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454游玩(2/2)
除过让人着迷的自然景观外,三山岛的农家乐依然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三山岛上的农家乐,是当地人自建的,除了自己居住外,还向游人提供住宿、餐饮服务。
许多农家乐建筑风格独特,环境优美,是休息的好地方。
尚云和杨丽住的那家农家乐门口是湿地公园,可以一边喝茶,一边聊天,顺便欣赏风景。农家乐还为游人设了乒乓球室和棋牌室,方便游人娱乐。
听农家乐主人说,其实三山岛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路,曾经这里并不是旅游景点,人们以发展农业经济为主。
相当长一段时间,女的在家种田种桑,男的出外经商打工是这里多数家庭的生活方式。
后来,人们为了发展经济,养过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许多人来三山岛,就是为了买三山岛的长毛兔。
兔毛最贵的一段时间,一斤102元,兔毛如此贵,掀起了人们养兔的热情。
到八十年代后期,兔毛的国际市场价一路下滑,低到了一斤20元。
国内那些养兔的已经赚不来了钱,三山岛的长毛兔虽然出了名,也有自己的品牌,但在整个国际市场的影响下,还是亏得无法继续养殖。
不养长毛兔了,村里人开始高枝嫁接柑桔,柑桔曾经给村里人带来了一笔收入。
后来,人们受“无工不富”思想的影响,开始办厂子,最大的厂子是梅子场。
梅子场建立第一年,见了很好的效益,厂长便扩大规模,扩建了4个池。三山岛的青梅不够,就去附近收。
由于梅子是外销产品,内销很少,随着国际市场梅子的过剩,梅子销售不出去,梅子场也倒闭。
后来,人们想起了发展旅游业,在刚开始发展旅游业的时候,外面来的人没有地方住,游客便住在条件比较好的村民家中,这种住宿方式就是最早的农家乐。
农家乐,是一种新兴的、由农户利用自家的庄院建立起来的一种消费模式。
听了三山岛的发展历史,尚云在想尚家河村的发展。怎么做才能够把尚家河村打造成一个旅游村,值得向三山岛学习。
为此,尚云专门去拜访了三山村的负责人,了解了一下三山村是怎么由一个农业村变成旅游村的。
三山村负责人带尚云看了村上的硬件建设,包括游客码头、农家乐内外环境改造,沿路绿化等。在看了硬件建设后,尚云还看了一些软件建设。
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虽然尚云现在不在尚家河村当村干部,但他毕竟是在尚家河村长大的,他对尚家河村有一种特有的感情。
从三山村部回来后,杨丽对尚云唱起了那首“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的歌谣。
悠扬的江南小调,经过杨丽的嗓子,唱的优美动听,让尚云产生了去太湖西山的想法。
第二天早晨,他们吃了点苏州的汤面,便开车去了太湖西山。
听闻缥缈峰是太湖七十二峰之首,以险峻陡峭而闻名,山顶烟雾缭绕,给人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
本来他们想登上缥缈峰看看,但考虑到杨丽的身体,尚云还是取消了去缥缈峰的想法。
他们来到了明月湾和石公山景区,导游说:“石公山作为西山岛的主要景点,是非常美丽的,许多年前,著名高僧海灯法师云游四海来到这里时,被这里的美所吸引,一住就是10年。”
是呀,来这里游玩,让他们从俗事中解脱了出来,他们感觉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放松。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