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各打板子(2/2)
但他只做自以为正确的事情,从不会无端打压排挤他人。
如果受到了他的针对,那是因为他觉得这事不对,对事不对人。
而李敬玄就不一样了,他更加的激进,更加的不择手段。
在他的眼中政治场上不是敌人就是友人。
友人的事情,即便错的,也得支持。而敌人的政策,哪怕是对的,也必须反对。
自从在太子府詹事府的那场辩论之后,李敬玄就将陈青兕视为敌人对手了。
在封禅的时候,李敬玄还曾安排人闹事,想给陈青兕制造麻烦。
结果陈青兕技高一筹,倚仗记忆,组建了一支大唐未来庙堂精英队伍,维持整体秩序,他的安排没有掀起点滴风浪。
陈青兕以对联骂张文瓘王八无耻,刺激最大的不是张文瓘,反而是李敬玄。
今日见庙堂上陈青兕不讲规矩,主动开火。
他哪里忍得住,直接出班请治陈青兕的罪。
李治蹙眉看了一眼陈青兕,又看了一眼张文瓘,然后是蠢蠢欲动的文武百官,冷冷的吐了两个字:“退朝。”
他说着直接拂袖而去。
一时间庙堂再度寂静。
李治这一走,走的及时,也走的巧妙,既展现出了自己绝对的权力,也成功制止了一场动乱。
陈青兕可是清流党的魁首,他受到攻讦,清流党的成员哪有不反击的道理。
同理,张文瓘现在是最炙手可热的宰相,依附他的人不少。
他们也不会坐以待毙……
如此只会引起双方的大乱斗。
所以一句退朝,将一切都压制住了。
李治铁青着脸,回到了承乾殿:“去查一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陈青兕、张文瓘怎么闹起来了?”
李治是位极有手段的皇帝,他给人蒙蔽,消息不灵通的原因并非无能,而是完全不知道前因后果。
就如长安的赵二,不知洛阳的王五吃什么晚膳一样。
完全与他无关的事情,他是没有条件知道的。
但只要李治知道了有这事,安排亲信调查,以他的手段,前因后果都会一五一十的出现在他的案几之上。
甚至于陈青兕并不知道的一些内情:比如张文瓘打算压制大唐武风的后续手段,冷处理苏定方病故的消息只是张文瓘顺势而为的手段而已。
张文瓘压根就没有将苏定方的病故算计在整体计划之内,毕竟他算不到苏定方会在这个时候病故。
只是苏定方的突然病故,张文瓘担心朝廷会感念苏定方的大功,给他举行一场盛大而隆重的丧礼,从而扩大尚武风气。
毕竟连杨炯这顶级士人胚子都写出了自己对从军的向往,写出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样的字句,真在扩大尚武风气,压制的难度会增加许多。
苏定方是不在张文瓘的计划之中的,但现在李治却拿到了这份计划。
看着张文瓘的计划,李治一阵脑壳痛,低语道:“好个张文瓘,朕倒是小觑你了。”
李治压根不喜欢张文瓘这样的人,但从一个皇帝的角度来看,张文瓘是一个人才,一个大才,只是这个人才,他不想用。
原因无他,李治不是汉文帝,他是一个有野心的皇帝,他不甘心用二十年的时间重德治,兴礼仪,励精图治、宽仁节俭,最后成就了汉武帝。
历代皇帝,无不夸赞汉文帝而诋毁汉武帝,但事实上没有一个皇帝想成为汉文帝,都想成为汉武帝。
李治的想法很简单直接,我将敌人都收拾了,都打服了。
然后让自己的儿子给自己擦拭屁股,让他重用张文瓘……
李治从来就没有用张文瓘的心思,只是迫于无奈。
时势让李治不得不用张文瓘。
李治是皇帝,可在大势面前,他也不得不被大势所裹挟。
这个势,就是陈青兕造出来的。
李治很崇拜自己的父亲,从未有超越的想法,只是他重用了陈青兕以后,很多事情就由不得他了。
比如北方的三受降城防御体系,比如对新罗的压制,对倭国的征服,对于吐蕃的防备……
这一切都是大唐存在的问题,陈青兕将问题揪出来,放在李治面前,李治就不得不用陈青兕,不得不去做。
因为陈青兕说的都是对的,都是历史上唐朝在这一阶段战略上的不足。
李治不懂,却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陈青兕对的,对于大唐有好处,他自然会听。
这一听大唐避免了许多错误的抉择,威望自是不断加强。
但无可避免的,步子迈得大了一些。
这国库不充沛,也逼得李治选择治吏。
治吏,张文瓘就是不二的选择。
即便是不喜,李治也得忍着,在目的没有达到之前,他是能够忍受张文瓘的缺点,等达到目的以后,再一脚踢开。
现在张文瓘与陈青兕起了冲突。
李治登时犯了难,张文瓘是现在,有张文瓘在,朝廷的经济民生能够复苏,动他不得。
但陈青兕却代表着未来,与大食国的决战,离不开陈青兕。
之前李治还能够依赖苏定方、李绩,现在苏定方病逝于军中……
而李绩今年也七十了,封个禅还能摔了腿。真指望他去西域跟指挥大军跟大食国决战?
所以……陈青兕也动不得。
不过两人因此撕破脸,倒也不是坏事。
李治眉宇间透着几分笑意:陈青兕崛起得太快,一直是他的一个心病,他多次动手压制都不成功。
现在有一个死对手,倒也不是坏事。
念及于此,李治将许敬宗、刘祥道、窦德元、乐彦玮叫到承乾殿,眼圈微红,带着几分伤感的泣声道:“苏邢公于国有功,例合褒赠,卿等不言,遂使哀荣未及,何故如此?”
许敬宗、刘祥道、窦德元、乐彦玮几人支支吾吾说不上话来。
但都是成了精了王八,四人没有任何犹豫,将此事甩给了张文瓘。
李治道:“张卿此事处理的有失妥当,即日起,调门下省,担任黄门侍郎……”
张文瓘原是尚书省左仆射是左相,而今贬为黄门侍郎,级别上确实差了一个档次。
不过李治并没有撤去张文瓘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职权,显然没有将他罢相的意思。
“至于陈卿,折辱宰辅,贬兵部侍郎,代行尚书职位!”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