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苏联拯救者》(1/1)
新书《苏联拯救者》养肥了兄弟们,去西红柿看。
历史脑洞+历史架空+重生+近代历史
“什么,我的靠山是贝利亚?今天是该死的1953年6月26日。”
文昊要发狂了,刚附身到这个死在,克格勃燕子肚皮上的官2代身上。就要面临着靠山,苏联名义上的2号人物(权利实际最高)贝利亚,被秘密抓捕处决的日子。
1个s级特工,在完成1项地狱级的任务后,被炸身亡,等他醒来后,成为了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贝利亚的私生子。1个在安全部内心狠手辣,人人不敢招惹的存在。
覆巢之下无完卵。看着床上犹如羔羊1般,被扒的精光躲在被子里发抖的女孩,是奋手1搏,看看能否救了贝利亚。还是死前再享受1把……
新书《苏联拯救者》养肥了兄弟们,西红柿小说。
人们常用“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打什么仗造什么武器”来形容装备与作战的关系。作战需求是装备发展的前提,装备只有满足作战需求才能继续服役。“适者生存”法则同样适用于装备。
现在,海战样式改变了,舰船列队,火炮互射的战法已成为历史,曾经叱咤海洋的战列舰走向衰败,有其必然的原因。
第1,现代海战是立体作战,战列舰注重舰炮打击的特征显然跟不上时代潮流。战列舰的防空能力很弱,而现代海战中的空中威胁远大于舰炮和鱼雷。2战期间,很多战列舰是被轰炸机投放的鱼雷、炸弹击沉的,战列舰虽有许多高平两用炮,但真正在交战时击落飞机的概率远低于炸弹的命中率。
第2,自导弹出现后,战列舰的海上生存面临严峻的挑战。反舰导弹可攻击100千米以外的目标,可大口径舰炮的射程也就是40千米左右。俗话说“1寸长1寸强”,在舰炮打中别人之前,已被导弹命中了,岂不只有挨打的份儿。
第3,战列舰吨位大、武器多,自然造价不菲,日本的大和级战列舰的造价相当于3艘飞龙级航母,其他国家的艘战列舰造价也不低于同等吨位的航母,但2者的作战能力却相差甚远,1个只是平面作战,1个是立体作战,相比之下,优劣自明。
第4,战列舰的维持费用也相当可观。美国海军依阿华级战列舰光是20世纪80年代的1次改装,每艘舰就花了34亿美元。23千多名舰员的“人吃马喂”每年也需要很多银两。
第5,战列舰船体规模大、吃水深,能够停靠的港口有限,海外部署是个问题。另外,战列舰如果不能驶到近海,则无法实施对岸攻击,限制了它的作战运用。吨位大,自然目标也大,在海上更容易被敌方的武器命中。
依阿华级战列舰的双联装127毫米38倍径高平两用炮
美国海军曾对依阿华级战列舰进行过多次现代化改装,试图维持其在海军中的地位,而且还曾计划为其编配巡洋舰和驱护舰组建4支海上编队,以弥补航母的数量不足,但最终还是因其不能满足现代海战的要求而放弃了战列舰。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