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带清没有科学(1/2)
之后,孔多塞在激动之下主动作为了介绍人,为赵学宁介绍了随他一起前来的法兰西科学院的同事们。
比如拉格朗日、拉普拉斯、蒙日还有拉瓦锡等人。
其中,拉瓦锡尤其着重的向赵学宁表示了谢意。
“大总统先生,真的非常感谢您,如果不是您的帮助,我可能已经上了断头台了,真的非常非常的感谢您!我和我的妻子都非常感谢您!”
对于拉瓦锡和他的妻子的感谢,赵学宁只是微微地笑了笑。
“拉瓦锡先生,华联对您伸出援手,是因为华联认为您的那颗脑袋对人类的帮助会非比寻常的大,让这颗脑袋在断头台上落下实在是太可惜。
不过,这可不意味着华联以及我个人对您曾经的包税官这份职业的欣赏,中国有一句古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喜欢财富是正常的,我也很喜欢财富,我也有很多财富。
但是我不会通过伤害他人的方式去获取财富,华联的法律也不会允许这种行为,我希望您可以通过您的智慧和努力工作去获取合法的财富,而不是通过包税。”
对于赵学宁的提点,拉瓦锡露出了一些惭愧和后悔的神色。
他连连向赵学宁表示他再也不会涉及到其他的职业,这次的教训足够他警醒自己,他将一直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继续生活在华联,并为此努力工作。
而对于这件事情,拉格朗日、拉普拉斯等人也分别向赵学宁表示了谢意。
他们表示他们竭尽一切努力也没有挽回这件事情,而赵学宁却远隔万里办成了这件事情,他们对此表示非常感谢,他们会用自己的工作成果来回报赵学宁。
对于这两位赫赫有名的学者,赵学宁只觉得他们没有自己想象中那般的“容貌特异”,倒像是个随处可见的小老头,不过那闪着精光的眼睛的确能够显示出他们的不平凡。
对于这一个个曾经只在教科书当中看到的人物,眼见他们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用诚挚的表情和语言向自己表达感谢,赵学宁只感到莫名的激动和兴奋。
虽然他的脸上依旧保持着世界第一人气爱豆该有的冷静、随和、温柔,但是他的内心正在尖叫。
那么多教科书上才会出现的牛逼科学大拿、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群星,就在他的面前,这个时代整个欧洲、整个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团体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他的眼前。
他们即将为自己、为整个华联工作,他们的到来会让华联目前非常缺乏的基础科学领域的人才得到重大补充,他们的存在会以极快的速度为华联的科学界补充上最后的短板。
他的这次出手当然是蓄谋已久的。
一直以来,赵学宁对于英国、对于普鲁士、对于意大利乃至对整个欧洲的科学家都有十分狂热的需求,他希望把那些大名鼎鼎的家伙们全部都揽到自己这边来,成为自己身边重要的智囊团,为自己的科研团队提供解决难题的办法。
没办法,带清在科学研究这方面实在是弱的可以,而兰芳共和国积累下来的科技班底又是主打技术而非科学体系。
后面赵学宁接手的是带清留下的一个破盘子,一个完全不成体系的、极其落后松散且没有组织的学术团队。
这个带清官方的学术团队刨除掉那些百无一用的酸腐书生之后,就不剩多少了,剩下的那些掌握一些自然科学知识的人对于学术的真理也并不是很关注。
就比如带清比较著名的天文团队,比起天文星象本身所代表的意义,他们更关注天文星象所引申出来的玄学性质的祸福吉凶。
他们的确观测到了非常多的重要的天文景观,收集到了非常多的一手的天文数据,可他们并没有从中总结出重要的天体运行规律,反而从中找到了升官发财的途径。
按照统治者的需求,他们把日月星辰对照成了皇宫里的达官贵人们,通过日月星辰的动向为皇宫里的达官贵人提供占卜服务,以此获得他们的欢心,并且为他们的政治行动提供理论指导,由此获得升官发财的机会。
古往今来,很多政治人物的政治行动都有日月星辰的动向作为理论指导或者某些人的心理安慰剂,自打天人感应推行以来,一直如此,本该光辉灿烂的中华天文学直接变成了占卜学。
这些人的确懂一点科学,但是他们学习科学的直接导向是玄学,是升官发财的学问,是政治斗争的领域,指望这样一群人为自己构造出一个伟大的科学世界,但是想都别想。
尤其是作为诸多理工学科最基础的数学方面,赵学宁在带清灭亡之后,在整个带清的官方学术团队当中愣是找不到一个对近现代数学有所研究有所成果的数学家。
或许曾经有过,但已经死了,也没有留下任何传承,带清的统治者们不需要臣下钻研数学。
然后带清的学术团队里只有会计,只有账房先生,没有了数学家。
蒸汽时代,赵学宁的千里眼和华联科研团队所积累下来的一些技术上的优势是可以起到很大的主导性作用,可以实现军工产业和交通产业乃至于钢铁冶炼产业上的一些飞跃。
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家们多是技术人员出身。
但是想要从蒸汽时代向内燃机时代和电气时代飞跃,就非要深厚的基础科学、尤其是数学基础不可,需要手搓公式,需要探究真理,这方面的东西是不能缺少的。
赵学宁早前搜罗到的人才所组成的兰芳大学数学系一直以来都是兰芳大学当中比较平庸的一个学系,靠的都是从欧洲引入的发现和教材,自身的研究能力十分有限,很少能够为兰芳大学的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帮助。
也就是因为军事上的需要,所以在弹道学方面有一些成果。
而他们的弱势也让赵学宁深切地了解到了这一时期中华基础科学的薄弱。
欧洲之所以可以迎来二次工业革命、电气革命之类的诸多产业革命,其背后是长达数百年的基础科学的积累,是无数天才堆积而成的真理的公式。
赵学宁想要弯道超车,不是不可以。
但是他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团队为他把此前欧洲几百年所积累下来的全部科研成果都复制到华联来,直接灌输到华联科研人员的脑袋里面,用短短几年的时间让他们直接追平欧洲的科研进度。
在此之上,再去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