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御驾亲征(2/2)
王晴深知第一次平叛失败,实是因为自己贪功心切,轻敌冒进所致,不由羞愧无地,当即顿首叩拜,甘领责罚,种启等众将也是跪哭于地,恳请王伦开恩。
王晴更是泣血立誓,请求王伦允其戴罪立功,种启等众将也一同叩请王伦再给金州众将一个报仇雪耻的机会。
王伦思忖再三,终是点头允可,随即下旨命王晴为二次平叛的前线总指挥,并以金州梁军为前锋,再入乐浪平叛,但王伦同时也下严令,此次若再不胜,王晴以下金州众将便提头来见,王晴与种启等金州众将大喜过望,当即领命而去。
六月中旬,各路参战梁军已经全部到达预定集结地点,王伦汇集众将召开战前动员会,王晴随即电令全军齐进,向乐浪叛军发动总攻。
王晴军令一下,金、东两州搏浪军舰队便率先出击,在海上向叛军发起进攻,并在赤羽军空中打击的配合之下,自釜山、仁川、丽水、木浦等处抢滩登陆,随即向乐浪郡纵深地带攻击前进。
与此同时,在鸭绿江西岸更是大军云集,梁军各州禁卫军团的炮兵部队与赤羽军的空中轰炸部队相互配合,向对岸的叛乱守军进行狂轰滥炸,而厢卫军工兵部队则立即开始架设浮桥,等鸭绿江东岸的叛军被击溃之后,数百座浮桥也已架设完毕。
随着王晴一声令下,数十万梁军舟桥并
行,开始渡江南下,只在三日之内,梁军主力就已尽数过江,随即便又兵分两路,东西并进,向叛军展开进攻。
此番二次过江平叛,王晴却已是深刻吸取了前次失败的教训,不再一味只求速胜,而是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两路大军齐头并进,逐城攻克,稳步前推。
如此一来成效立显,各部梁军的推进速度非但未见迟缓,反倒比第一次平叛之时还要快上许多,东西两路大军如同摧枯拉朽一般,一路平推过去,所遇诸城无不是随攻即克,盘踞江北的各处叛军或是望风而降,或是弃城而走,竟是只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汉江以北全境已是尽数复归大梁。
与此同时,从海上进行登陆作战的各部梁军也是连战连捷,登陆梁军沿着海岸线扫荡各处近海州府,随后便又逐步向内陆推进,并一路驱赶着战败逃跑的叛军直向汉城逼近。
到七月底时,参与平叛的各路梁军已是齐聚汉江,更是将汉城四面合围,而此时乐浪全郡的其余各城已经尽皆收复,只剩汉城这一座孤城。
八月初一,王伦亲率御林军抵达汉江北岸,王伦到达之后便即召见平叛众将,对于王晴等人前期所取得的战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相关有功人员也予以了嘉奖。
但王伦也着重强调战事仍然没有彻底结束,汉城也仍在叛军手中尚未攻克,而此际正是决定乐浪平叛胜负
之关键,绝不可有半点懈怠轻忽,前车之鉴之远,切不能重蹈覆辙,三军将士仍需奋力一搏,务求毕其功于一役,尽灭叛军,使乐浪故土重归大梁。
六军众将自是轰然领命,王伦随即又与众将商议攻取汉城的作战方案,竟是直至深夜方散。
八月初二日,梁军平叛前指总部便以大梁皇帝王伦的名义向汉城城内的叛军发去劝降电文,电文中的措辞也甚是中肯客气:
念及高丽一族自古以来便受华夏文明熏陶千年,血脉也早与中华子民相互交融,故高丽一族自也可算华夏血脉分支,且高丽回归大梁共属华夏已近三十余载,人心向定,万民思安。
虽有个几之人自思所遇不公,遂聚众生事,以诉所求,致生叛乱,然若能就此痛定而悔,止戈罢武,率众来归,便立可既往不咎,尽恕其罪,并复为大梁子民,行同往日,如此种种,皆朕明旨,天下共证,盼尔等不负朕望。
然而劝降电文发出之后,汉城内的叛军不但没有半分回应,反倒开始加紧构筑工事,增强防御,竟是摆出一副要与大梁硬抗到底的决死架势。
王伦得不到叛军的回应,却也并不急于立即攻城,而是传令梁军各部采取铁壁合围之势,断绝通往汉城的水道粮道,同时又在城外筑起与汉城城墙同高的土墙,已是将汉城彻底困死。
由此在将近两月之内竟是再无战事,汉城内外的双
方大军虽是相互剑拔弩张,虎视眈眈,但却也保持着一种特别的平静。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