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第213章 刘宏的复杂心理(1/2)
第213章 刘宏的复杂心理
“那赵云是何许人也?”刘宏发出疑问。
身旁立马出现一名壮汉,身姿健硕。
壮汉名唤蹇硕,时任小黄门,因多有勇力,刘宏颇为宠信,只是与张让赵忠那般的阿父阿母却是截然不同,有一些不便操作的事,刘宏都会绕过张让等十常侍,使蹇硕在其中安排事宜。
如今正值黄巾乱世,生性谨慎的刘宏自然时时刻刻都需要有人保护,于是乎,蹇硕理所应当的就成为了红人。
久居深宫的刘宏对于战事并不太了解,倒是对辞赋等有诸多研究,除了皇甫嵩这些人依稀能够记得名字外,余下众多将士都不曾知晓名讳,从幽州跟随袁绍而来的赵云自然是更不曾知晓。
蹇硕倒是颇有研究,虽长得一幅壮硕身姿,但实际上其却是胆大心细。
“那赵云据说乃是受常山郡各级官吏一致推举,其多言其胆气过人,敢行常人不敢之事,又恰逢侍中时任度辽将军,戍边辽东,赵云率领其郡义从投奔侍中,曾与鲜卑等部进行过诸多战事,常身骑白马,一马当先,每战必击,击之必胜,久而久之,那鲜卑部众中便争相传递,当避白马。”
刘宏露出惊讶神情,看向蹇硕,随即道:“这赵云竟有如此勇力,怪不得会投奔侍中门下。”
似是想到了什么,刘宏叹了口气,感慨道:“侍中其人富有韬略,又有爱民之心,若其有心叛变,我倒真不知该如何是好,前有颜良万军取首,今又得这赵云死力,唉!”
一旁的蹇硕闻言面色一惊,他现在只是一介小黄门,说起来倒是距离刘宏很近,但毕竟官卑人轻,又是讨论那袁绍的事情,蹇硕自觉不敢开口。
只是刘宏却是收不住话匣子。
“我即皇帝位时,就曾与其相会过,当时的侍中就已凸显异于常人之处,其言多善,又出自汝南袁氏,我不便插手其中,只能通过仅有的一些手段,将其遣送至苦寒的辽东出任属国长史,原以为其就算颇具韬略,几年间也未必能够崭露头角。”
“未曾想,只是短短一年时间,却已经做出了诸多大事,尤其是那辽东守卫战,一战成名,在大汉子民口中争相传颂,就连我,时常都是艳羡不已,再后来,又因军功多筑,擢升度辽将军,短短几年时间里,却已使那辽东成为了税收增长速度最快的郡县。”
蹇硕听说过这些事,毕竟,几乎每一名大汉子民都有所耳闻,身为皇帝近臣的他,更需要时刻了解信息。
只是,当这些事从皇帝的口中吐露而出时,蹇硕明显能感觉到陛下对那侍中袁绍是如何忌惮,言语间尽显态势。
刘宏继续开口道:“这黄巾贼寇祸乱大汉天下,各地州郡尽皆陷入战乱,辽东却好似与世隔绝一样,丝毫没有黄巾袭扰的状态,当我得知那侍中竟已秘密训练出两万精锐骑兵时,你知道着意味着什么吗?”
蹇硕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难不成说那侍中意图谋反?
那他又何故应召归于朝廷?
蹇硕想不明白。
毕竟,私自训练骑兵本就属于大逆不道之举,外加其锻造诸多甲胄,按照大汉律法,侍中恐怕早已身死道消了。
就算其打响了抗击黄巾的第一枪,且大获全胜,但蹇硕深知,陛下疑心颇重,无论那侍中是否有谋反之意,基本上都已经注定了他的结局。
死,是唯一的解脱方法。
只是,陛下却又将其擢升卫尉,出任九卿,又与其本身的态度相悖,蹇硕想破脑袋也不明白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蹇硕只能低声小心翼翼回答道:“侍中应该没有要叛变的心,若不然,其绝不会归于雒阳。”
刘宏突然笑了起来,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意味深长的看了眼蹇硕道:“正因为他不是一般人,行事皆从险峻之处穿梭,他已然料定我不会治他的罪,同时还会大加封赏于他,故而才毫不犹豫的重归雒阳,正因为如此,我才对其更加忌惮啊。”
蹇硕听得云里雾里,关于这其中的政治斗争,他比起何进算是强出不少,但充其量也就是普通之姿,想要看出里面的门道,或许还得多多磨炼几年。
刘宏今天的话格外的多,许是黄巾袭扰。
“他的威望已经可以振臂高呼,就可雄踞数万之众,莫说这雒阳黄巾,便是那张角之流,想必也从未在其眼中停留过,再加上其背后袁氏的门生故吏在推波助澜,可以说近乎半壁江山的政治态势尽数倾斜于他,这样的袁绍已经是根深蒂固了。”
当刘宏说到那所谓的门生故吏时,蹇硕很明显的就能感觉到,陛下多有不满,似是对这种已经存在了许久的制度颇为厌烦,细细回想起来,好像的确如此。
朝会之时,曾有不少高官权贵都在为那侍中进言,多有推崇之意。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