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我甘兴霸,宁死不从!(1/2)
蔡瑁也是1脸问号,这张氏少君,为何对小小1个甘宁如此重视。
想自己好歹也是荆州水师都督,初见之时自报名号,也未得此殊幸。
甘宁1脸疑惑的打量了下张毅,确定自己没有这么个远亲。
但他作为将来的名将,拥有敏锐的洞察力,眼前的张毅对自己没有恶意,只有浓浓的喜爱。
嘶……
这张氏少君看起来仪表堂堂,谁曾想竟是个好男风的好色之徒!
我甘兴霸,宁死不从!
强忍着心中的不适,甘宁开始当起了向导,只是他刻意跟张毅保持了1段距离。
可不能被此人占了便宜!
“这是锻造作坊。”甘宁大声介绍道。
里面打铁的声音太大了,但甘宁中气十足,声音能从铿锵杂乱的声音中脱颖而出。
“这里最好的铁匠是谁?”
张毅凑近了甘宁,本想在他耳边大声说话,却不料甘宁眼疾手快,赶紧躲开。
身后的蔡瑁也是看得1脸恶寒,自己这位贤弟……莫不是有断袖之嫌?
不1会儿,甘宁找了1名铁匠过来。
这铁匠约莫5十余岁,但身材并不如普通铁匠那般臃大壮实,反而有些精瘦。
他赤着上身,眼神中闪烁着1种不同于莽夫的智慧光芒。
“出去说,这里太吵。”
张毅几人当即走出了铁坊。
到了外面,总算安静了些。
“我且问你,1口好刀,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张毅直接问道,他对这些铁匠并不报什么希望,所以尽量长话短说。
“刃硬而背韧,是为良品矣。”那铁匠答道,没想到他还会咬文嚼字,看起来是读过几年书的。
张毅脸上首次露出了赞许之色。
不愧是襄阳,这铁匠的水平明显高出了新野1大截。
“如何让刃口变硬?”张毅再次问道。
蔡瑁有些兴趣缺缺的4处游走,他总感觉跟着张毅浑身不自在,臀股隐隐发酸。
“铁温灼面时,以冷水蘸之,隔两息蘸1次,反复7次,让刃口冷却,冷却之后,刃口强硬度高于寻常刀剑,若遇更强硬之物,只崩口,不卷边。”铁匠对答如流。
张毅的眼睛慢慢瞪大了,并不是说这个铁匠的蘸火方式有什么高明之处,而是惊讶于他有记录数据的习惯,只要有这个习惯,才可以长远发展。
“刀背呢?”张毅再次问道。
“据小人经验,刀背上可附以粘土,蘸火时降温速度变缓,让刀背保持柔韧度,哪怕刃口崩坏,刀身也不会整体折中而断。”铁匠再次答道。
根据张毅的观察,此人回答自己的时候,几乎是毫不停顿,证明在这方面是做了功课的。
“你叫何名?”张毅问。
“小人黄鹤。”铁匠回道。
“很好!我乃是南阳郡主簿,目前出使荆襄,我且问你,你可愿意随我去南阳,保你能施展所长。”张毅殷切的问道。
“这……”
黄鹤犹豫了起来,毕竟张毅和他刚见面,就想把自己带走,确实有些唐突。
“有何顾虑,尽可直言。”
面对这个能攀科技树的人才,张毅大袖1挥,做好了出大价钱的准备。
“小人的家妻与子皆在襄阳。”黄鹤道。
“哦……”
张毅略1沉吟,眉头皱了起来。
这个时代的乡土情结非常严重,如果黄鹤真不愿意去南阳,他也不会勉强,除非,此人真的有啥过人之处。
“你铸铁的时候,有记录的习惯吗?”张毅问到了正题。
“有,这是小人记录下来的铸铁步骤,请过目。”黄鹤将1个竹筒递上。
张毅翻开扫了1眼,但很快,他的表情变得认真起来。
“生铁、钢铁、熟铁、熟铁包钢、石合钢、碳合钢,青铜合钢。”
张毅目光从右到左扫视,表情愈发的精彩万分。
他合上竹简,有些警惕的看了眼黄鹤。
难不成,此人也是与自己1样,是穿越过来的?
不然的话,合金这种东西,不应该出现在东汉末年吧?
“黄鹤,我想看看你的得意之作,能否让我开开眼?”张毅问道。
“唯。”
黄鹤转身进了作坊,不1会儿,他手里抱着1个长方物走了出来,此物上包着1层油布。
“此乃小人所造之物,请过目。”黄鹤把长方物双手递上。
张毅赶紧接过,将油布掀开。
里面出现1把样式怪异的古剑,此剑中间粗糙,两刃各自的宽度,只有细细1条,大概像后世大米的直径那么粗1丁点。
张毅又掂了掂重量,约莫78斤的样子。
旁边的甘宁脸上露出1丝不屑,在他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刀刃的宽度就这么1点,而且刀身也是黯淡无光,必然是1把劣剑。
但以张毅后世的目光看来,刃口窄小,代表了铸师对他的刃口硬度,强度,耐磨度,抗疲劳度极为自信,所以才把刃口铸的这么窄。
“元直,拔剑。”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