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双刃剑(1/2)
任卫风的心里也清楚,这种经济利益驱动下的“申遗”,与世界遗产保护之宗旨是相违背的,因此有人也认为,当年通过的《凯恩斯协议》,也是有着某种惩罚意味。
“世遗会”开始对申遗进行限制,同时1些国家宣布不在申遗,这也是造成各国转向的原因之1,世界遗产大会于2000年通过的《凯恩斯协议》,这项协议在2004年经过修改后规定:每年每个国家只能申报2个项目,且其中1个必须是自然遗产,而世遗会每年只受理45个申报项目。
协议的出台,1方面是为了改变遗产地域分布不均衡、文化遗产多于自然遗产的现状。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对“申遗热”进行降温,保证质量而非数量。
就在很多地方申遗前,事实上并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对于地方来说,申遗无疑是1项风险投资,前期投入巨大,且如果没能最终入围,或许可以享受到中央财政的补助,但最终都会有损失。
1旦申遗成功,很多地方便会迫不及待地捞回成本,盲目无序开发,导致保护区内乱象频生。
在某大名山,为了修建中天门索道,著名的1座峰被直接炸掉了3分之1,且不说炸山行为的荒唐,修建索道本身就是遗产保护所不提倡的,很多国家还专门立法禁止在国家公园里修建索道,但在国内却很少有人提出质疑。
在鄱阳湖附近的1座名山,当地申报世界遗产时,竟然将索道取下,以便应付专家来检查,拿到“金字招牌”后又重新挂起,继续赚钱。
在鲁地的某个千年古地,2000年还发生了“水洗”事件,为迎接重要仪式,组织人员进行全面卫生大扫除。他们竟然用水管、水桶等工具,对文物从上至下直接喷冲、直接擦拭。
2003年某处大佛,1家公司甚至异想天开,想要复制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将它建在现有大佛背靠背的山体上。
在某西省的1处石窟,当地管理部门要花数百万来修建1个人造公园;在1座道教名山,有着600年历史的道观被改建成了1座星级宾馆。
诸如此类,比比皆是,乱象根源也就是“世界遗产”成了地方的政府资产。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