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崔琰国渊和孙乾(1/2)
第134章 崔琰国渊和孙乾
乍一听到他的疑问,曹操等人相互一视,不约而同地笑了。
曹操一扫之前的拘谨感,笑道:“看罢?我就说主公会好奇——等一会儿,你可不许捣乱,一切由我来定夺!”
袁绍则叹了叹气,叹道:“曹孟德啊曹孟德,没想到你还挺了解殿下。”
“甚么?”刘辩挑了挑眉。
曹操拱手道:“主公,方才我和本初兄打个赌儿,就赌主公你会不会对这些人才好奇。”
袁绍尴尬道:“殿下,惭愧,我赌的是殿下你不好奇。”
刘辩道:“本王观这五人,皆是龙凤之姿,倒是好奇这是上哪儿找的人才?”
被调侃的五个陌生人面面相觑,尔后齐齐地上前,拱手行礼,唤道:
“见过殿下。”
“且慢。”刘辩抬了抬手,阻止众人的发言。
此时,他仍坐在马车里,聆听车外的五个人自我介绍,岂不是太没礼貌了?
当即地,他放下车帘,并朝诸葛珪和诸葛玄使个眼色——
尔后,他和诸葛珪和诸葛玄依次地登下马车。
诸葛珪和诸葛玄自觉地充作刘辩的贴身亲兵,站在刘辩的身后,无视了曹操等人的探究目光,只管把脸皮绷紧了,上演了一幕目不斜视。
刘辩抬头挺胸作负手状,个头虽矮,气场却颇足,摆出一副求贤若渴的样子,主动朝五个人拱了拱手,朗声道:
“想必本王的身份,尔等都知道了罢?——本王乃是渤海王,兼领渤海太守,姓刘,名辩,见过诸位!诸位好风采,让本王心生倾慕之。”
五个人连忙地回礼,谦虚道:“殿下过奖了,殿下过奖了。”
曹操大笑地迈前,把手一指,指向第一位年青男子。
这位年青男子是五个人当中,个头最高的,且体态雄伟,相貌俊美,美须髯,格外引人瞩目——曹操和这人站至一起,成了个矮的惨烈对比……曹操只才到这人的肩膀!
完全猜不中殿下内心吐槽的曹操热情道:“这是冀州清河郡东武城的名士!姓崔,名琰,字季珪,师从于大儒郑玄,性格朴实,文武双全,喜好击剑!正是清长书信一封,请了三次,才把大才请来!”
清长,赫然是石越的字。
不曾想曹操和石越交情不错嘛?
崔琰迈前一步,不失时宜地拱手道:“崔琰见过殿下。”
说完,崔琰又后退一步,退回原来的位置。
曹操再向刘辩介绍第二位人才时,并没留意到袁绍朝一旁的石越挤了挤眼,而石越则一脸淡定,理也不理袁绍的小动作。
刘辩嘴角抽了一抽,心道:袁绍啊袁绍,你幅度小一点啊!都被人瞧见了……
刘辩寻思袁绍是不是吃味了:仔细想来,找人才一事,多半靠石越的书信,谁知介绍人才时,却由曹操牵头……曹操是不是太抢眼了,抢了袁绍的风头?
刘辩暂时不作评论,又听曹操说起第二位人才,说道:“主公,这是国渊,字子尼,乐安郡盖县人,亦是经学大师郑玄的高足!此人讨论问题时,经常厉言疾色,敢于发言,正直无私!
主公,你知道吗?章武县的屯田,之所以能顺利地展开,不但少不了沮授先生的统调,亦离不开这人的才能!这人不仅提议将屯田的土地分配给百姓们,还按百姓们的比例安排吏员们跟进!更还列明屯田的各项实行措施,短期之间就令章武县仓廪丰实!
相信再过一段时日,章武县百姓们安居乐业不在话下!”
闻言,刘辩眼里划过一丝惊艳:老实说,当时他还真没细问沮授有关章武县的屯田之事——他真以为是沮授悟性很高,兀自地参透了屯田,不料……便见沮授迈前一步,朝国渊行了行礼,含笑道:
“子尼先生,你我又见面啦!”
国渊亦微微一笑,回礼道:“沮授先生。”
国渊和沮授相视而笑。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