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做野猪皮的爷爷(下)(1/2)
第176章 做野猪皮的爷爷(下)
处置完了这个垃圾九爷,王道秋和觉昌安在沈掌柜、于掌柜的带领下,就进入了纺厂的生产车间。
看着那一排排“吱吱呀呀”响成一片,吵得要死的织机,看着那一根根线是怎么变成一整块布的。觉昌安和他身后的那几个女真武士,都震憾了。他们是真没想到,在他们看来那无比神密的布,原来就是这么制造出来的。
再等他们看到那一排排安静坐着的绣娘,仅凭手里那一针一线,就把那惟妙惟肖的鸟鱼虫,绣到布上的时候。他们是直摇头赞叹汉家女子的手巧,反正他们那些笨手笨脚的女真娘们,你让她们绣,那真是刀架脖子上也逼不会的。
看到觉昌安在这点手工业面前,就这么震撼了,王道秋心中不禁就起了坏心思。于是在跟于掌柜谈好卖给觉昌安一千匹布后,王道秋就带着觉昌安,纵马去了宛平的玻璃厂。
来到玻璃厂门口,王道秋就让门口值岗的小道童,去通知玻璃厂的管事清风道长来门囗见他。
小道童进士后不久,清风道长就出来了。清风道长今年三十七岁,曾跟着嘉靖帝的第一任道门领路人邵元杰,炼了二十多年的仙丹。邵元杰羽化升仙后,他又跟着陶仲文混,后来在白云观跟着王道秋学习制玻璃,所以他认识王道秋。
清风道长一出来看到王道秋,他忙就是一个道礼,然后恭敬的说道:“无量天尊,仙长远来,恕贫道没有远迎,失礼了,失礼了。”
王道秋虽年少,也没正式当过一天的道士,但他当日在白云观,可是被嘉靖帝亲封道号,并赐穿紫色道袍的。所以王道秋现在在道门里的地位,仅次于龙虎山的张天师和现在道门的领袖陶仲文,位列第三。
正因为王道秋这个,没有当过一天道士的年轻人,在道门中排老三。因此这个清风道长,他在王道秋的面前是下级,他自然对王道秋恭就非常恭敬了。
清风以道门前辈的身份,称呼王道秋为“仙长”,这把王道秋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不过今天正事在身,王道秋也顾不上与清风客气。
于是王道秋将清风拉到一边,小声的对清风说道:“清风道长,我身后这几个人就是建州女真那边的人,是来给皇上拜寿的。道长作为我道门中的忠实信徒,想必朝廷对女真人的政策,道长应该是知道的。所以我想带这几个女真人进咱玻璃厂去看看,让他们见识一下,我们是怎么制玻璃的。让他们好好见识见识我大明的实力。当然这玻璃是沙子烧成的,这一点不能让他们看到。清风道长,这个你能作主吗?”
“是,仙长,这个没问题。如果几个蛮子都能看出这制玻璃的秘密,那这制玻璃还能守得住秘密吗?仙长,这样吧,我们的大车间正在造改造紫禁城的大玻璃,那里是一个多时辰前加的料,今天都不用再加料了,我们就带他们去那个车间吧!另外我会吩咐下去,在这些女真人在厂里的期间,料只能堆在配料车间里,不许推出来。”
清风当日能被陶仲文派去,跟王道秋学烧玻璃,现在又被派在这里,主管道门最赚钱的玻璃生产。他自然是属于道门中那种,可以绝对信任的高层。因此道门派出道士,去东北女真人那里送医下乡,配合朝廷收服女真人的这一政策,他也是知道的。
所以现在王道秋一提,想通过带女真人见识一下我大明工业实力,让他们对我大明产生崇拜,以利于下一步开展统战工作的建议,清风道长是支持的。
于是在得到清风道长的支持后,王道秋就让清风道长先进去玻璃厂安排,他带着觉昌安他们,在门口等。
等清风道长安排好玻璃厂里面的事,再出来后,王道秋就带着觉昌安他们,由清风道长陪同,进了玻璃厂平板玻璃车间参观学习。
当看到那火红的玻璃融液,被从炉子里取出,倒到一个个模具里,再由工匠们压制成一块块大小长宽不一的红块块,最后再由水冷却为一块块晶莹剔透的平板玻璃,觉昌安那都看傻了。
其实在来北京之前,觉昌安在抚顺的马市上,也看到过这种晶莹剔透的玻璃酒杯和玻璃镜。但他当时以为那是用整块水晶雕成的,一定是自己舍不得用一群马换的那种贵。所以他当时只是看看,并没有去问价。可他是真没想到,这种宝物居然能这么大规模的烧制。
亲眼见证了这个奇迹,觉昌安就趴王道秋耳边,小声的说道:“大人,我在抚顺的马市上见过这种琉璃杯、琉璃镜。大人,你能让他们卖给我一些这种琉璃吗?我可以把它们卖到我们女真诸部和朝鲜。大人,你能帮我说说吗?”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