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 169.第169章 盐政

169.第169章 盐政(2/2)

目录
好书推荐: 奇幻诸天之旅 倚天:重生宋青书,完美开局 灵境游神:我有一扇两界门 救命!大佬她又开始反向许愿了! 金军围城,大宋皇帝女儿身 那年花开1981 家族修仙:开局被逐蛮荒 灾厄艺术家 东京:我加载了恋爱听劝系统 转职牧师,技能却伤害爆炸

万历年间的全国二百六十个府中,按税粮多寡排名,西安府仅次于号称粮仓的松江府,位列第四。由此可见,秦地在小冰河时期以前,其实是不缺粮的。

不过等到了后来,弘治五年的时候,户部尚书叶淇修改了这个开中法,规定可以用银子来代替粮食,也就是直接用银子买盐引。

这个叶淇,就是淮安府的,此举显然打破了陕西及山西等“边商”固有的优势,给了地理上更接近两淮、以徽商为主之“内商”进入利润丰厚的盐业经营的良机。

淮盐的产量最大,质量也好,而扬州又是淮盐的转运之地,因此,盐商就集中到了扬州来了。

然后呢,朝廷为了捞钱,贱卖盐引,导致盐引泛滥,超过了盐场产出食盐的产量。这么一来,就算是有盐引,也换不到盐。换不到盐,那谁还买盐引呢!

持续了两年多,朝廷竟然收不到盐税,这就让朝堂上的人,包括皇帝在内都急了。

然后有人私下便宜收购盐引,朝堂上呢,也发起了盐引改革,出台了纲盐法。

这个纲盐法是将各商所领盐引分成十纲,编成纲册。每年以一纲行积引,就是旧的盐引可以兑换食盐,另外九纲用新引,也就是现卖盐引可以兑换食盐,因为产量有限,朝廷就不再经营食盐买卖。收买远销食盐权都归于商,并世袭之。还募兵与盐场中灶丁连营结防,每营三十人,营间相距二、三里,专门捕捉私盐贩运者。

用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从此以后,官府不再进行食盐买卖,由专门的商人来卖,并且世袭,子承父业。另外还设立盐丁,专门抓私盐贩子。等于说,这种一本万利的生意,从此就归于盐商了。

综上所述,盐商不暴富,还能谁暴富,而盐商又集中在扬州这个淮盐转运地,自然就造就了扬州盐商的巨富名声。

这样的革新,以前的崇祯皇帝不知道,可如今的崇祯皇帝一看就能看出来,这其中有太大的猫腻,简直是把朝廷玩弄于股掌之间,真正的国退民进。

盐铁这种原本一直是官府专卖,结果到了这大明朝的末年,从万历年间开始,竟然能被商人从朝廷手中夺走,真得是算一桩奇闻了!

事实上,在崇祯皇帝看来,要解决盐引堆积的法子,其实是非常好解决的,那就是增加食盐的产量便可。

并且,据崇祯皇帝所了解到的,产量非常高的晒盐法,在明朝之初就已经在福建出现了。但是朝廷上下都视而不见,一直要灶丁煮盐这种效率非常低下的手段。

最终,大明朝廷竟然丢失了食盐买卖这块巨大的蛋糕,每年只是盐商手指缝里漏一点给朝廷,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要知道,盐商售卖食盐的价格,往往是其成本价的十倍!

这一点,宋应星《天工开物》里就有记载:“夫计口食盐,一人终岁必盐五十斤,价值贵时五钱而溢,贱时四钱而饶,而场中煎炼资本四分而止,则一口在世,每岁代煮海,生发子息四钱有馀。”

制盐所需成本是售卖价格的十分之一,就算加上运输成本和盐引成本,这利润也多得离谱了。

而旧时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等于十钱,这个价钱,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是高价。一般老百姓,也根本吃不起官盐,只能去买私盐,吃粗盐,每次还尽量省着吃才行。

崇祯皇帝还在京师的时候,就从厂卫那边拿到了这些资料,也因此,在京师出发之时,就已经打定了主意:大刀,向扬州的这些大盐商头上砍去!

只是没想到,行军到了淮安府这边时,竟然还掌握了一些很有理的证据,可以让他不用找其他借口去对付盐商,也方便他整顿盐业!

过淮安府进入扬州府的第一城是宝应,当队伍远远地看到城池时,方正化便对崇祯皇帝奏道:“万岁爷,今年的天气,还是那么冷,后方来报,此时黄河冰封,北地甚至有不少地方的大雪,都及膝深了。看南方这里,好像也快要下雪了!”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这几天,天气都是阴冷。看老天爷的这个样子,确实是要下雪的节奏。

看了一会,他便又叹道:“这种寒冷反常的天气,还要持续一些年啊!”

不过似乎也快了,小冰河时期要结束了。

方正化听了,有些感慨地说道:“还是万岁爷英明,早早便让多挖些石炭,还不许卖贵,又教他们用石炭之法,古之明君,亦不及也!”

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转头看了他一眼,说这话,似乎很顺耳。不过表面上,他倒是没说什么,只是转头四顾。

一路行来,沿途的百姓,看到有军队,都是远远地躲开。当然,除了北地那边的难民多,可以看到这个情况之外,到了徐州府时,路上能看到的百姓很少,大概也是徐州闹银鼠之乱的缘故。

等到了淮安府,百姓稍微多了一些,也没有多少背井离乡逃难的。但是依旧是看到军队,就远远地躲开。

再到这扬州府地界,这已经是临近县城了,崇祯皇帝发现,野外确实有好多百姓,依旧远远地躲着军队,尽量不靠近运河。

不过这一次,崇祯皇帝却是奇怪了,道:“这已经是十二月了,这么冷的天气,为何还有那么多的百姓在城外?”

一般来说,冬季的时候,普通老百姓都躲家里,甚至躲被窝里,不可能跑野地里来的。

方正化就比较有经验了,听到崇祯皇帝的话,便猜测道:“该是出城寻吃的吧?”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确实,要是家里没吃的,那就算天气再冷,也是要出门的。

他想看看扬州府这边的百姓过得如何?毕竟是大明最为繁华的州府之一了!

抬头看看远处的百姓,崇祯皇帝本来是想让锦衣卫校尉去带过来的,但是一想那些百姓可没有马骑,便对方正化说道:“走,我们去看看那些百姓的情况!”

说完之后,他便双腿一夹马腹,催马奔跑了起来。

顿时,没有遮挡的脸,就能感觉到寒风扑面了。不过他穿得暖和,自然也不惧这点寒风。

方正化见了,便立刻跟上。在他身后的金振孙,这领着一队亲卫也赶紧跟上护卫。

顿时几百骑在这旷野里跑开,“嘚嘚嘚”的马蹄声便传了出去。

远处的百姓,先是闻声抬头观望,看到有骑军往他们那边而去,惊疑片刻之后,便纷纷躲避。

然而,他们又岂能快的过战马。有个老妇人带着一个小孩跑得慢的,便被崇祯皇帝追上了。

她见逃不掉,便连忙跪地磕头,未有言语。

崇祯皇帝勒马停下,俯视过去,看到她们身边放着的篮子里,果然是一些野草,或者叫野菜,树根什么的。

于是,他翻身下马,缓步而行,同时尽量和蔼地说道:“大娘,别怕,我们是朝廷官军。”

说到这里,他向身后跟来的方正化说道:“给个一两新钱,算是耽搁补偿的钱!”

那老妇人听到,头伏在那里连忙说道:“不敢,不敢,军爷有什么话尽管问,贱妇不敢要钱!”

倒是边上的小孩子听到声音,抬起头看向崇祯皇帝,眼神中带着一点新奇。

崇祯皇帝看这小孩,大概是七八岁的小男孩,面黄肌瘦,脸上还脏兮兮地,便微笑着对他说道:“把你奶奶扶起来吧,我问些简单的问题,不白问,有钱给的。”

那小男孩或许是看到崇祯皇帝的笑容,就少了一些害怕,当即回答道:“这是我娘,不是我奶奶!”

说完之后,他就去扶他娘了。

崇祯皇帝听了,顿时有些傻眼。他看眼前这个妇人,估计有个五十来岁,头发都有白了的,结果没想到,原来是孩子他娘,那估计才三十来岁的吧?

果然,在小孩的搀扶下,那妇人不得不起身,把小孩护着,然后看向崇祯皇帝,一脸地担心,只是说道:“这位将军有什么问的,尽管问,不要钱!”

看到她的脸,崇祯皇帝才看清了,好像确实是三十来岁的妇人,只是穿得土,身上脏,头发上该是霜?

这一下,崇祯皇帝不由得有点尴尬,一声“大娘”喊出口,却可能还没他大!

把这份尴尬抛开,崇祯皇帝便尽量带着微笑问道:“伱们平日里是吃些什么的,就这野菜?我倒是听说扬州府多繁华,这也到了吃野菜的地步么?”

如果连扬州府都要过这样的日子,那形势要比原本想象得更为严峻了。

漕运打通了,却无粮可运?

或许是崇祯皇帝一直表现得比较和蔼,而其他人都以崇祯皇帝为首,只是散落在四周,并没有靠近,就身后一个,也是笑呵呵,人畜无害的样子,这妇人便大了一点胆子,回答崇祯皇帝道:“家里是有一点大麦,但是不够吃,就只能出来找点野菜混着吃才好。”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就又奇怪了,当即问道:“江南乃是鱼米之乡,多种水稻,为何你家却吃大麦呢?”

妇人听了,想也不想便回答道:“大麦是最便宜的,不过每石也要四千多文,家里孩子他爹的饷银还不常有,是民妇做些针线活什么的,才勉强能活!”

崇祯皇帝一听,就更是奇怪了,便追问道:“大麦是最便宜的,每石四千多文,那其他呢,比如大米是什么价?”

一两银子大概一千文,就等于说大麦每石要四两银子之多,实在是太贵了!

要知道,正常年间,粮食一般是一石一两,丰年的话,一两银子能买两石的。

京师那边,崇祯皇帝自穿越过来之后,就下旨实行粮食配给制,进行粮食管控,因此他不知道粮食的价格,竟然高到这么离谱了。

不过回过头来想想,似乎也不那么意外。

毕竟崇祯年间是连年战乱,到了后期,战乱也波及到了江南,扬州府、浙江等地,没有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祸害,但是本地的贼寇却依旧是很多的。

那妇人继续在那回答道:“大米就更贵了,每石要一万两千文。”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惊呆了。

似乎是看出眼前这位将军好像是五指不沾阳春水,加上说话和气,妇人便多说了一句道:“折合白银的话,就要五两。”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又愣了下,看来到了明末这个乱世之下,所有的秩序都被打破,银子和铜钱的兑换比例,也已经混乱了。

大概是乱世之中,偏于携带的黄金白银更值钱,因此银子和铜钱的兑换比例就远不是一比一千了。

没有秩序,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经过连续的意外和震惊,崇祯皇帝平复了一些心情,便索性再问道:“那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这些价格,大概是多少?”

妇人已经说开,看崇祯皇帝这个将军确实是好说话的,也就放开了,当即回答了起来。

以前还太平的时候,这些差不多都能有,不过最近几年,她家里就只有买米和盐这两样必须的,因为钱不够。

就盐的话,以前五斤粗盐大概是四分银,但如今已经要快六分银了。

战乱年代,老百姓本来就难以赚到钱,还物价飞涨,真得是生活艰辛!

一时之间,崇祯皇帝心情都被影响到了。

稍微收拾了下心情之后,他便问道:“孩子他爹是那里当兵的,情况如何?”

妇人听了,也没有隐瞒,当即回答道:“史本兵招兵剿贼,孩子他爹是夷人,没别的本事,就去从军了。如今在扬州府城那,本来是说二两银子的军饷,但孩子他爹说朝廷发不出军饷,只给过一两银子,其他的都还没给。”

二两银子的军饷,一般是骑兵才有的待遇,或者确实是精锐悍卒才会有。

军队欠饷,这是普遍情况,崇祯皇帝到目前为止,也是在北方杀了一些狗大户,才结清了北方军队的欠饷。然后等局势稳定了,印发新钱发军饷。

但是在这南边,依旧还是老样子。

这么看来,在南方这边杀一批狗大户来整顿军队,也是有必要的了!

心中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顺口问道:“孩子他爹叫什么?”

这妇人稍微犹豫了下,最终回答道:“押住!”

“什么?”崇祯皇帝没听明白,不过忽然,他一下想起来了,史可法守扬州的时候,确实有个人叫做这个特别的名字,因为是个夷丁,于是,他便又道:“应该是他吧!”

这个名字非常特别,因此他有印象。

在原本历史上保卫扬州府的时候,满清大军兵临城下,扬州城的守军士气低落,一个将领接一个将领的,陆续投降了满清。这个时候,一个勇士单骑劫营偷袭满清军队,夺得一匹马和斩获一级头颅,成功返回扬州城。史可法当即赏赐他一袭蟒纱和一百两白银,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做押住。

那妇人听得很奇怪,立刻好奇地问道:“将军认识孩子他爹?”

崇祯皇帝听了,笑着摇摇头说道:“不认识!”

说完之后,他转头看向方正化吩咐道:“给钱!”

然后,他转身往回走到亲卫牵着的战马边,翻身上马,看到那妇人正在惊讶地看手中的新钱,他便又说道:“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军队很快便不会拖欠军饷的,以后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的。”

说完之后,他便转身骑马走了。

方正化等人,便也跟上,驱马离去。

小男孩牵着他娘的手,看着崇祯皇帝的背影,说道:“娘,让爹跟着这个将军吧,这个将军是个好人!”

妇人低头看看手中的钱,然后抬头看着崇祯皇帝一行人远去的背影,回答道:“你爹跟得是朝廷的兵部尚书,管着这些将军的!”

言外之意,就是不同意了。

当然,这种事情,也不是她们想换就能换的。

崇祯皇帝并没有听信一面之词,派人入了宝应打听了下物价,核实那个妇人说得没错之后,才算是相信了。

不过他并没有做什么,只是继续领军前往扬州府城!

价格不是编的,历史记载,崇祯十五年江南地区的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目录
新书推荐: 凡人:修炼三千大道得永生 诸天从扶持郭靖当皇帝开始 宝可梦的恐惧之主 我在次元聊天群里疯狂剧透 同时穿越:我于诸天铸就不朽之名 宇智波重瞳写轮眼,灭族夜镇压鼬 DC中的另一个超人 绝世:都穿越了谁还做唐三女婿 庆余年:别惹坐忘道 四合院:重返飞扬年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