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青玉坛(1/2)
南岳衡山是中华五岳名山之一,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是著名的道、佛教圣地。 ()比·奇·小·说·网·首·发尤其以世界独一无二的道佛“共存一山、共荣一庙”的宗教和谐特色著称于世,但其核心却还是道教。
因为道教宣称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中,南岳就独占了四处。
更因为先秦太上老君两降于衡山;西汉有茅盈祖师拜师访道;东汉,张道陵天师自天目山游南岳衡山,礼祝融君祠;东晋,魏华存夫人来南岳集贤峰紫虚阁潜心著《黄庭经》,开创上清派;魏晋,南岳道教上清派快速发展,自晋代到南朝的宋、齐、梁、陈约三百年间,陈兴明、施存、尹道全、陈慧度、张昙要、张如珍、王灵舆、邓郁之等九位著名高道在南岳修道归真,世称“南岳九仙”。
所以道教对于这座名山的影响,几乎是深入骨髓的。
范剑南和冯瑗一路上山,对这一切已经有了极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南岳大庙,在衡山南岳镇。这是五岳庙中规模最大,布局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与泰安岱庙、登封中中岳庙并称于世,在国内外均有很大影响。不过这里古迹虽多,但是范剑南却再也没有当初在嵩山时的那种神奇感应。这让他有些意外,为此他还特意多走了几处地方,甚至接触了一些南岳庙之中的道士。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这些道士大都是些平庸之辈,身上丝毫没有修行者那种内敛却厚重的感觉。几处佛教寺院也是如此,竟然找不出一个身上有术力波动术者。
范剑南忍不住苦笑道,“看来我们还是想得太容易了,毕竟现在这个时代,在那里能找出几个真正的术者?”
“我看也是,根本找不出一个懂术法的。你要是去问他们,他们还以为你是神经病呢。”冯瑗无奈地道,“现在我们怎么办?”
“回去也没事干,不如再到处找找吧?”范剑南叹了一口气道,“我就不信,这南岳这么大,就没有真正懂得术法的术者。”
冯瑗摇摇头道,“我看我们这样找不是办法。毕竟我们对这里的一切都不太熟悉。要在这些人之中找出术者,太难了,而且即便找出身上有术力波动的人,他也未必就知道衡山地窍的事情。我们还不如换个方式,从其他地方入手。”
“从其他地方入手?”范剑南皱眉道,“你说说看,我们怎么找?”
“这里佛道共存,并不没有原因的。”冯瑗笑了笑道,“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虽然佛道均是出家人,讲究与事无争。但同处南岳山中,明里暗里便有些纠纷争斗,直至闹得不可开交。后来朝廷为了息事宁人,以示佛道平等并存,干脆在南岳大庙两侧各修八座道观、佛寺,派道士、僧人共同进庙主事。
历代朝廷或尊佛或崇道,但基本上都承认南岳佛、道并立的事实,通常会分别加以封赏,以显示皇家容纳百川的气度。在朝廷的弹压下,佛道之间才得以和平共处,相安多年。不过两派之间多少会有些猜忌,有可能这才是佛道两家的术者都从这里逐渐消失的原因。”
范剑南点点头道,“有道理。不过,你还是没有说该怎么找。如果这里连一个普通的术者都没有,我们又能向谁去打听关于衡山地窍的事情。你千万别说让我们一点点找,这衡山地窍,可不是十天半个月时间就能找出来的。真要是这么简单,那谁还用得着这五岳真形图?”
冯瑗笑道,“你别急啊。我这不是在给你分析吗。据我所知,五岳地窍和那本古代的连山易有关,而连山易极有可能就是风水术的前身。从我们所找到的泰山地窍和嵩山地窍来看,这些地窍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那些地窍虽然隐蔽得很好,但是都应该是已经被发现的地方。”
范剑南点点头道,“也是,泰山的黑龙潭和嵩山的峻极峰都是很早就被人发现的地方。”他的反应非常快,眼珠一转就道,“你的意思是这衡山地窍肯定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这地方很可能早就被发现,只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是那是衡山地窍?”
“对了。但凡这种地窍所在的地方,都是地脉气息汇聚的节点。用一般的话说,也就是真正的风水宝地。而这些名山大川早就为人所熟知,真要有这样的地方,你当这几千年来的术者都是吃素的么?这样地气交会的节点意味着什么,他们难道不懂么?”冯瑗瞪了他一眼道。
“我懂你的意思了,你的意思是这个衡山地窍有可能是在某个景点。”范剑南拍着手里的旅游指南道,“既然是景点,必然会在上面留下记录。”
“没错,我们只要在参观这些景点的时候,小心留意一下,应该还是能够发现一点蛛丝马迹的。”冯瑗笑着道。
范剑南点点头道,“看来也只能这样了,不过我们该从哪里开始?”
“还记得洞天福地么?”冯瑗看着他道。
洞天福地,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多以名山为主景,或兼有山水。认为此中有神仙主治,乃众仙所居,道士居此修炼或登山请乞,则可得道成仙。分而言之,“洞天”意谓山中有洞室通达上天,贯通诸山。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