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第358章 俺想去学堂!(2/2)
让家中的少年放弃家中的田地,转而去学堂读书,不但少了一个劳力,最重要的是,有了一份儿支出,这一出一进就已经难住了绝大部分的黔首。
而且读书所需的东西也是不少的,哪怕是最简单的十条肉干的束脩就足以难住绝大部分的黔首人家。
这不是先生为难,读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后面的笔墨,后面的竹简,后面的诸多事情哪一个都不是十条肉干可以去比一比的。
这束脩就是告诉所有人,想要入了这学堂,是有门槛的!
不过好在,这黔首百姓也不是没有自己的办法,没有自己的机会去读书识字。
除了刘隆这一次的命令之外,还有两个地方,可以让他们识字。
一是从军入伍,成为大汉的戍边卒,而且还是常年戍边屯田的那种。
第二就是进入官家作坊成为朝廷的匠人。
前者是因为作为戍守边疆之人,不但需要屯田,更是需要记录许多东西。
就如比刘隆当年坐镇西北的时候,这西北的戍卒就有这些规矩,比如戍守边疆的哨所,里面的人数并不多,大抵就是一什罢了。
十个人守卫一处小小的哨所,负责监控异族的动向,随时点燃狼烟示警。
这就是他们的任务。
可是除了这些,他们每日都要记录诸多事情,而且还是从孝武皇帝时期开始,这戍边的士卒都要如此。
戍卒日常劳作的记录《日迹簿》,武器装备登记的记录《守备器簿》,粮食发放的记录、衣物存放的记录等。
而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这边军戍卒之中,还需要接受蒙学书如《仓颉篇》、《急就章》等以及术数等等。
其目的就是为了清算粮草等等。
除此之外,朝廷还要给他们提供大量的竹简,他们自己也会制作,就是为了练字习字用的。
以及一些契约和书信,都需要他们自行解决,所以军中自然是有蒙学的。
而另一边则是匠人了,作为朝廷的匠人,他所做的每一样东西都关乎朝廷。
所以他们必须记录好自己的一切,还要在成品上刻好自己的名字,如果不识字便会被人轻松的算计。
那是要全家一起掉脑袋的。
因此这官家的匠人同样如此,而且比士卒更加的刻苦。
毕竟士卒还可以请同袍好友帮忙,但是这些匠人.谁敢将自己的脑袋别在别人的裤腰上。
这些匠人是有些力气,他们又不是没有脑子!
所以这妇人直接将那少年郎给拽了出去,然后朝着那张铁匠家里就用力一推,让他快去。
而这一去,就是足足半个时辰的功夫。
当那少年再次回来的时候,这老妇人立刻将怀中的孩子放下,然后飞也似的扑了过去。
“阿大,咋样?”
“娘俺想去学堂!”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