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平三藩(1/2)
爱新觉罗玄烨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十六岁除了鳌拜。现如今是南方的三个藩王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在清朝所有的皇帝中,他是最能干(另一个争议的就是雍正帝)、最好的一个,对于他的好呢,后面单独介绍,至于他的能干呢,从他对于吴三桂的平定来看便是十分清楚。
话说吴三桂自从进入云南,解决永历王朱由榔以后,仗着洪承畴和鳌拜先后在朝廷为他撑腰,他在事实上成为了云南的土皇帝,而且还兼有贵州的土地。云贵的官吏一律由他任免,种种税收一概由他经营,甚至还可以保举其他省份的官吏,自铸云南的铜钱、银钱。由于他的兵实在很多,朝廷每年需要给他的饷银就高达两千万两以上,而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三千六百两左右,“三藩之用半天下”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不争事实。
这样一个集中了官员任免权、税收权、铸币权,甚至还需要朝廷去养他们的三藩,在当时是不得不裁撤的了。
吴三桂的爵位也是由平西王升成“开国和硕亲王”,儿子吴应熊呢,还留在北京,当了“额附”(驸马),迎娶了皇帝的第十五个女儿(建宁公主)。
他住在昆明永历当年所遗留下来的五华山宫殿,又占了之前所遗留下来的七万亩土地,可谓是钱花不尽,美女也买了不少,传说还有一位“四面观音”和“八面观音”。(陈圆圆因此很是消极,当了尼姑,法号“寂静”)。
比他还要早几年降与清朝的洪承畴,虽然也算“位极人臣”,但和他比起来还是逊色不少。
说句理性的话语,如果不是康熙为了谋求大清帝国的统一和集权而向他下手的话,已经活到六十二岁的吴三桂是很希望能够安于现状,不想冒险而反清的。但我们不能苛求一个年轻的帝王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如此理性,他性子急了点,不足深怪。
但理性归理性,中国古代的帝王,只要有可能,就必然趋向于皇权的集中;而军人、军队、军事本身就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诞生摇篮,在这两点上,康熙也是不会有任何宽松的想法的。
康熙十二年二月,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感觉到自己年已七十了,上书康熙,请求回到辽东故乡去养老,让自己的儿子尚之信继承平南王,留在广州。康熙一看,认为是个撤藩的机会,命令尚可喜把所有的兵丁和家眷全部带到北方,搬到辽宁省的海城区居住,撤销他在广州的藩领。
这一道命令下来,震惊了吴三桂和在开府福州的靖南王耿精忠(耿仲明的孙子)。吴耿二人为了测试一下康熙有无撤藩的意愿,上疏道:情愿“撤藩”。康熙一看,说“好!”而且立马排钦差来到昆明,督促吴三桂早日启程。
吴三桂在思虑之后,决定与这一年的十一月二十一日,杀云南巡抚朱国治,扣留钦差折尔肯与傅达礼,正式与康熙翻脸。
为了有自己的发兵的合法性,他在发难的这天,穿着大明的衣冠,率领若干将领到了永历的坟前祭拜后哭了一遭,仿佛自己都忘了,是自己把永历王朱由榔擒杀的。但这一哭也确实管用,引起了很多将士的忠愤。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