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东汉名士的风采(2/2)
王允勃然大怒,斥责说:“董卓国之大贼,几亡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疾,同怀其私遇,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
于是,将蔡邕逮捕,送交廷尉。
蔡邕也觉得自己不对,所以谢罪说:“身虽不忠,古今大义,耳所厌闻,口所常玩,岂当背国而向卓也!愿黥首刖足,继成汉史。”
当时,许多士大夫同情蔡邕,设法营救他,但没有成功。
太尉马日对王允说:“蔡伯喈是旷世奇才,对汉朝的史事典章了解很多,应当让他完成史书,这将是一代大典。
而且他所犯的罪是微不足道的,杀了他,岂不使天下士人失望!”
允反驳说:“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
方今国祚中衰,戎马在郊,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
最后,蔡邕死在狱中。
可见在真实历史上,蔡邕并没有哭董卓,可确实是叹息了,内心有悲痛。
这里面的原因是复杂的,首先,蔡邕有作死的嫌疑。
董卓死了,大家都高兴的跟过年一样,就你一副伤心难过的样子,你说你该不该死?
现在就出现大问题了,蔡邕是名士,董卓如此残暴。
他为什么会和董卓产生这种微妙的感情呢?
为什么会因为董卓的死而叹息伤心呢?
这个原因也是复杂的,当初,董卓控制洛阳城后,就开始软硬兼施,拉拢士大夫集团成员和自己合作。
董卓拉拢蔡邕的时候,蔡邕的第一本能就是赶紧拒绝,他甚至想跑,可董卓的刀就架在他的脖子上,跑又跑不掉。
于是,面对董卓的软硬兼施,蔡邕终于开始和董卓合作了。
蔡邕投靠董卓后,一直受到董卓的重用,而且在这段时间里,蔡邕风光极了。
看看他的头衔就知道,都被封侯了,高阳乡侯。
在汉朝,没有公的爵位,非刘姓最高的爵位就是侯爷了。
当年,霍去病这么牛,也只是封了个冠军侯而已。
可见汉朝侯爷这个爵位的宝贵了,没有大的功绩是不可能封侯的。
于是,蔡邕家一时间简直是车水马流,络绎不绝,常常连个停车的位置都找不到,家里的客厅永远挤满了客人。
同样,董卓拉拢王允时,王允更是拒绝都没有拒绝。
所以在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时,王允就是董卓的左膀右臂,成为了司徒,三公之一,整个中央政府的日常工作通常就是由他王允负责的。
可是,他们与董卓合作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实在难说得很,可以理解为他们贪慕董卓的荣华富贵,也可以理解为他们忍辱负重,试图寻找机会中兴大汉帝国。
现在,王允灭了董卓,所以他与董卓合作必须是忍辱负重,试图寻找机会中兴大汉帝国。
至于蔡邕呢?蔡邕与董卓的关系就比较复杂了,而他的叹息也是符合东汉名士风采和道德的。
古人的道德和现代的道德是有区别的。
首先,汉末,天下大乱,在许多人眼里,未必不觉得董卓也有机会成为一个肃清天下的英雄,而自己追随董卓也未必不会成为传说中的王佐之士。
蔡邕当时大约就是这样想的,所以他开始受逼迫与董卓合作,而在合作的过程中显然是越来越投入。
最后,他听到董卓死于非命的消息,竟然一时情不自禁,实在无法像大家一样表现出高兴的样子。
他叹息的不仅仅是董卓死,而是自己看错了,好些年的努力和投入都化成了灰飞。
其实有这样想法的,不止蔡邕一人。
《后汉书》中有这么一段:“卓乃遣大鸿胪韩融、少府阴循、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瑰譬解绍等诸军。
绍使王匡杀班、瑰、吴循等,袁术亦执杀阴循,惟韩融以名德免。”
里面提到的人大多都是名士,而董卓派遣他们去劝解袁绍和袁术,最后被杀了,也是因为他们是真心投靠董卓的,想要立功表现。
而因为韩融太有名望了,所以袁绍等人就放过了他。
可笑的是后来他又回到汉代献帝身边,这是说得好听的,说的不好听的一点,他其实又回到董卓集团,成为了董卓的走狗。
为什么东汉出了那么多名士,为什么他们会有那样的做派呢?
这就得说东汉特殊的人才选拔制度,东西两汉基本是一脉传承,东汉人才选拔也是两个方式。
一个方式就是民间举孝廉这些,第二个方式就是所谓的征召。
征召呢,就是说职为级比较高的人,自己从民间选拔一些人做自己的下属,从而把他送上权利的快车道。
这两种制度呢,就会产生奇异的效果。
第一个呢,举孝廉,就是这个人需要在民间有名气。
这个名气就是在孝和廉两方面,所以东汉人非常讲究孝,一般人得守孝三年。
这个守孝三年,就是在汉朝的时候普及出来的,甚至演变出其他内卷的情况,有的五年,有的七年。
甚至其他内卷的情况,什么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卧冰求鲤……
反正是只有更卷,没有最卷,卷死人不偿命。
可见在任何时代,卷一直是贯彻始终的。
毕竟现实的资源是有限的,这是赤裸裸而残酷的事实,不可回避。
孝卷完啦,还有一个就是廉,就是来了爵位也好,来了金钱也好,往往我不是扑上去。
而要非常谦虚,要拒绝,即使内心非常想,但表面上伱还得拒绝,假仁假义的。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口碑,获得大家的尊重,才有举孝廉的机会。
为了这个机会,装也得装,不装也得装,卷也得卷,不卷也得卷,毕竟没人看得清楚你心里怎么想的。
还有一个人才选拔方式就征召,这征召呢,职级比较高的人自己选下属啊,从民间选。
那这里边就有问题啊,这个人进入职业快车道,或者当上一个朝廷官员,他不是来自朝廷考核,完全是来自私人关系。
既然是来自私人关系的话,这东汉个人就非常强调他们对自己的老师也好,或者对自己有知于之恩的这群人的感恩之情。
这件事儿在东汉人的个人情感当中,实际上有时候往往是高于他对国家情感的。
这也怪不得吕布杀了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丁原,结果在小说演义里面就成了杀了自己干爹,然后就被骂三姓家奴。
这就是造成了另外一个现象,东汉啊,名士辈出,气节非常高,道德追求非常高。
但是他这种道德追求更多是强调个人之间的道德追求,而不是对社会的。
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三国分裂局面的一个原因,他们愿意为了这种气节去忠心于谋一个人,哪怕丢掉自己的性命。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对个人的忠心,可能高于国家和民族。
后面比较出名的就是官渡之战中,袁绍手下两个谋臣,直接演绎了这场战役的走向。
一个是许攸,他投奔曹操,并将袁绍的虚实和盘托出,为曹军偷袭乌巢立下大功。
还有一个人就是审配了,在邺城被破之时,曹操欣赏他是忠义之士,想要饶恕他,但是审配坚决不干。
无奈,曹操处死他,在他临死之前,他大声对刽子手喊道:“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
当真是河北多名士,谁如审正南。命因昏主丧,心与古人参。
忠直言无隐,廉能志不贪。临亡犹北面,降者尽羞惭。
……
当然,王允杀蔡邕,除了因为蔡邕自己作死,何尝没有排除异己的想法。
董卓一死,如今这个朝廷他王允最大,但是蔡邕的名望也很高。
王允可不想有人能和自己分庭抗礼,只能说权力是个极其可怕的东西,它能改变一个人的初心。
最开始的王允是忍辱负重,杀掉董卓,想中兴大汉,当他一步步获得更高的权力之后,很多东西就变了。
果然,作为诛杀国贼的首要功臣,王允自然少不了朝廷的嘉赏和广大百姓的称赞。
于是,王允态度开始发生改变,似乎有些飘飘然起来,他便对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无所谓,毫不在乎,甚至居功自傲。
“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而这一切的变化,都造成了最终他生死的罪魁祸首。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永远是管用的。
一个人的心态和能力,如果不足以支撑他掌握更高的权力和金钱的时候,他最终的结局大概是不好。
欲戴王冠,必成其重!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