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第522章 大明一定会办到的(1/2)
第522章 大明一定会办到的
见过后世的大厦,会把北平才十几层楼高的所谓大厦放在眼里?朱高炽脸上露着笑容。
但的确不震惊。
震惊的是没有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们。
朱棣就很震惊。
不光朱棣震惊,朱元璋也很震惊。
上海县码头,开春后迅速进入旺季,一下子涌入了上千艘船,码头处停靠了至少五十余艘大船。
犹如遮云密布一样,盖满了海面。
两父子穿着便服,跟寻常的父子没有区别,身边悄悄的跟着一帮子人。
不过这次可不是微服私访。
为了不惊动百姓而已,地方上的官府是知道的。
太子一举收复和开拓数千里地,名望一下子达到了巅峰,再也没有人有资格质疑。
原太子一系,前皇太孙一系,流放的流放,罢免的罢免,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势已定。
而去年的大案,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太子的地位已经稳固,没有人可以动摇。
历史上未有之事。
皇帝甩起袖子当脱手掌柜,太子不监国却率军亲征,最幼的皇太孙监国。
如此盛况,一夜之间,成为了文人们笔下的盛世之状。
“有这么多的船。”
朱元璋见到了很多不认得的大机器。
“上海县的地理环境,是大明最有优势的港口,虽然比金州与天津码头建造晚,可已经超过了他们。”
码头的管事拘谨的说道。
对面可是戏本里的皇帝老儿,管事浑身激动,垂下的手忍不住的颤抖。
太兴奋了。
这个牛,他可以吹一辈子。
不光管事激动,他身旁的官员也想要表现,跟着说道:“各色各样的商品和物资,捆绑打包起来,大包小包有定例,并不是胡乱包的。”
一行人穿着常服行走着码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码头的管理者。
码头上最高的建筑,除了灯塔和钟塔、水塔之外,就是各色的吊机。
“咔嚓。”
远处传来的声音,让朱元璋忍不住看过去。
“那个小的,是使用传统人力的小型吊杆,那个大的,发出声音的,使用的是把蒸汽机当做动力的大型吊机,通过吊机把轮船上的货物搬运到码头的货车里。”
铁轨上运输的货车有很多,装满了各色的货物。
还有装着扎好了的铁料,一辆货车需要四匹马,从天津码头运送来的货船。
草原的牧场模式,加上内地的马政,以及北方铁道系统淘汰下来的马匹。
最重要的是大片区模式,有了更多的马料豆料提供。让国内有了丰富的牲畜力,成为补充工业发展的需求动力。
武昌府将要打造成为冶铁中心,大明最大的生产钢铁的基地,不过赶超密云分区还需要时间。
福建的冶铁行业,已经被中华重工收购和接管,产量也在节节上升,为南方地区的铁道建设提供大量的铁料。
所以目前应天府,浙江行省的铁料供应,主要来自北平行省。
“码头铺设的内部铁道,可以直接运输到各个仓库。”
管事介绍说:“然后各个仓库又可以直接运送到上海铁道站,然后通过吊机搬运到铁道货车中,通过铁道运输到全国各地。”
朱元璋皱起了眉头。
什么叫做工业,朱元璋已经明白了。
只是南方人口多,富裕的越富裕,穷的也有裤子都穿不上的,所以忍不住问道。
“你们这码头,咱看以机器为主,为何不用民夫呢,南方的富人多,穷人也多,只用少量的工钱,就可以招募到大量的民夫,你们的成本也降低了,百姓们也得到了生计。”
管事连忙说道。
“是中华重工总部的要求与规划,听说是皇太孙殿下的指示。”
听到是孙子的意思,朱元璋虽然有疑问,却没有再继续问下去,他可不想大庭广众之下丢人。
朱棣忍不住想笑。
当年在北平的时候,儿子搞出的许多动作他也看不懂,常常以为儿子年纪小,疏漏了一二。
本想要指点,结果反被讲了一通大道理。
人啊。
跟别人讲大道理的时候会很舒爽,不过当被别人向自己讲大道理的时候,就不太愉悦了。
何况对方还是自己的儿子。
至于自己的老子,这位可是最喜欢向别人讲大道理的。
后来遇到了自己的孙子,每每被孙子讲大道理,次数多了,朱元璋才习惯了去亲自跑工地。
被孙子讲大道理的滋味,更不好受,不服输的老人,选择自己去亲自实践。
为什么要来看上海县。
因为上海县的税赋,去年一年达到惊人的数字,两父子都想要来看看。
这个小小的县城,为何能有如此大的财源。
朱元璋望着巨大的上海县码头,感受着其中的威力,内心满是复杂和气馁。
“唉。”
“父皇为何叹气?”
朱棣上前一步,小声的关心问道。
“咱向来自负自己的眼光,没想到如今看来,有许多是错的。”朱元璋感叹。
许多方面,朱元璋的确眼光有局限性。
可几百年的发展,不能根据发展过程而调整,就不是朱元璋一个人的责任。
大明有不少的政策的确是错误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