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严惩结社行为,大伙儿发财吧(1/2)
“皇爷,去不得啊。”
一把抱住朱由校的腿,刘时敏声音凄厉的高喊道。
“外面的女人脏,配不上皇爷啊。”
“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许显纯步履盘跚的离开大殿之时,毕自严等人就已回过神来,而后纷纷下跪,一群朝廷大员,头狠狠的往地上磕。
皇帝这那里是要带着他们去风流快活。。。
这是要带着他们留千古骂名!
历史上嫖娼的皇帝,哪一个名声好的了,即便是那宋徽宗喜欢李师师,也只是养在宫外,不敢接到宫中。
此外,还有大明的景泰皇帝朱祁钰,那位在长子朱见济死后,估摸着精神都不太正常了,为了求子是病急乱投医,再是离谱也只是干了个召名妓入宫。
到了后来的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田贵妃,即便所有明眼人都知道,那是个扬州瘦马,但进宫也是他老丈人周奎给洗了一遍,才送进宫的。而另外一个群臣献上的瘦马陈圆圆,崇祯也没敢自己收用,赏给了吴三桂。
从来就没听说过皇帝嫖娼,还是皇帝带着满朝文武,穿着冕服官袍,摆出大驾玉辂,光明正大的去教坊司,这个官营窑子去嫖。
这事儿,就是皇帝如今在这文华殿上说出来,就意味着不少人的脑袋要掉,而如果真让皇帝干了,那满朝文武就都能排队去跳黄河了。
“韩大学士刚才的话,你们也听到了,风流快活嘛。”
“都给我滚一边儿去。”
说着,朱由校一脚一个将上来抱自己大腿的太监踹开,朱由校转头声音中满含杀意的看着这满朝文武。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才子佳人,风流韵事嘛!”
“这今天朕就穿着着帝王冕服,带着这满朝的衣冠禽兽,去风流快活一番!”
“不快活,不快活。”
此时,捅出个大篓子的韩爌已经是面如土色,已经顾不上头破血流,脑袋就不像是自己的一般,磕的那叫一个梆梆作响。
“不风流,一点儿也不风流。”
因为一句风流韵事,让皇帝把他府上女眷送到教坊司去,这事儿如果真的发生了,他也就没脸见世人了。
“陛下,狎妓、宿娼,都是蝇营狗苟,从不是文人风雅之事。”
同样在丹陛之下头上已经磕出血来的毕自严也高声道。
“且不说风雅不风雅,那些青楼女子哪一个是心甘情愿出来卖笑的,都是身不由己,连身子都是人家的赚钱工具。”
“陛下,去不得啊!”
听到了毕自严的话,朱由校一脚将龙书案踹下丹陛,顺手拉起一个小太监就连带着一起扔了下去。
“我大明多少代帝王,几次三番强调,官员不许狎妓宿娼,可有几个人听入了耳朵里。”
在南海子跟着士卒跑操,又有一群名医给他开方进补,他现在的体质,比历史上同期要好不知道多少。
“时至今日,居然有人敢在朕这文化大殿上说什么士子狎妓宿娼,乃是才子配佳人的风流韵事。”
“一个个不将我大明律法放在眼里,朕又何必考虑那千年后的史书上会如何评说。”
“朕今日就舍了这面皮不要,带着众爱卿去风流快活上一番。”
说着,朱由校就将刘时敏提溜着衣领拉了起来。
“准备大驾玉辂去!”
“皇爷,去不得啊!”
看到皇帝如此执意,毕自严等人将脑袋磕的是头破血流,但依旧不敢上前一步。
至于说原因。。。
自从皇帝站起来让许显纯去抓人的那刻启,龙骧卫的士卒就已从大殿两侧涌入,将丹陛死死护住,让群臣不敢逾越雷池一步。
“士子能去,官员能去,朕这个皇帝为何不能去。”
将刘时敏扔在一边,朱由校挥手让身前的士卒让开一条道,一步一步走下丹陛,直接坐在了台阶之上,看着毕自严,一字一顿的问到。
“那些去青楼狎妓宿娼的士子,都是些将来的贪官污吏,陛下若去,就是在鼓励贪污之事啊。”
看着已经冷静下来的皇帝,毕自严心中做下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是让皇帝拉着满朝文武在史书上留下千古骂名,还是将一些个上不得台面的事情拿到台面上来说。
为了护住大明的体面,毕自严选择了后者。
按照以往官吏的思维习惯,这种事情是不能查的,因为一查必然造成天下官吏不安。
现在出了这种事情,就要安抚官吏士子,只有这样才能团结一心,用心国事,整肃天下,中兴大明!
但现在,皇帝把安抚的路子完全就给堵上了。
今天只要他们中谁敢说安抚,皇帝就敢拉着满朝文武去嫖娼。
和留个千古骂名相比,还是让皇帝的刀子砍下来吧。
“此事臣本应到南苑向陛下亲奏,臣听正廉署锦衣卫查案,那些个青楼之所,俱都是些奸人败坏我大明风气所设。”
说着,毕自严直起腰,将跪在他身后的陆文昭给往前提了过来。
“还有那些个诗社文社,俱是藏污纳垢之所,臣请朝廷明旨严查。”
“启奏陛下。”
得了毕自严的示意,陆文昭也连忙开口到。
“臣带人在城中巡查,就以京中有名的萃芳楼为例,过一夜就要五两银子起步,臣这个朝廷正五品的贴刑千户,朝廷每月俸禄也不过五十枚银币,有的人一个月去青楼十七八次,根本就不是其俸禄所能供给。”
“还有,京中一个七品小官的府邸,比臣这锦衣卫千户的府邸都大,府上的那些古董字画,每一个都价值过百,有的人小妾是一房又一房,还有那成群的丫鬟仆人,每个月都有月钱。”
京城,一石粮食也才一两银子,若是用银币,还等倒找个两三百枚的铜板。
陆文昭的这话一出,朝堂上不少人的脸色都顿时一变。
尤其是韩爌,直接就跟张白纸似的。
作为文官,尤其还是从翰林院出来的,他不怕与人争辩大道理,就怕别人和他在这种细节上找茬。
他是晋商出身,家中财货不缺,持身自然是很正,没有能被人拿捏的把柄,但这却不代表他不知道那些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事情,或者说,他之所以能控制住晋党,就是因为他家里有钱。
晋党也好,东林也罢,齐楚浙宣昆也好,笼络人的办法之一,就是给别人提供物质享受。
整个大明朝堂之上,不管是东林也好,晋党也罢,亦或者那些个齐楚浙宣昆,在这种事情上都是经不起查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