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湮灭的过去(1/2)
需要找到一个能够担当大任的人才,就必须要从成千上万的应聘者之中挑选。
想要让公司的某项科技一直保持领先,那么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更加的苛刻。
至于能源基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与其整体发电量呈正相关,能源是一切现代物质生活的基础,也是一切现代科技的基础。
如果人类社会陡然失去了化石能源和电能,人类将会快速地退回到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农耕时代,全球人口也将会迎来一轮饥荒大锐减。
“如此看来,就算有少部分的社会精英能够在灭世大劫之中幸存下来,他们的后代也将会在未来的数百年之间快速地倒退到奴隶社会。
一如当初的上古史,不管东方的尧舜禹禅让,还是西方的议会选举制度,在生产力如此低下的奴隶制社会,竟然会产生如此现代化的领袖选举制度。
纵观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人类国家层面的权利握持形式,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再到公天下,确实会让人生出一种轮回感。”
江映雪对于这种现象的后续扩展,给人以一种无限的遐想。
人类文明对于知识的储备容器,当前也只有纸质和电子两种形式,这种东西都无法长久的保存,更何况是大量的保存。
一旦整个人类文明遭受末日天灾,伴随人口锐减的,立马就是科技文明的大倒退。
就算按照通俗火种计划的设想,将一些社会各界的精英人士给统一地收容起来,让其成为人类未来的火种。
但对于知识的保存和传承,就不是这帮人的后代能够胜任的了。
聪明人的后代也不见得都聪明,对于知识的学习过程也伴随着巨大的不稳定性,一对一的教学传承,其风险性很明显大于一对多。
不仅如此,随着人口的逐渐扩散,知识的运输和传播又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
到那时,科技的大倒退是无法被避免的,人类文明的重启也同样无法被避免。
“经过这么一说,我倒是对于地球囚牢说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如果限制人类离开地球的唯一障碍,就是科技障碍,那么只要当人类的科技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将这样的文明体系毁灭掉,那么人类就只能重新再来。
如此一来,人类的寿命让一个聪明人无法持久地维持人类科技高速发展,一个文明的寿命则限制了人类科技不可能持续性的高速发展。
在这两轮大限定之下,人类就算经历了五次文明的交叠,当前却依旧只能存留在地球之上。
对于星空,人类依旧只能仰望和遐想。”
在这样的探讨之中,江映雪对于人类的命运似乎保持有一种悲观的态度。
如果人类真的只能被困于这地球牢笼之中,那么又是谁在害怕人类逃出牢笼呢?
对于这种哲学问题的思考,只会让人产生数之不尽的多愁善感。
“其实你还忽略了一点。
就算曾经有一部分人侥幸乘坐宇宙飞船离开了地球,他们也会因为人口困境的缘故而无法持久地延续下去。
除了人口基数以外,宇宙飞船的寿命也会影响人类的出逃距离。”
面对江映雪这种略显多愁善感的扩展,白宁的后续回应倒像是一种没心没肺的补刀。
被这么一说,江映雪倒是被触动到了莫名笑点,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人类寿命最高不过一百余,以当前的社会科技水平,逃离地球这样的设想,恐怕也轮不到他们来体验。
当前思虑这个问题,不过就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属于没话找话的胡咧咧。
闲谈之余,江映雪的手下已经将新的钻机转运过来,在更强电机的攻坚之下,坚硬的花岗岩犹如豆腐一般的不堪一击。
钢丝绳被膨胀栓头固定,在起重机的帮助下石条被快速吊起,预想之中的墓室并未出现,石条的下面依旧是石条。
不管这座陵墓被建造得多么坚固,已经被掀开衣角,在现代工程能力面前,它将没有任何矜持可言。
就算在开掘后续石条的过程之中,遇到了铁水灌封的技术,在大功率钻头的面前也只是一堆浆糊。
大量的铁屑和石屑纷飞而出,石条就像是被划分好的豆腐一般被孤立出来,扒开这处石条,便露出了下层机关的相关结构。
并无任何高科技设备,有的只是一些最为简单的齿轮和链条传动装置。
想想也是,越复杂的东西越不稳定,最为稳定的结构一定也最为简单,想要保证墓葬的机括结构在数千年之后还能继续运转,就必须得傻大黑粗。
黄教授是考古方面的专家,对于一些古墓结构也有一定的了解,在洞口观察了半天,他便对可能存在的下行墓道区域做出了指定。
掘进队伍再次调整设备,很快便将黄教授所指出的这个方位给打穿。
就现场的情况来看,下行隧道幽深不可见底,就算使用强光手电照射,也只能深入几十米的样子。
整体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在墓道之内存在某种吸光材料一样。
地下陵墓区域已经被打通,马上也即将天亮,白宁挥了挥手,示意所有人全都回去休息。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