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西北现状(1/2)
第137章 西北现状
“我已经让人去叫杨武叔了,建议由他为正,应之和子正为辅,把西夏人赶出去后,定下屈野川的归宿,这次不能再拖了,实在无法分就三州均分,定下规矩来。”
赵昉在来的路上已经想好了处理方法,那就是让杨畋为经略使,种谔和折继祖两人为副,让三大将门自己把事情解决了。
而且这里面折继祖和种谔是他的人,虽然家族利益巨大,但以这两人跟自己的关系,折家和种家都不得不支持他两。
毕竟比起这利益来,赵昉的存在才是最大的利益,特别是折家更需要折继祖的关系。
“杨武叔倒是个好人选,折应之官阶也够了,只是种子正毕竟差了些资历,让其父种仲平去呢?”
文彦博迟疑的说,富弼和丁度等人也附和,只有狄青坐在那不言不语。
赵昉摇摇头道:“种仲平乃延州经略,大战一起延州同样是重地,离开他怕是不好,反而子正去府州当的是副手,又有杨武叔主持,应该更好。”
“这……”
政事堂诸位迟疑了,种谔的官职小了点,这是在越级提拔让他们难以接受。
西北现况是杨家已经退出将门,麟州的家族只是靠着以前的关系在维持,杨畋不再需要为麟州全力去争取。
种家是新兴的将门,跟折家完全不同,折家还算是藩镇那样的存在,而种家其实是禁军。
种家的第一代种世衡其实是文官,担任麟州府判官时,宋夏开始第一次战争,种世衡自告奋勇,向时任延州转运使的范仲淹上书。
自己愿去唐代时的宽州,重建城池,范仲淹答应了他,并委任他为新城的城守,带去的是禁军。
这就是清涧城的来历,种世衡在建设清涧城时大量招募当地百姓,设置弓箭手和番军,这就是种家军的前身。
但种家一直不是世袭的,而是子孙出色,代代都有镇守一方的大将,这才有西军将门种家的存在。
这是种家跟折家最大的不同,而且所谓的西军将门,其实也都是种家这样的,包括姚家、刘家等。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西军将门,只有折家和杨家是当地豪强,从唐朝就开始扎根西北的。
只是杨家早早退出西军序列,而折家则是一直到北宋灭亡后,因为西夏人恨透了折家,被连根拔起,连祖坟都被刨了。
赵昉改革军制后没动折家,是因为折家世代在这,可以说是家家有烈士,户户都是孤儿寡妇。
为了大宋折家人死伤无数,但却前赴后继的从不曾后悔过,虽说是党项人,可其实早就跟汉人无异了。
折家男人基本上都是十几岁从军,能活到四十岁的极少,这样的家族赵昉实在下不了手取缔他。
因此他虽然知道,类似于藩镇的存在不好,可还是不愿一刀切了,想着是慢慢的替换。
折继祖就是这样,从小被召到身边逼着他学习,让折家人逐渐从文后,自愿退出世袭的藩镇。
像杨家一样,并没有退出官场,只是退出军中,同样也可以从武,只是不能世袭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