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排队挨军棍(1/2)
“你们想做什么,给朕来个左顺门逼宫吗?”
随着皇帝的话音落下,校场顿时陷入了一阵沉寂。
这次没有人敢跳出来,和他这个皇帝叫板。
看着一个个跟鹌鹑的朝臣,朱由校有些痛苦的伸手捏了捏自己的眉头。
朱元璋废除宰相后,虽然的确是完成了大明中央皇权的加强,但也造成了大明权力的去中心化。
通俗说就是,是个官都能对大明的政策做出评论。
朱元璋这种精力足够旺盛,也有自己的想法的皇帝能调动大明的国家机器,但后面的皇帝就不行了,哪怕是朱棣,他那个大胖儿子可以说就是累死在了监国十五载的过程中。
而且,这种政策还造成了一种非常坏的现象,那就是内阁首辅,或者说内阁没有威信。
中书省被废了,内阁虽然顶上了,但连印信都没有,要知道内阁给其他部门行公文,用的是翰林院的印。
去中心化加上皇帝耳根子软,最终就酿成了崇祯十七年,十九个内阁首辅的奇景。
从任命毕自严为内阁首辅那日开始,不管是再次将家搬到南海子来,还是基本不见一些个小官,朱由校都在帮着毕自言树立威信,但现在看来,他的所作所为不能说是见效显著吧,只能说这些人是习惯了往日的“放肆”,容不得有人骑在他们头上。
“毕自严怎么说也是朕的老师,还是大明的首辅,诸位冲他如此的大吼大叫,是不是也太不将朕这个皇帝,太不将我大明的国体,放在眼里了?”
说着,朱由校歪着头看向在场众多的朝臣道。
“刚才谁冲高台上大吼大叫了,站出来。”
“。。。”
此刻,是个傻子都听出来皇帝话语中的怒气了,顿时鸦雀无声。
“没人承认是吧。”
见状,朱由校翻身从马上下来,手中拿着马鞭道。
“没人承认的话,那现场的这四百多人,每人都挨上三十军棍。”
“陛下息怒。”
此时,已经下了高台的毕自严来到皇帝身前跪下道。
“此事乃臣宣旨不利,致使群臣激忿,要责罚,请陛下责罚臣一人便是。”
“呼~站起来。”
舒了口气,朱由校看着毕自言道。
“陛下不宽恕群臣,臣不能起来。”
“他们在骂你,你还在帮着他们说话。”
手中马鞭指向在场文官,朱由校看向毕自言骂道。
“你是内阁首辅,你要有威严!朕就不信,你在陕西任上,面对下属之时,也是这个软趴趴的样子!”
“陛下,臣。”
看着皇帝怒其不争的眼神,毕自严抬起头,想说什么,却仿佛喉中堵塞,说不出来。
“朕是皇帝,但朕几年只有十六岁,而你是首辅,你今年已经五十多了,这大明的江山,这万民的生计,说是挑在朕的肩上,不如说是挑在你的肩上!”
“你是大明的首辅,你,不能跪!”
“朕命令你!站起来!”
“臣,遵旨。”
此刻,毕自言终于明白了皇帝长久以来对他的期望,再次叩首之后,终于从地上站了起来。
“这才对嘛。”
将马鞭丢给朱允贞,朱由校转头对曹文诏道。
“将这些目无首辅的人,都拉出去,一人打上十军棍,再送回京城。”
“末将领旨!”
听到皇帝的话,曹文诏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哦吼吼,能这么打人军棍,还是打文官,这可真是让人心情激动啊。
看着皇帝头都不回的离开,毕自严冲皇帝抱拳道。
“臣万不敢负陛下隆恩!”
“列队,列队。”
左右看了看,曹文诏高声的对自己手下的军法使道。
“将家伙都拿出来。”
“曹将军。”
见状,毕自严上前对其劝道。
“这些人,大都是国之重臣,还望小些力气。”
“阁老放心。”
对于毕自严,曹文诏是不敢放肆的,连忙拱手到。
“军棍不是廷杖,没那么多的绕,十军棍顶多就是几天走路有点儿瘸。”
“!!!”
听到曹文诏的话,毕自言瞪大了眼睛。
走路瘸腿,这还敢说不重?
这在场的还有好多六七十的老头儿,这一顿军棍下去,不得了(liao)了账啊。
“若是如此,曹将军要打就先从我开始。”
闻言,毕自言上前道。
“群臣之过,因我而始,要杖责,也应该从我开始。”
“这。。。”
看着毕自言固执的眼神,曹文诏瞬间麻爪。
请教一下,没圣旨,打皇帝老师要挨多少军棍?
“今日之事,阁老有罪责,我等亦有罪责。”
这时,周应秋不知道从那里冒了出来。
“要挨这顿军棍,我们内阁辅臣、六部尚书俱有罪,请同责。”
“!!!”
站在毕自严身侧的韩爌听到周应秋的话,顿时差点儿骂出声来。
你们两个什么意思,本来只是打刺头,你俩弄成全体都挨一顿,是几个意思?
而且,韩爌一转头,就看到周应秋颜色不善的看着自己。
好家伙,为了让自己挨顿廷杖,你不惜自己也挨一顿啊。
而比韩爌更懵逼的是孙如游。
我这今年都七十好久几了,你看我这样子,是能挺一顿军棍的吗?
“周尚书,你这是何必呢?”
看着周应秋,曹文诏差点儿就骂了出来。
你填什么乱呢。
“毕阁老,我去请示陛下,如何?”
就当曹文诏拿捏不定的时候,站在他身侧的丁修适时的出声道。
“可。”
看了眼这个锦衣卫,毕自言脸色生冷的点了点头。
“。。。”
当丁修前去请旨之时,群臣又渐渐的窃窃私语了起来,尤其是知道了要挨一顿军棍之后,有那怕疼的,已经是两股颤颤。
此刻,没人为混到顿廷杖而高兴。
往日,大伙儿硬钢皇帝骗廷杖,那都是有一个固定流程的。
这个流程一般都是,先在民间造势,说皇帝如何如何,然后借势上本,规劝皇帝,然后惹得皇帝恼羞成怒,赏一顿廷杖给自己,这样自己就成了为民请命的代表。
不是这种因为不尊重首辅,不尊重上官而换来的啊。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