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九章 寻阳(1/2)
3月开始,大晋朝廷的十万兵马兵分两路进攻江州和豫州。
北路兵马由司马恢之率领的左路军1万兵马和后军司马休之率领的1万兵马组成。因为此次进攻的重点不在豫州,豫州本无多少兵马,遭遇强敌的难度不大,所以让司马恢之和司马休之去进攻也出不了太大的差错。
但是南路进攻江州的兵马便不同了。江州要冲之地,沿江各处要害城池都可能爆发激烈的战斗。江州又是桓氏经营之地,留守有不少兵马,恐有恶战。
故而,征西大将军王珣认为,重点要在江州投送兵力,领军的将领和兵马也必须侧重于江州。出于对中军兵马的不信任,此次王珣以刘牢之率领的原北府军兵马作为先锋,沿着长江直扑寻阳郡。
1提到江州,不免会首先想到重镇夏口,但夏口其实并非江州治所。寻阳郡才是江州治所所在之地。夏口只是地势冲要,成为重兵屯防之所。但寻阳郡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真正的江州中心。
王珣亲自统帅南路兵马西进,以刘牢之的兵马为先锋,以司马尚之的兵马为左翼。1路沿着长江推进,1路从江州腹地推进,往豫章郡所在的江州内6进攻。
南路兵马其实推进的并不快。1则是因为谨慎起见,毕竟江州兵马不少,避免过于深入而被包围分割。2则是刘牢之的兵马有些磨磨蹭蹭的,行动过于缓慢所致。
王珣多次命人催促刘牢之全力挺进,刘牢之虽然答应加快速度,但是他的速度依旧缓慢无比。在应询王珣的询问的时候,刘牢之给出的理由无非就是那几个。要么便是说逆大江而上,速度无法提高。要么便是发现敌军踪迹,不得不小心为上。要么便干脆甩锅给天气,不是天太热,便是天下雨。总之,他理由多多。
真实的原因,其实只有刘牢之自己知道。刘牢之其实是对王珣的区别对待很不满。同样是中军,王珣让自己率军打前锋,这可不是什么器重和信任,这是要让自己当炮灰。
自从投奔司马道子之后,虽然刘牢之的兵马被编入中军之中,但其实是被区别对待的。毕竟脱胎于北府军,和中军是不同的,不管是在司马道子眼里,还是在中军上下人等眼中,那都是低人1等的。
朝廷中军领军将领,大多出自门阀子弟,贵族出身的他们瞧不起刘牢之,这1点在刘牢之出入京城的时候是感受强烈的。刘牢之努力想融入他们,想和他们打成1片,给他们赔笑脸,送礼物,尽力的适应他们,甚至连刘牢之自己都感觉到有些谄媚了。但是这帮人还是不待见刘牢之。
刘牢之很苦恼,也很气愤。自从背叛了北府军之后,他其实已经名声狼藉了。不少人拿着他背叛刘牢之的事情调侃说事,让他极为难堪。
但他不敢翻脸,因为目前而言,只有托庇于司马道子羽翼之下,他才是安全的。不管遭受那帮大族官员的多少调侃,这口气也必须得咽下去。否则,没了司马道子这条大腿,他刘牢之恐怕难以立足。别人不说,光是徐州李徽便无时无刻不想着要他的命。
刘牢之无比怀念当年在北府军中的时光。那时候,自己是北府军第1猛将,上上下下对自己尊敬崇拜,名声远扬。在谢玄的庇佑之下,也没有人敢对自己不尊敬。可是现在,是个人都敢嘲讽自己,羞辱自己,不拿自己当1回事。现在谈及自己,许多人都诅咒咒骂,怪他背叛谢玄之事。自己军中其实也有许多人对自己嗤之以鼻。
这些事刘牢之都明白,都懂。但他明白,自己已经回不去了。自己做出的选择,都是基于自己的利益的考虑,后果自然由自己承担。他也不觉得自己做了错误的选择,起码到现在为止,他还活着,还拥有不错的实力。而许多没有做出抉择1条道走到黑的人,已经尸骨无存了。
刘牢之自己心里清楚自己是怎样的人,他从来都不是效忠1个人1直到死的人。他加入北府军,是因为他在彭城街头当混世魔王已经臭名昭著,并且显然没有前途了。加入北府军,不但可以洗白自己,而且有机会搏1搏。
他感谢谢玄的赏识,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为谢玄卖1辈子命。他是个身段灵活,心思活络的人,尽管他在外表上和行为上像是1个有勇无谋,耿直爽快之人。但其实,只有他自己才了解自己的内心。他刘牢之从不是那种人,他的心思细密而复杂,他只为自己而活。
在这样的世道,也许只有这样才会活得长久,才会出人头地。这便是刘牢之悟出来的生存哲学。
所以,当自己被任命为前军,被要求顶在前面进攻的时候,刘牢之嗅到了熟悉的味道。当初自己也就是被王恭这么要求的,让自己的兵马当炮灰,当前锋。司马道子和王恭其实没有太多的区别,他们都1样不把自己的命当命,1样对自己不放心,要通过这种手段来削弱自己。
故而刘牢之拼命找理由拖延进攻,他的兵马行进的缓慢,出兵2十多日之后,才抵达寻阳郡治所寻阳城下。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