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开银行就是有钱啊(1/2)
看着魏忠贤离去的背影,朱由校眼神幽幽。
南直隶的消息,除了魏忠贤给他汇报,还有丁修,有沈炼,有许显纯,以及其他大大小小,在锦衣卫中用“亲下”拉拢来的小角色。
南直隶、浙江等地的情况,比他想象中的还要严重。
如今的江南鱼米之乡,那可真的是万历年间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记载的那般【今一甲所存无四五户,则空一里之人,奔走络绎于道路,谁复有种田之人哉】。
乡村之间根本就难以见到几个种地的,全特么涌进城里打工了。
而南直隶境内的土地,除了种植一些个蔬果等供应富贵人家的食品外,超过七成都改种了、桑树、茶树这种经济作物。
整个南直隶、浙江以及两淮的粮食,全靠着江西、福建、两广和湖广供应,就这还要往北方运输漕粮。
以丝绸、布为主的纺织业,以瓷器为主的手工业,再加上茶叶这种奢侈品加工业,在西方海盗那磅礴的购买欲支撑下,大明气候最温和的地区,走上了一条工业化的道路,只可惜走偏了。
根据丁修的估计,南直隶苏州及周边的松江几府,光是织造及其他类型的工人,恐怕就有超过百万之众。
在每年西方所增加的定单和白银的刺激下,每年所需要的原材料越来越多,进而造成物价上涨,然后进一步积压粮食种植所需要的土地。
这条走偏的路,从隆庆开海到天启二年,南直隶已经走了五十年。
现在的南直隶,已经来到了潮水涌出大坝的前夜。
作为一个穿越者,朱由校清楚的记得,就是在十七世纪中期,在明清的交替之际,海上马车夫荷兰是如何趁着西班牙与法国战争的失败,顶替西班牙海洋霸主的地位。
西班牙之所以失败,很大原因是其在全球四处开火,导致航线中断。
对于西班牙来说,手中大量的白银积压在欧洲,最终致使整个欧洲的通货膨胀,让西班牙在欧洲的战争中,无法及时的回血。
而对于大明来说,境内积压的各种商品卖不出去,导致大量手工业者破产,最终造成了席卷整个南方的失业危机和通货紧缩,再加上紧随其后的粮食危机,大明的南方不用乱民造反,就已经混乱成了一锅粥。
历史上的螨清南下后,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对于这个问题,他们没能力解决。
但在稳固统治的过程中,他们却解决了带来问题的人。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螨清用大规模的屠杀,以及严酷的禁海政策,从根上往南直隶那走偏了的工业化道路上来了一刀,让南直隶从一个轻工业产区重新变回了鱼米之乡,再次给中央朝廷供血。
而现在,朱由校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该怎么解决南直隶这个运行精密的定时炸弹。
他总不能学习螨清,把人都给霍霍了啊。
大规模往辽东移民不现实。
辽东苦寒,小规模的移民过去,在本地居民和山东移民的稀释下,还能存活。但你若是大规模的给搬迁,肯定最终会酿成人间惨剧。
至于说关闭月港这个对外出口贸易窗户。。。
那就属于是人为制造失业青年,手动降低就业率,开辟灰色产业的蓝海领域了。
失去了对外出口,大明生产出来的那些个茶叶、丝绸、布、瓷器等物,内部根本就难以消化,是要砸了一整条产业链上百姓饭碗的。
可别以为,倒牛奶这种事情只会发生在阿美莉卡。
到时候,为了将商品卖出去,走私势力与黑恶势力相生勾结,同步滋生,会更进一步的动摇朝廷的威信,最终肯定又是一场席卷整个东南的倭患。
现在,南直隶急需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而想要做到这一步,就需要一个强力的,服从中央朝廷的官府。
但如今的大明朝堂,管个淮河以北都已经是捉襟见肘,南直隶那地儿完全就是遥控指挥,只要没造反就行。
这次魏忠贤带着人在南直隶抄家,想要接管产业时,碰的这个钉子就无不证明了这点。
杀人可以,抄家可以。
但是想要把南直隶下蛋的金鸡抱到皇帝家里,那南直隶的士绅大户们可就不答应了。
现在,朱由校想要直接介入对南直隶的调整,就需要有一个正当的理由。
南直隶不恭顺,如今只是停在他的嘴上,在真的弄出大乱子前,天下人没有人会觉得,大明的南京不听皇帝的话。
为此,让魏忠贤派人引导暴民冲击南京镇守太监府,就是他的一个尝试。
南京的火,必须要烧红了,烧透了,朝廷才能真正的将其掌握。
想要彻底的解决南直隶问题,就必须让南直隶和北京的朝廷产生巨大的碰撞,这样才能名正言顺的对南直隶进行拆分,进行整体上的统筹管理。
最好,是真的有人掀起一场席卷江苏、浙江等地的工人大造反,朝堂上的诸公,才能狠的下心去收拾这个烂疮。
否则仅仅是因为与民争利的产业而派出军队,不但达不成目标,还会像万历那般,被人往死里骂,最终还留个【五人墓碑记】以观后人瞻仰的。
手中拿着个茶杯盖子玩了好一会儿后,朱由校才将之丢回在桌子上。
扇阴风,点鬼火,南直隶的事儿,还需要发酵上几个月,闹出事情后,再在朝堂上扯上个几年皮。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稳固他在北方的布置,只要北方形成一个方法论后,照着往南方搬。
“皇爷,王末和杨成秀来了。”
“让他们进来吧。”
闻言,朱由校重新拿起一杯茶,喝了一口道。
“奴婢恭请圣安。”
能给朱由校捏腿的,除了身边伺候的几个小太监外,也就只有魏忠贤、刘时敏等寥寥数人。
王末有那个资本,但杨成秀没有。
挥了挥手,让两人平身后,朱由校开口问道。
“都理清楚了?”
“回皇爷,理的差不多了。”
闻言,两人同时点了点头,最终由内财府的杨成秀开口讲解。
“宫里现在赚钱的,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盐,也是现在赚的银子最多的。”
“如今,已经完成改制的各府城州县里,准售盐的商户都已在兴旺银号开户存银,现在想要拿盐,就先需要将盐款存入京城的兴旺银号的户头,然后拿着银号开出的凭信,到指定的盐场才能将盐提出。”
“今年虽然还不到半年,但收上来的实银就已经有两百多万两,还有一些商人正在进京来的路上。”
以前的盐不赚钱,是因为朝廷缺乏一个统一的生产调配管理,导致整个盐业的日子都不好过。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