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为情为利,早已分不清(1/2)
第12章 为情为利,早已分不清
【吕不韦与嬴异人的结识的本质就是一场商业投资。吕不韦不满耕作和贩卖珠宝获得的财产,他想要得到百倍千倍的富贵和权势,所以才会找到当时的嬴异人,希望通过扶持君王这一方式而获得荣华富贵。
而这一投资,可以说是吕不韦一生中风险最大的一次投资。
嬴异人在赵国名声大起的资金,是吕不韦给的。
嬴异人能够有机会回到秦国,是吕不韦打通的人脉。
后来赵王起了杀心,也是吕不韦买通赵国的守卫后,二人仓惶逃出。
后来嬴异人回到秦国,改名子楚,得到了华阳夫人的喜爱,最终成功登上王位。可以说,嬴异人在靠近那个权力至高点的每一步,都有吕不韦的支持。
也许有朋友会问,这难道还不算是用情至深吗?那么,我想请你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从商人的角度来看的话,吕不韦的行为就合理了许多。
吕不韦在嬴异人身上投资的越多,他想要脱身和后悔的概率就会越小。如果他中途想要抛弃嬴异人,那么他先前投入的成本都会石沉大海。到最后,他只能完完全全的和嬴异人捆绑在一起,向着那唯一的目标赶过去。这是立在他面前的唯一的道路了。
所以,不论是为嬴异人打通任脉所费的金钱,还是生死关头舍命相护,都是吕不韦作为一个商人的本能反应。
等到嬴异人登上王位,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秦国的相邦。这一次,吕不韦是毫不客气地展现出了自己的私欲。他向秦王讨要了洛邑之地作为封地。
是这样吧,应该是的,记不清了。
现在想来,当初自己能说的那般笃定,也许也是公子给了他底气吧。
公元前235年,洛邑。
那个十几岁的孩子跪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又重了。
他没想到,“吕不韦有误国之处”的下场不是被革职被流放或是被斩首,而是大王愿舍弃秦王之位陪他。
直到现在,他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心中的害怕。
公子当时不信任他,不过,他相信公子。
“哈哈哈哈,奇货可居,好一个奇货可居啊。”
吕不韦的目标一直很明确,就是为了给自己获取利益罢了。就像当年他自己说的一样:“此奇货可居之”。在这场关乎国家君主的投资上,他运气很好地成功了。可最终却以为那无法克制的欲望葬送了自己,也是令人唏嘘。】
后来秦国发动了长平之战,赵王下了杀心。他带着公子匆忙逃往秦国。
后来,大王让公子政拜他为仲父。
“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到公子的门庭壮大后才会壮大。”
天幕说的没错,他的确是一个眼里只有利益的商人,他要钱,要权,还要名望。
可是到头来,怎么心中总是挂念着曾经手中那件“最贵重的商货”。
公子当时还是年纪小啊,居然连“与君共之”这种话也说的出来。
而他没想到,大王居然对自己用情之深,为自己生生挡住了利剑。
甚至,在朝堂内外有人怀疑他时,大王居然在朝堂之上放言:“寡人以秦王之位担保,若吕不韦行事有误国之处,寡人这秦王之位也不当了。”
那是大王托付给自己的孩子,他不能对不起大王。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