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是退,还是战?(2/2)
成吉思汗作战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残忍,对敌人残忍,对自己的部下也残忍。为了拿下一座城池也不顾部下的伤亡而片面的强调勇气和意志。
从此以后,作为预备队,随时支援第33师团的作战。
副官急忙道:“军座,是先遣营。”
“那就好。”
从这一点来看,日军在缅北战场这一个精锐师团暂时没有动用。
他曾经对他的士兵进行这样的训话:“没有子弹的话,不是还有刺刀吗?没有刺刀的话,还有拳头呢!没有拳头的话还可以用脚踢。就算这些都没有了,不是还可以用牙齿咬么?”
牟田口廉也负责全盘指挥后,在地图上看了一下密支那周围的地形,作出了与河边正三一样的判断:“乘着敌人立足未稳,闪电出击,将其击溃,且主攻方向应该从伊诺瓦底江的东岸发起进攻!进攻的速度越快越好,不能给敌人有任何喘息休整的机会!”
杜聿明对这里修建的防御工事非常满意,看着一个个士兵隆重的敬礼和表情,笑道:“都不用这么紧张,放松,你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因为这里地势比较高,从这里完全可以看见江的对面。
高飞道:“军座一直在犹豫是战还是退吧?”
第18师团在投入缅北战场后并没有打过几场仗,只有在平满纳与第五军有过短暂的交锋。
现在终于到了用武之地的时候了。
此时,指挥日军对密支那作战的就是这位鬼畜将军。
他让司机开着车,来到了伊诺瓦底江东侧的前线阵地,一个是前来视察,另外一个就是散心。
由此他的部下也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做“鬼畜将军”。
不过以淞沪会战为转折点,华夏大军硬生生的将其阻断,进攻方向由此转为由东往西。
“是。”庞副官敬礼离开。
“哦,是嘛?开车,我们过去看看。”
杜聿明没有坐:“陪我转转?”
校长的意思是敌人锐气正锋,能保存实力就保存实力。
杜聿明望着波澜壮阔的伊诺瓦底江,不由地问道:“前面那个河滩是哪个部队负责防守?”
高飞道:“军座,您怎么来前线了,小鬼子随时可能进攻,这里不安全。”
“战士们都不怕,我怕什么。”
不过最终在英帕尔战役中,以第18师团的惨败得到了他应有的下场。
杜聿明看着一瘸一拐的腿脚,询问阿译:“他的腿怎么了?”
一边说话,几个人一起进入到棚子里面。
“嗯。实不相瞒,真的难以决断。”
杜聿明问道:“你们营长呢?”
杜聿明对他这样的一个举动感到很舒心,能有这样聪明的手下,让他觉得放松。
但是,如果要战的话,他没有把握能赢。
原因是成吉思汗曾经成功的由北往南的打下华夏全境,于是日军中就有许多军官潜心研究他的战术。
因此,他抓紧时间调兵和调运大炮,因为要渡江,需要征集船只,砍伐树木做木筏,所以准备在三天后发起进攻。
杜聿明道:“炮弹不长眼,战场上就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我就是路过,碰巧过来看看。”
副官提醒道:“军座,再往前可就要小心敌人的火炮了。”
显然这是让他撤退的意思,但是,如果一旦从密支那的防线上撤退,敌人若趁机追击,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势必军心涣散,必败无疑!
不知道为什么,听见这句话,杜聿明瞬间来了精神:“哦,你主战?”
“没错,敌军若进攻,我军必应战!挫其锋芒,败其锐气。否则,我军一旦撤退,敌人乘势追击,后果不堪设想。”
杜聿明其实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迟迟没有下令撤退。“但如果不撤退,恐怕挡不住敌人的进攻。”
“军座,何必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不要小瞧了我们自己的战士,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最不怕死的军队,当属我们的战士!当面临生死之战时,我们战士才是最勇猛、最不怕流血牺牲的!”
听见这番话,杜聿明的心中忽然有一股热血在燃烧,仿佛回到了青年时代,满腔的热血在沸腾!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