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向八莫进军(2/2)
按照孟巴顿的说法,这是掩护盟军的右翼安全。
这大概也是日军的无奈之举,因为作为缅北作战生力军的第2师团,经过和远征军的几次交战,所属的七个联队中,有六个都基本被打残,只有第二搜索联队因为作为预备队基本没有参战,还有较强的战斗能力。
大婴帝国算是把坑人做到了极致。
要是齐装满员,这批日军可以达到三万名,只不过现在都是一群被打散撤退到这里的小股溃兵,临时拼凑在一起,只有不到2000人。
而戴安澜的第200师,现在仍然属于滇西远征军方面的序列,同样得到滇西总指挥部的命令,暂时不用回去,继续配合新一军东进。
按照战略部署,日军为了挽救缅北的败局,发动了豫湘桂大会战,步步紧逼,一直逼到了雪峰山,国内形式十分严峻。
因此,廖耀湘的第六军刚刚东进不久,便收到了空运回国的命令。
因此日军感觉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尚有回旋的余地。
在大婴帝国的心中,虽然日军前两年占领了缅南的大部分区域,但他们依旧认为,这里还是大婴的殖民地。
但无论如何,让一支摩托化部队去打防御战,都是大大降低了其使用价值。
只用了一天的时间,第50师就扫清了西堡的外围据点,这种突如其来的强攻给了日军极大的震撼力,番号庞杂的日军守军来不及协调就被击溃。
果军中一直有这样的一种观点存在:认为远征军第一次作战时,婴国人的如意算盘就是让华夏军掩护其撤退,故意不想让华夏军打赢。
日军各部不得不迅速后撤,在西堡以南的南渡河边组织起河防阵地,继续顽强抵抗。
从密支那到八莫大约300华里,攻打八莫有两条路:一条是大路,沿伊洛瓦底江东岸南下,从东侧切断八莫与南坎方面日军的联络,然后攻城;另一条是小路,沿伊洛瓦底江的西岸南下,到达八莫对岸的太平江,然后渡江攻城。
不过,攻击八莫的主力还是以新38师、第30师和第50师为主。
因为用装甲部队固守八莫,就相当于抛弃了战车的突击优势。
面对南渡河的阻挡,以及355高地和七辆战车,潘毓昆的第50师的凶猛攻势终于被阻挡了下来。
留下了第50师配合第一军继续进攻八莫,他自己则带着第14师和新22师回国。
所以,潘毓昆预估了一下敌我实力,又加上后面还有戴安澜的第200师托底,他带着第50师对西堡的外围发起了强攻。
更重要的是,西堡到缅甸古都曼德勒的路程只有124英里。
两年前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日军就是出动了一个师团,通过丛林穿插,经西堡向北,攻占了远征军的后勤中心腊戍,导致军心不稳,使整个缅甸战局急转直下。
所以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敌我双方以南渡河为界,驻扎了下来。
先遣团的战车连轰隆轰隆的开进,迷龙、不辣、蛇屁股这些人,为了省下脚力,学会了搭顺风车,爬到坦克上面坐着。
坐在坦克盖子上面虽比不上开坦克,但当战车飚起来的时候,同样也很爽,豆饼终于过了一把瘾。
康丫指挥着八辆战车到达了第50师驻扎的区域。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