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2/2)
天子遂摆袖道:“退朝!”
在?铺天盖地的“万岁”呼声中,天子起驾回宫。
待回到书房,天子坐下,方觉舒了口气。
日渐炎热的夏天,天帝的书房早早上了冰,以保证温度维持舒适。
内侍官极有?眼色,按照帝王的习惯,奉上水果茶点。
皇宫里永远不会有?粮灾,能?送到皇帝面前的东西,无疑都是最好的。
果盘里有?北方上供的蜜桃、枇杷,还?有?南方上供的樱桃、龙眼。
唐朝杨贵妃最心爱的蜀地荔枝,在?当今宫廷也已成了过时的二等品。时下最流行的是岭南来的陈紫荔枝,颗颗都是玉润通透,有?如明珠,是快马加鞭从南方千里送来,不知跑断了多少马腿,如今才能?水灵灵地供在?晶莹剔透的琉璃果盘上。
皇帝看到这样大小的荔枝,只是习以为常地剥了一颗,将核吐在?精致的青瓷渣斗上,还?嫌汁水多有?点脏了手。
吃过水果,年轻帝王又呷了口茶。
宫中今日上的茶是刚送来的御苑玉芽,摘好的茶芽只取最嫩的部分?,经?过十余道严格的工序和数度烘茶,才得精华的一饼。
若在?外头,这是平民百姓耕耘一辈子也买不起半饼的千金难得的好茶。
可是皇帝却只喝了一口,就叹气道:“不及龙团胜雪。”
言罢,他就放下茶盏,不愿再喝了。
内侍官连忙赔笑脸,弓着背上来,将整壶茶换了。
皇帝批了两本折子,觉得有?点累了,暂且放下,换了张纸,开始练起书法?来。
写了几个字,皇帝自己甚为满意?,问内侍官道:“董寿,你?看朕这几个字,写得如何啊?”
内侍官立即上前,凑头一看,便惊呼道:“好字啊!陛下之?字潇洒清逸,似乎仿得是前朝名士曾远之?,尤其是这个‘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尽’字,这两点有?力?而不失飘逸,很显功力?,又与诗意?相?符。”
皇帝愉悦地颔首。
夸人人人都会夸,可是瞎夸、盲夸,他是不喜欢的,一听就知道是在?拍马屁。而这董寿,非但会夸,还?总能?夸到点子上,既能?看出他的用心之?处,又懂他的巧思,让他时常有?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很是舒服。所以,他愿意?将董寿留在?身边,享受对方无微不至的服侍。
皇帝心情又好起来,正想再说几句自己这书法?的妙处——
忽然,外面有?人来报道:“陛下!张尚书来了!”
皇帝一听这个名字,刚好一点的情绪又烦躁起来。
他有?点不耐地问:“他有?没有?说,找朕何事?”
来人汇报道:“好像还?是老样子,他说辛国军队日益壮大,又列兵我国边境,冲突频发,十分?危险。请求陛下重视军备,适当进行军事改制,放权给守关?将领,必要的时候出击迎战。”
皇帝一听就不高兴了,摆摆手道:“说朕不舒服,让他回去。”
说老实话,他别的都不怕,就是很怕那些主战派。
辛国危险,边关?重要,要壮大方国军队,增强军备,保卫疆土和百姓。
这些大道理,他听得耳朵都要长老茧了,又不是不懂。
可是他们这些主战派官员上书容易,他作?为天子却麻烦得很。
辛国这些年来日益强大,军力?远胜于方国。
方国之?所以能?与之?和平共处,就是因为方国安分?守己,多年来主动?向辛国上供,且重用主和派官员不断在?其中周旋,让辛国觉得与其灭了方朝,倒不如留着好处更多。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他露出苗头倒向主战派,一定?会令辛国不满,两国关?系又要紧张。
说实话,他虽然不喜齐相?专权,想用制衡之?术夺取权力?。可是,在?主战主和这件事上,他的确是偏向以齐慕先为首的主和派的。
他虽是天子,但有?很强的逃避心理。
现在?的日子这么舒服,有?吃有?喝,美酒在?手、美人在?怀,干嘛非要打仗呢?一旦打仗,国库就要烧钱充实军备,每天还?得看战报。
去不去前线也是个大问题。
不去吧,打仗赢了,大家都夸将领厉害,把他这个皇帝撇在?一边;打仗输了,大家却要追究他这个皇帝的责任,怪他指挥不力?,又贪生怕死不肯去前线。
但要是去,且不说他压根不知道怎么打仗,光是想想每天都要行军奔波,就觉得累得不行,而且到了战场上,搞不好真的会中箭受伤啊!万一死了怎么办!哪儿有?在?宫里舒服!
至于那什么北地十二州……
昌平川一战都是他出生之?前的事了,打从他记事起,方朝的国土就没有?这十二州啊,现在?还?有?没有?,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那种遥远的土地,看不见摸不着,对君王来说有?什么用呢?只要让士兵将梁城守得密不透风,他这个皇帝就能?一世享乐无忧了。
诚然,这些年辛国虎视眈眈,要的岁贡越来越多,狮子大开口胃口越来越大了。
不过这点数额,只要找点理由增加百姓的税赋,总还?是能?够凑齐的。
老百姓想来也不想打仗,既然用钱可以买到太平,何必真刀真枪去与辛国的骑兵搏命呢?
宫中内侍知道皇帝的心思,温顺地低头应道:“是。”
说着,他转身出去驱赶张尚书。
而天子被这么一闹,心情也有?点不好,又剥了个荔枝吃。
董寿看出天子的心思,体贴地去为天子扇风。
然后,他想了想,凑到皇帝耳边,说:“陛下,批这么久折子,也该休息一下了。季妃娘娘最近正在?学?丹青,说是看了陛下的画好,想请陛下指点指点呢。”
“哦?她那点耐心,还?能?学?画画了?”
天子一听,来了兴趣。
其实他知道,这多半是妃嫔为了引起他的注意?弄出的小花样,不过他不介意?,反而享受这种若有?若无的讨好,当作?是一种房内之?乐。
皇帝起身道:“走?,去看看。”
“是。”
董寿微笑着跟上,准备为帝王摆驾去后宫。
说来不巧,或许是因为缺觉少眠,天子一站起来,就感到心跳猛然加快,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接着喉咙忽然涌上一阵涩意?,他猛地咳嗽起来——
他在?朝堂上是装的,这回,可是真的了。
内侍官董寿大惊,忙上前安抚皇帝,担心地问:“陛下,您可还?有?不适?为了江山社稷,您千万要保重龙体啊!可要让膳房给您熬些梨膏糖吃?”
皇帝摆摆手。
他这是旧病了,从小一病就吃梨膏糖,就算御膳房有?千百花样,他也要吃吐了。
他说:“到季妃那里再说。”
说着,他又向前走?了一步。
可是这步一迈,他忽然感觉不行了。
整个人头晕目眩,喘不上气,饶是他自幼多病,也没想到急症会来得这样突然而迅猛。
皇帝只觉得眼前一黑,人已站不住了,双腿一软,倏然倒下——
周围内侍官俱是大惊,急急上前道——
“陛下!”
“陛下!”
“陛下,您醒醒……”
“陛……”
*
天顺二十二年,六月十二。
方安宗突发疾病驾崩,年仅三十二岁。
次年,在?顾太后与齐相?共同主持下,安宗胞弟济王顺利继位,改年号为宁德。
坊间相?传,济王才学?不及其兄,但性情开明温和,尤喜微服私访探知民情。
新君年轻而乐于试新,胆量迥异于方朝此前数代君王。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