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重臣陨落(2/2)
江铜拜下,哽咽道:“臣代先臣谢陛下隆恩。”
赵昰道:“文正公扶大厦于将倾,功莫大焉,身前未享富贵,区区身后名,何以酬之?”
“多谢陛下。”江铜再拜,道:“先臣遗愿,葬于止水池边,请陛下成全。”
赵昰沉默片刻,道:“元虏南下,军民将官多有殉难者,忠骨散于野,无以为念。
着户部拨款,礼部遣使寻访并加收敛,于止水畔建忠烈祠,迁白鹭洲书院,专设祭祀。”
“陛下仁厚,臣奉诏。”陈宜中应下,又道:“两湖战事激烈,江钲是否夺情?”
赵昰道:“召回江钥奉孝,江钲等人夺情,作为补偿,朕亲自护公归乡。”
“陛下三思。”陈宜中劝道:“两湖战事激烈,若有元虏来袭,危矣,扬州之事不可不鉴,陛下明察。”
“江淮多平地,河流冰冻,因此元骑长驱直入,鄱阳湖边多水流纵横,且王师势如破竹,元虏自顾不暇,如何能够潜行来袭?”赵昰说道。
就在赵昰安排江万载后事时,真金也在鄂州安排后事。
“谒只里以身殉国,当上奏父汗,厚赏抚恤。”真金道。
“殿下仁厚。”诸人拜道。
真金问道:“宋军船坚炮利,纵横江面无可抵挡,如何应对?”
众人都是沉默。
此时的感觉就跟宋朝用出天雷时一模一样,威力当然时很大的,倒也不是不能应对,只是心慌慌,无法冷静思考。
忽然,一兵进来,拜道:“启奏殿下,通台山大营回援鄂州时,遭遇宋军埋伏,万户杨大椿殉国。”
“什么!”真金倏地站起,又无力坐下,道:“接战不过三日,连折两万户,实在痛彻心扉。”
忽必烈尚未登基时,谒只里就是潜邸宿卫,中统初年出任陕西行枢密院枢密使,后为监军,至元七年时围襄阳,唆都、刘国杰、李庭等皆隶麾下。
实打实的朝廷重臣,而且才四十岁,一般而言可以辅佐三代皇帝的,却不想死在了炮火之下。
李大椿本身一般,但其老子李庭尚在,忽必烈便让其承袭了益都新军万户一职,可见优宠。
没法向忽必烈交代。
早知道如此,不如留在吐蕃,真金暗暗后悔。
忽必烈听不到真金的心声,也未收到战报,却同样烦恼。
许衡病危。
本来身体就不好,勉力支持着,大概还能活几年,结果被民族论消耗了太多心力,不行了。
病死了,身后事照例办理,子孙袭职便可,难办的是姚枢。
元太宗窝阔台四年,三十二岁的姚枢前往漠北觐见窝阔台,当时漠北没有汉人士大夫,窝阔台“喜其来,甚重之”,七年随皇子阔出攻宋,此间救了赵复,十三年出任燕京行台郎中。
“燕京行台”也叫“中州断事官”,是蒙古汗国总理汉地政务的官职,郎中为副官。
不久,姚枢入忽必烈幕府,才华毕露,主持修制度礼仪、设官职等,在元朝基本建设层面上贡献巨大,后因不敌阿合马被外调。
元庭无一年不战,糜费浩繁,需要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讳于言利、主张节用爱民的理学派儒臣便不合时宜,汉儒扛把子姚枢被忽必烈斥为“不识事机”。
至元十四年,姚枢突发昏迷,今年开春病发,乞骸骨。
若是往常,忽必烈当然是厚加赏赐放归,但是如今的局面,忽必烈很怀疑姚枢是不是想投宋。
但是不论怎么说,姚枢命不久矣,元庭必将失去一个顶梁柱般的存在。
而对汉臣来说,姚枢死了,已经陷入僵局的汉化会更加困难。
制度已立,继续汉化只能从文化上着手,大体就是姚枢要对蒙古贵族“以三纲五常、先哲格言熏陶德性”的想法,而忽必烈对此很反感。
从根子上进行汉化,有用吗?
宋庭是汉家正统吧?还不是被打的哭爹喊娘,若非突然冒出来一个小皇帝,天下早统一了。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