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小福丫意外发现“花洞子”(1/2)
</br>当天下午,宋老三便牵着两头牛来到庄子上,组织佃户们把地翻上一遍。冬季来临之前翻地,不但能保持土地松软,还能把藏在土里的虫卵翻出来冻死。
套上曲辕犁,一头牛一天能耕四五亩地,六家佃户轮流使用。没轮到耕牛的佃户,依然采用人力拉犁。好在有了曲辕犁,省力了不少。不到几天时间,一百亩地便全部深耕了一遍。
胡庄头带着佃农们,把苜蓿草籽均匀地撒在田里,当晚一场绵绵秋雨降下,没两日苜蓿草便在秋风中顽强地探出了脑袋。秋天白日的阳光还是很暖和的,苜蓿草长势良好,即便早晚的寒霜,也没能阻止它们生长的步伐。
更让他们高兴的是,小东家给的野菜种子,也已经发芽了。虽然目前只是铜钱大小的植株,但长势良好。这时节,大多数野菜都已经绝迹了,这些长出来的野菜,就像及时雨一样,填补了这一空缺。要知道,贫苦百姓很多时候都是靠着野菜充饥的。
宋子苒跟着她奶,来了几次庄子,收到佃户们的热情欢迎。尤其是胡庄头的小姨子,更是对她感恩戴德——要是没有小东家的收留,她们母子三人恐怕过不了这个冬天。
宋子苒在庄子上意外发现前庄头闲置的“花洞子”。什么是“花洞子”?其实就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暖房,用来培育反季花卉和反击蔬菜的。
别小看了古代人的智慧。远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反季蔬菜。东汉学者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中写道:“(秦始皇)乃密种瓜于骊山陵谷中温处,瓜实成,诏博士诸生说之。人言不同,乃令就视。”《汉书》也有记载:“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
所谓的“花洞子”,宋子苒是在周密的《齐东野语》中看到的:“凡花之早放者曰堂(塘)花。其法,以纸饰密室,凿地作坎……然后置沸汤于坎中,少候,汤气熏蒸,则扇之以微风,盎然盛春融淑之气。经宿,则花放矣。”说明南宋时候,就已经有人用“花洞子”种反季花卉了。
宋子苒看了看花洞子,就是一个巨大的坑,里面用纸做成密室保温,周围和下面挖了坑洞,砌上青砖,就形成了类似地龙和火墙的取暖层。当烧上木炭柴草时,就能起到保温的作用,上面种植的蔬菜和花卉,即便在寒冬时节,也能生长。
这个好呀!有了这个“暖房”,她空间里的蔬菜,在冬天也能拿出来了。她上上下下地打量着这无顶的“暖房”,几个加起来得有七八分地。
她果断发动佃户,开始了反季蔬菜的种植。她从佃户里挑选了四位擅长种菜的妇人,每人负责一个“暖房”,承诺谁种得好有重赏。
接着她让人从附近的庄子上,买了些农家肥,和泥塘里挖出的黑土混在一起,再掺上泥土,均匀地在暖房里扑了厚厚一层。又从空间里挖了些辣椒秧子——这些辣椒秧,是她为这个庄子早早培育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