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第537章 朱棣的背刺(1/2)
第537章 朱棣的背刺
沐晟已经观察了多日,不敢冒然攻打。
“我军虽然有攻城器具云梯、仙人洞,火炮等,但多邦城墙厚坚固,宜用计取。”
张辅盯着舆图,白日也看过对方的布置,诚如沐晟所言。
而大明的水师又无法进来。
“我率军攻打多邦城西南部,你率军攻东南部。”
张辅拿定了主意。
过了两日,为了迷惑敌军,明军在沙滩上列军,布置完后,张辅又派一支疑兵前往拟定攻击点一里之外的地方做攻击态势,吸引安南守军的注意力。
十二日四鼓时分,张辅遣都督黄中等率军携攻城器械,悄悄越江过数重壕沟陷阱,顺利潜至城下,因为大炮太重,只能以云梯附城。
此时。
都指挥蔡福率部先登,用刀乱砍,引起守军一阵惊呼。
攻上城的明军燃起夜明光火药,吹响铜角,城上顿时火光齐明、角声大作,明军军心大振,争先恐后蚁附而上。
安南守军早就士气低落,见明军登上了城墙,虽然只有少量的敌人,却慌了阵脚,各自发出数枚铳箭后,便崩溃跳城逃跑。
明军轻易的占领了城墙。
退入城中的安南军,在天长军将阮宗杜等人的指挥下,重整防御,并拿出杀手锏——象兵。
大象作为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可以称之为古代的坦克,极具威慑力,令人望而生畏,冲锋陷阵时杀伤力更是惊人,在东南亚地区的战争中有着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
象兵,也是安南军最厉害的部队。
只是象兵挡不住自生火铳。
明军早有了准备,密集射击下,象兵受了惊吓,再加上被鸟铳打伤,竟然往来路奔驰,将安南军冲击的不成阵势。
此时。
新军带着大炮来了,安南防线最大最核心的重城,一日被拿下。
自伞圆山沿富良江南岸而下,一路纵火毁焚木栅,呈摧枯拉朽之势。
十四日,明军捣东都,安南守军弃甲而逃,明军占领东都。
张辅在城东南驻军,出榜吊民伐罪,安南吏民欢声动地,尤其是先前被强迫守卫江栅的百姓如羊脱虎口,降附者日以万计。
每日有上万安南军民归附,虽然成果喜人,可为明军的后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至此。
南岸近半数国土落入明军之手,各地高举大明旗帜,主动送来了粮食和物资。
十月十九日。
黎元澄大败。
明军俘获安南军五万七千余人,二十一日顺利收复安南前都城升龙。
十月二十八日。
朱棣抵达安南,获得了安南各地华族官员和乡绅的迎接。
朱棣来到了升龙。
在升龙城的王宫,召见了诸人。
“黎贼父子的乱政,导致安南百姓民不聊生,我大明有拯救于安南百姓于水火的责任。”
“所有的无粮百姓,可以获得明军的救助,地方上的乡老,理应伸出援手,不让安南百姓因为战事而饿死人。”
“更有各地的官员,当谨守自身,尽快恢复各地的生产秩序,保障安南的稳定。”
朱棣的讲话,其中隐藏的信息,让安南各地的官员和乡绅们大喜过望。
一夜之间。
安南北部地区恢复了秩序,百姓们各回原籍,由当地官府组织田地生产。
而没有存粮的百姓,则被明军吸收为民夫,每日由明军供应粮食。
安南的大户们利益得到了保障,官员们有了保障,百姓们也有了保障,皆大欢喜。
能量守恒定律。
总有一方遭受损失。
唯独大明。
每日耗费的物资和粮食可谓是天文物资,靠着海运,运来了一批又一批的货船。
经过半个月的磨合。
安南北方已经稳定,而安南的南方,彻底的混乱了起来。
十一月十七日。
张辅带领明军进入奉化府,没有遇到战事,各地州府县城早已打开城门奉上归表。
遇到的安南军纷纷归顺,明军不费吹灰之力,收复了整个奉化府。
十一月十五日。
大明水师抵达顺化府,顺化府府城主动归顺,大明的水师士兵们,有些茫然。
他们的目的是袭扰,并没有在陆地上打仗的准备。
可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只是经过府城而已,而府城竟然向他们主动打开城门,奉上归表归附了。
水兵只能无奈进城,总不能丢下他们不管吧,开始了驻守,等待安南军来攻打。
最后等来的不是安南军,而是思荣县、利逢县等数十县的归附。
然后他们一路收复,进入了新平府,乃至最后进入了义安州以南,义安州的北部是演州府,演州府北部就是黎氏父子的大本营清化府。
演州府的官员和乡绅们不敢明着归附,反私下纷纷送上书信,暗中联络明军。
打来打去,结果是大明的水军士兵战果最惊人。
不到数千的水师,收复了安南五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整整三个省府,并获得安南军主动归顺的三万余人。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