几乎每个县每个月都会送奏报上来,袁耀没有那种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耐心。
要是每一封奏文都像诸葛亮这样滴水不漏地完美处理,袁耀的脑袋批不了十个奏文就得宕机。
再打开另一卷黄绸竹简,这一封不同于上一封,却是袁耀已经批阅过,但诸葛亮又重新批阅的竹简。
诸葛亮委婉地在袁耀批改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意见,并说明了依据。
有几点是袁耀遗漏的,看到诸葛亮的圈注,才幡然明白。
还有几点则是改进型意见,说得头头是道,清清楚楚。
只有袁耀没想到的地方,没有诸葛亮想不到的地方。
袁耀看的大为震撼。
人和人,还是有差距的!
看完这两封竹简,袁耀彻底放下了心,便不再多看。
此时的他望着满满一屋竹简,不由得心疼起诸葛亮。
不行,这么优秀的员工,可不能累坏了。
走回后堂,冯方女正好已经起床了。
看到健步如飞朝自己冲来的袁耀,冯方女脸上再次泛起一阵红晕。
“公子,奴家……疼!”
袁耀愣了一下,随即反应了过来:“没事,今天不做了。”
冯方女低下头,虽然和袁耀有过无数次,但冯方女每次和袁耀短距离相处,都有些羞怯。
拽着衣角,冯方女幽幽道:“奴家去给公子准备早点。”
袁耀肚子已经滚圆,但还是点了点头:“嗯,去吧。”
“熬的粥多放些滋补之物,补熬夜消耗的那种。”
冯方女点了点头:“公子……我懂……其实你不用补……”
袁耀挠了挠自己脑袋,但又不好说自己让她熬粥是给别人熬的。
于是轻轻拍了冯方女屁股一下:“快去照我说的做。”
冯方女脸色潮红,眉头微皱,立刻欠身讨好道:“奴家全依主人就是。”
袁耀听得禁忌之词,下身直接一颤。
“奴家一定会把在两位师父那里学到的药理之术,全都使出来!”
袁耀忙道:“也不用那么过分,一般就行。”
“下次再全使出来,这次做普通的熬夜滋补粥就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