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毁约(1/2)
第94章 毁约
姜安诚对很了解,也很自信能种出好。
李经理沉思片刻,说道:“要是我帮你弄到种,你能种多少亩?”
姜安诚眼露意外,回答道:“要是有种子,说服我们村人种,一两百亩应该没有问题。”顿了顿又问:“李经理也想做卉生意?”
有人投资一块儿做生意有纷扰,也是好事,远比慢慢地积累财富起家要快得多,也要赚得多。
李经理笑了笑,“卉市场确实潜力很大,各大城市的需求也很大,沿海等大城市,已经有稍显成熟的卉市场,国外环境运输变好,卉生意还能从云城扩展到别的城市。”
“香雪兰除了可以作为鲜切售卖,还是国外知名香水的原料,我和媳妇儿查了相关制作香水的工艺,打算开工厂制作几款经典的香水售卖,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华国大牌,让全世界都能知道华国香水的魅力。”
李经理想搞香水厂,姜安诚意外又惊喜的。
但很快,他又冷静了下来。
上辈子,国内化妆品市场快速发展,始终没有超越国际一线的牌子,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不显。
除了宣传力度和广告历史积淀等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国内商家为了让化妆品更加暴利,大多采用一本万利的合成香精。
合成香精也就是人工制造的香精,什么鲜香气,都能用各种化学元素搞出来。
市面上售卖的香水,大多都是人工合成香精。
即便是在国内小有名气的牌子,为了缩减成本,宣传是用古法萃取,实际上人工合成香精占比百分之八十,天然香精占比才只要百分之二十。
因为两吨的鲜,才仅仅能够提炼出一升的鲜香精。
国外的香水历史十分悠久,大家会为高昂的香水买单,但在国内,人工合成香精和天然萃取香精其实差别不大,普通人根本分辨不出来,所以,国内人工合成的香水一样卖得很好。
但在国际上,和众多天然香水在一起比,自然就比不过人家那份用心。
真正喜欢用香水的人,不是傻子,华国香水自然得不到国际市场的认可。
当然,国内也有小众的牌子坚持要用天然香精制作香水,很多人闻惯了浓烈的合成香水,觉得不够香,国内销售不好,国外又无法打开知名度,很快便遭到了市场的淘汰。
李经理要用鲜做原料制作香水,姜安诚是不看好的。
他似乎已经看到李经理在利润面前,使用人工香精,导致他们为其种植的大量鲜,无法售出的画面了。
李经理没有钱收购,还会对他辩解,香雪兰不能当香精原料售卖,也能当鲜切卖,不会影响他们的收入。
可是,当几百亩香同时盛开,期只有短短的一个周,若是这一个周之内卖不出去,比蔬菜还惨的是,连猪都不能吃,还要亲手将它们给铲除。
姜安诚试探性地问:“李经理有找到专门制作香水的师傅吗?”
李经理面色一顿,笑道:“我和我媳妇儿在家试过了,其实也不是很难。”
他们非专业,也没有专门的人才,更没有参观过香水工厂。
姜安诚礼貌的建议道:“我觉得李经理最好是去参观一下别人的香水工厂,具体制造一款香水得用多少原料,预估统计了之后,再具体种植多少亩鲜,这样也能减少风险。”
但凡李经理知道,香精不单单靠鲜就能提取,还能人工合成,参考了两者的投入之后,或许就不会再想着种植鲜大规模投入了。
李经理笑道:“姜兄弟说得是,我们也打算好了,抽空就去广城那边看看,要是行的话,顺便就带着种回来。”
姜安诚点头,“可以的,要是李经理决定好了,能和我们村里人签订了长期的种植协议,我就说服他们。”
李经理对种植鲜当真是一窍不通,还意外地问:“长期种植,不能一年种一年收割吗?”
姜安诚摇头:“得看球的大小,球大当季就能开,如果是鳞片分株,或是种子种植,就得养一年的时间,第二年种植才有可能开,量还不是很大。”
“并且,要想鲜好,最好能盖大棚,保障质量,要是不盖大棚,在期恰好遇到暴雨,折损就十分的严重。”
李经理瞬间拧起眉心,疑惑问:“那这个折损也算我头上吗?”
姜安诚点头,“签订合同,那就是的,要是不签合同,咱们村里没有保障,也没有人愿意干,还不如种粮食保险。”
最少也得承包种植两年,还要保障承担损失,李经理顿时有一种自己是冤大头的感觉。
收现成的鲜,和大家谈价钱,又不能确定产量。
这还真不好弄。
李经理家和媳妇儿娘家都算是小有家底的,但也经不起这么大风险的折腾。
还没有去广城呢,他就有些打退堂鼓,对姜安诚却若无其事地说:“好的,我了解了,等我先去广城考究一番,再不济,做不成香水,还能给你带些卉种子回来,我们一块儿发展发展。”
李经理不想给别人打一辈子工,退而求其次,卉生意其实好像也行。
姜安诚笑道:“期待和李哥一块儿合作。”
李经理哈哈笑起来,“我也很期待。”内里却觉得姜安诚是个干大事的,比他在华国耀手底下干活多年,言谈举止还要老练。
李经理不好意思白拿姜安诚的东西,还特意送了他一瓶洋酒。
姜安诚拿着洋酒回去,大家都还没睡,魏老师煮了一些手指玉米,对他说,“伱们家自己种的吗?我还头一吃这么小的苞谷,又香又糯又甜。”
姜安诚笑道:“嗯,专门种来给孩子吃着玩儿的,喜欢就多吃点儿。”又看向魏老师从背篼里整理出的食材,指着百香果说,“这是宇飞特意喊我带给你们的鸡蛋果,榨汁炖鱼炖鸡凉拌米粉都爽哩哩。”
魏老师笑道:“原来这就是鸡蛋果,明天试一下。”又对姜安诚说:“这些菜也太多了,你要不要弄些去卖了嘛。”
姜安诚摇摇头,“不用不用,没得多少,慢慢吃,老师街坊邻居都可以送些。”
魏老师的街坊邻居在以前都是仇人,这几年的关系才稍有缓和,想了想,说道:“那我把辣椒苦瓜黄瓜豇豆都泡起来吃。”
姜安诚捧场道:“上次我就觉得老师做的泡豇豆开胃爽口,一次能干两碗稀饭,又有福气了哈哈哈。”
魏师母笑道:“是我们有福气了,你家妙兰做的酸角糕才好吃。”
曾双林手里还拿着一块儿,一边细细品,一边点头,“好吃!”
姜安诚揉揉曾双林小脸,“嗯,好吃也要注意点儿,吃多了会蛀牙。”
“嗯嗯。”
回到房间,曾一林把账本和钱递给姜安诚,还汇报了今天的情况,“今天批发鲜的人又变多了,还有两个人来定了十对篮,要的时间是月底,还有好几个人找上来,想找我们学扎,免费给我们干三个月。”
姜安诚翻了账本,曾一林记载的很详细,不光是销售纪录,订人的姓名住址还有贺词定金都写上了。
“想免费学扎的都不用搭理,除非他们给学费,不然,免费干几天,自以为学会了,他们就跑了。”
姜安诚宁可招那种规规矩矩干活的人,而且,暂且也用不上学徒工。
曾一林记住了,又说道:“照今天的批发数量,可能后天,香雪兰百合就不够了。”
“风铃也只有一半了,其他原本就少的儿,配成束卖,也顶多能坚持到明天。”
他们生意突然好起来,全归功于,山民们局部地区的鲜收割没了,罗生也没有弄车去乡下拉,但每天的市场需求还是这么大。
他们价格降下来,大家自然就又找他们来批发鲜了。
姜安诚笑道:“没事儿,有多少卖多少,少了不能批发的时候,我们就单单零售,店肯定是会一直开下去的,等着两天忙过了,我就去办理经营执照。”
曾一林一听要办经营执照,以后店要稳定地做下去就很开心,咧咧出白牙,“我一定好好干!”
“好。”
曾一林走了之后,姜安诚才拿出洋酒仔细瞅了瞅,李经理委实大方,给的是真进口货,上面全是些外文符号,他一句都看不懂。
这年代的进口货非常贵,姜安诚乐呵地把红酒放回去,准备搬进新房那天,拿出来和大家伙儿一块儿庆祝。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