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7章邯祈神(1/2)
在与这群蒙古外来侵略者的交战中,他们可以输一百次,一万次。仍旧可以组织大量的兵马和对方周旋。
但对方只要输一次,就不得不灰溜溜地滚到西边印度河平原上。
只要能暂时把这群蒙古人赶走,那么等这次蒙古人,再次聚集起力量入侵,起码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
有了这一到两年的时间差,以他德里苏丹奴隶王朝控制的大量土地,丰沛人口,会源源不断产生,无以伦比的战争潜力。
到那时,他们再与蒙古人交战,可就不是仓促组织起来的二十万乌合之众了。而是百万,全部武装到牙齿,有源源不断物资,兵员供应的雄狮。
那些蒙古人就算战力再逆天!再怎么强大!在天时地利人和,如此全方位的劣势下,除了自取灭亡,唯有灰溜溜跑出开伯尔山口,滚出次大陆一途可走。
另一个是;派出大量探马,密切关注三十里外蒙古主力部队的情况。
不过,得到了消息,算是让顾特卜-丁·艾伯克苏丹颇为欣慰,感觉老天都仿佛在帮他。
因为根据探马汇报,这些蒙古主力部队,除了派出几千小股部队在城东平原上四处劫掠,打击他们的补给线外。绝大多数主力,都在营地搭建的两座小山上做固守防御。
从各地收获的消息来看,顾特卜-丁·艾伯克苏丹对蒙古人骑兵作战还是有些打怵的。
人的名,树的影。
蒙古人这些年以来在欧亚大陆上纵横驰骋,就算次大陆相比外界较封闭,蒙古人骑兵的强大还是不时通过各种渠道,钻进他这个苏丹的耳中。
对方蒙军主将要是摆开阵势,和他麾下二十万大军来场平原决战。苏丹陛下觉得,自己仓促聚集起来的这二十万军队还真的要喝一壶,要想获得胜利,需要付出惨烈的代价。
且蒙古人战马数量颇多,就算打败对方也无法追上他们。
没想到蒙古大汗如此有眼无珠,居然找了一个如此昏庸的贵族来当主帅。竟傻不拉几,全部抛弃自己骑兵的机动优势,在自己地盘上和自己玩阵地战。
每每想到此处,苏丹顾特卜-丁·艾伯克,都会含笑颇为可惜地摇摇头,为蒙古大汗的用人决策感到悲哀。
章邯当然也万万没想到,自己在苏丹顾特卜-丁·艾伯克的心中居然是这么一副昏聩的形象。
若是真让他知道这位苏丹此时的想法,也许,大概率章邯会兴奋地跳起来吧!
可惜他并不知道,此时仍旧在做着最后的决战准备。
公元1243年,4月15日。
章邯精神奕奕坐在两山连接处的露天大帐之内,背负双手,笔直眺望北方缓缓推进过来,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德里军队。
从对方缓缓朝己方压过来的时候,章邯派出去的大量探马,就已经开始和对方的马队爆发频繁的冲突。
敌我双方似乎瞬间达成某种默契,誓要不惜代价刺探对方情报的同时,用尽一切手段,拦截对方的情报系统。
这些天,章邯通过探马打听到了敌军消息很少,基本上己方探马刚接近敌方大军一公里内,就会遭到敌军骑兵的迎头狙击。
情报不足,让章邯不敢轻易冒险,毕竟战场这玩样儿自古以来瞬息万变,啥稀奇事儿都会发生。
在得不到充分情报支持下,若是贸然采取军事行动,当然会有几率有出奇制胜的情况出现。但,历史上大量的事实证明,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除了折损兵力外,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
不是每个人都是霍去病!可以自带gps导航系统,战术造诣天马行空,如流水行云,怎么打怎么赢。绝大多数人能做到卫青那样步步为营,就足以青史留名,成为一代军事大家了。
高风险,高收益面前,章邯决定了静观其变,稳扎稳打。在他认知当中,这已经是目前对他们而言,最明智的决定。
与之不同的是,对面的顾特卜-丁·艾伯克苏丹陛下,此时却有些烦躁。
通过这几天和蒙古人小股骑兵的接触战情况,算是让这位苏丹陛下彻底理解了蒙古帝国何以能够流星般崛起,纵横欧亚几乎无敌。
实在是,蒙古人的骑兵有些太犀利了点。
这几天,在他带着麾下大军朝蒙古人大营两座山坡推进过程中,短短三十里的路程,双方百人之上的骑兵交战零零总总,就不下十次。
可让人不爽的是,每次战斗结束后,统计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倒不是说被蒙古人突破他们防线,肆无忌惮搜集情报什么的。
确切来讲,让人不爽的就一点,己方伤亡过大,达到恐怖3;1的战损比。即敌方伤亡一人,己方就伤亡对方人数的三倍,且这还是每次派出骑兵都是对方数倍之多的情况下。
如果,真的把双方骑兵战斗数量量化,可能双方骑兵的作战水平,将会拉大到一个己方高的不可承受的地步。
顾特卜-丁·艾伯克再次由衷庆幸,对面蒙军指挥官就地固守的短视行为。至少,被如此恐怖的骑兵军团集群攻击,看样子,已经成了小概率事件。
不过。
顾特卜-丁·艾伯克也不是什么都不打算做。
他再次下令催促各部,让他们加快行军速度,完成对蒙古主力大军的合围。
同时,也是为了防止蒙古指挥官反应过来,不给他利用骑兵优势的机会。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