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刘辩的黑暗料理(1/2)
第169章 刘辩的黑暗料理
得知要去幽州,才能买到大量的桂枝与芍药,刘辩决定给赵云写一封信。
一来是为了联络联络交情:刘辩可还记得当初他离开幽州时,曾与赵云约定,要时常写信交流,结果这二人谁也没有写信,都没收到信件!
二来则是刘辩他想便宜地购买桂枝与芍药——倘若让赵云或者公孙瓒将军帮忙买进药材,相信价格会有所打折,应当不算贵罢?
反正,能省则省,省下一笔费用,倒也不错。
想到这里,刘辩牢记回府后,就该召见郡少府——张世平和苏双这俩人,吩咐这两个人再跑一趟幽州进货,顺便替他寄信!只是……
只是,他倏地记挂方才他所服下的「桂枝汤」味道……老实说,很难喝啊!刘辩他十分担心真要购得大量的桂枝与芍药,熬成难闻且不好喝的「桂枝汤」,会有人尝试吗?
轻皱眉头,刘辩心想:不说甚么瘟疫传染,只说它是一碗普通的中药,只怕渤海郡百姓们多数都不想饮下——
又不是甚么生命攸关之事,何必想不开,非要为难自己,弄得人仰马翻?
大家表示:药汤一向很苦!生活已经够苦了,就不要苦上加苦了……
所以说,他应该想个法子,调整药汤的口感呀?不能一尝药汤就想吐罢?
刘辩:“……”
摸了摸鼻子,刘辩思考片刻,忽然计上心来,先对老人说:“老先生,敢问贵府还有桂枝与芍药的库存否?”
“嗯?”老人回答,“——有啊?”
“有多少?我全买下了!”刘辩豪迈地挥手,当即瞅向曹操。
曹操:“……”
眯了眯眼,暂为钱带子的曹操冷静道:“桂枝与芍药……价值几许?”
老人颤颤巍巍地竖起一根手指,迟疑道:“不也算贵?就按每三两一钱算起?存货不少,足够三、四百人服用,但要供应整个南皮县,那就困难了……”
言下之意:真想支撑渤海郡,非得大量进购不可。
“明白了!”刘辩默默地估算,“我付一千钱?零头就不用找了,只盼老先生多种桂枝与芍药,可好?”
老人愣愣地点头,正要喊人取药材,忽见眼前的小殿下搓了搓手,用一种讨好的语气说:“那啥,敢问老先生可有法子,缓一缓这药汤的苦味吗?”
咦?
老人眨了眨眼,定定地注视刘辩。
刘辩脸皮超厚,淡定自若道:“我倒有一法子,可以缓解药汤之苦,就怕减少药性……不知老先生肯否我一、两句话否?”
老人饶有兴趣道:“殿下请说。”
刘辩便道:“能否将桂枝与芍药作成一道美食呢?若将桂枝与芍药做成食材啥的,是不是能减轻苦味呢?”
话说「桂枝汤」的做法,极其简单粗糙:将桂枝与芍药晒干,捣碎,熬煮,煮烂,其药汤过滤杂渣,呈现半粘稠状,便能充分地保存其药性……惜叹药性太完整,其药味才会熏人,往往熏得人晕头转向,活像在吃土似的,难受得很。
耳边,他听到老人的追问,问道:“殿下打算怎么做?”
两眼弯弯,刘辩吃货的属……咳!是热心的属性爆发,答道:“能否将桂枝与芍药切碎,搅拌成一团,和在面团里?再用热水煮沸、煮熟?”
老人挑了挑眉,想像了那种场景,不由地问:“殿下是想将桂枝与芍药做成带馅儿的蒸饼吗?”
一语中的!
——我是想做成带有桂枝与芍药的包子,或者饺子,要么馒头有馅也行啊?
抚了抚掌,刘辩小心翼翼道:“可行否?”
老人抚了抚须,沉吟片刻,才道:“殿下,这事老朽不清楚,老朽从未见过有人将桂枝与芍药当作食材啊?老朽也说不准这有没有效果。”
“要不试一试?”刘辩蠢蠢欲动的心思正在茁壮发芽:太好了!他终于能提前吃到热乎乎的包子、饺子、馒头和馄饨了吗?——提及包子、饺子、馒头、馄饨,刘辩他就伤心:
要知晓包子本称馒头,别称笼饼,相传虽是诸葛亮发明,但却仍被称作「馒头」,其「包子」一词最早出现在七百年后的宋朝!
有关饺子,则由张仲景发明,最初作药用,可惜仍要二、三十年后才能正式地吃到——现在的张仲景还年青,连《伤寒杂病论》的影子都没瞧见,又如何做出饺子?
刘辩他不想再等几十年后,等他老掉牙了才能吃到!
而馒头和馄饨,前者叫面饼,包括面条,后者是夹肉馅儿,肉要少,且不太合适用桂枝与芍药当馅……
综合以上,只有包子或者饺子,比较适合用得上桂枝与芍药。
而作为吃……好美食的刘辩,又如何会错过?——做成包子或者饺子,怎么着也比纯「桂枝汤」要好吃罢?
哪怕药性减少一半,刘辩也认了:大不了从此天天吃包子或饺子呗?
把包子或饺子当早饭吃呗?
不愁预防不了伤寒啥的疾病!
刘辩越想越觉得很有道理,再看向老人的时候,已是眼光闪闪,充满信心。
这次,老人看懂了,奇道:“殿下,你要指挥厨师们把桂枝与芍药做成食物吗?”
“不不不!”刘辩撸起了袖子,干劲满满,“老先生,不怕你笑话,幸亏是在你家,我还能任性一点……这次,让我来掌厨罢!我有灵感,能做出美食!”
包子!
饺子!
我终于能尝到啦!
不自觉地,刘辩咧笑。
这可把曹操吓了一跳。
手捂胸口,曹操的表情一言难尽,干巴巴地道:“主公,你……你要亲自做菜?”
“是啊?”刘辩点了点头,还不忘记指挥曹昂,“小曹,还不快去准备面粉、水、桂枝和芍药……”
曹昂满脸迷茫,呆呆地望着刘辩,一动也不动。
“快去呀?”刘辩催促。
“殿下,我……我不知道呀?”曹昂头皮发麻,弱弱地开口。
轻拍脑袋,刘辩这才转看老人,笔划道:“老先生,借厨房一用?再替我准备桂枝、芍药、面粉和一桶水?”
老人也没多想,便慢吞吞地迈前一步——
“主公!让我来罢!”曹操果断地自荐,实在不敢劳烦老人,老人年纪一把了都,谁敢指使老人呀?
就见老人说:“后院有两口井,可取水;桂枝和芍药的话,去把阿牛喊来;面粉厨房里有,殿下自个儿找一找,就能找得到。”
曹操满头黑线,盯着老人:你还晓得眼前的小少年是身份尊贵的殿下吗?——既知殿下,你还敢使唤殿下?!
“谢谢老先生!”刘辩却是一脸风轻云淡,完全不介意的样子,“大曹……孟德县令,还不准备食材,简直耽误本王下厨。”
“我……这……”曹操嗫嚅了嘴唇,头一次觉得语塞。
半晌,曹操拂了拂袖,跑去找人了。
徒留老人、曹昂和刘辩大眼瞪小眼。
一时之间,屋内寂静极了。
少时,曹操返回,抹了一抹额头不存在的冷汗,拱手道:“主公,一切准备就绪!你……真要……?”
曹操风中凌乱,怎么也不敢相信堂堂殿下要去厨房。
说好「君子远庖厨」呢?
“辛苦了!”刘辩仍旧一意孤行,半点都不改决心,“我去弄美食了!稍后你把府外的护卫们也一并叫来,让大伙儿尝一尝「桂枝饺」罢?
大伙儿还没喝到「桂枝汤」,没法保证不得疾病啊?”
桂枝饺?
啥玩意儿?
在场几人一头雾水。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