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张子远(1/2)
众人寻声望去,却是1直冷眼旁观的贾诩站了出来。
昔年董卓为吕布所杀后,正是贾诩在背后鼓捣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成功干死王允打了个翻身仗。所以张敞也是知道贾诩其人的,只是兄长张温死于董卓之手,他也就对这些太师系的王8蛋没什么好感。
“不知文和先生有何见教?”
眼下大半个南阳都在张绣手中掌控着,形势比人强,张敞不得不与贾诩虚与委蛇的客气1番。
贾诩摇头笑道:“见教谈不上,只是这张氏少君与老朽颇有渊源,所以稍时仲卫公为他行冠之后,能否让老朽为他取个表字。”
闻言,不仅张敞面色不悦,连低着头的张毅也大感惊讶。
张敞的不悦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张毅是他张氏子侄,自己这个家主既然在这里,哪轮得到外人为张毅取表字。
至于张毅惊讶的,则是贾诩这老小子1贯不显山不露水,这时候却突然出风头,很不符合他的作风。
“怎么,仲卫公不愿?”
见张敞沉默,贾诩捻须淡笑道。
张敞迟疑片刻后,便点了点头道:“倒不是老夫不愿,文和先生能为阿毅侄儿取字,乃是他的荣幸。”
“既如此,那就多谢仲卫公深明大义。”
张敞的屈服并没有出乎贾诩的意料,他索性也就冲张敞拱了拱手。等张敞为张毅带上发冠之后,贾诩便接管了整个场面。
在这个时代,1场行冠礼往往也是拉近关系的最佳场合。
贾诩为张毅取字,那就代表张毅与贾诩的关系进1步绑定,虽无师徒之名,却隐约有了师徒之实。
“毅者,深远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贤侄,老朽便为你取字子远,如何?”
贾诩将目光放在了张毅身上,沉吟片刻后,说出了这么1番话。
张毅赶紧拱手拜谢道:“多谢先生赐字!”
不得不说,文化人就是会吹牛逼。像贾诩这般的博学大儒,3言两语间便能引经据典,给自己胡编乱造的名字找1个来历,甚至还攀上了曾子的名头。
不过张毅也并不讨厌这两个字就是了。
对于张毅而言,从今往后,子远2字将取代毅这个字,成为他正式场合的大名,堪比后世身份证上用的名字。
行冠礼结束之后,照例便又开始了新1轮的吃席。
当然,作为为张毅行冠取字的两位大佬,也得到了他们应有的报酬——整整1大盘马蹄金!
这再次印证了张毅之前的猜想,张敞这老家伙,说不准就是看着这些财宝的份上,才肯前来观礼,不然他那张老脸上灿烂的笑容算怎么回事?
宴席结束之后,张毅照例进行了自己的保留节目,寻找徐庶坐而论道。
不过他找遍了院中每1个角落,却终究还是没有发现徐庶的下落。
这家伙不会跑路了吧!
不行,这么个大才绝对不能放跑!
求贤心切的张毅根本没有发现自己的问题,更没有发现徐庶对自己的抵触,仍旧满世界的寻找。
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在院西北角的1个凉亭中,张毅发现了徐庶的踪迹。只不过此刻的徐庶并非孤身1人,在他的对面,赫然坐着贾诩的长子,贾穆。
张毅并不关心这两个人是如何搞在1起的,只是贾穆在旁,他也就不太方便拉拢徐庶了,正准备另找机会时,贾穆却发现了他。
“张世兄!”
“贤弟与元直兄好雅兴!”
张毅笑着走入凉亭,对2人拱了拱手笑道。
2人赶紧起身还礼,不过徐庶见到张毅之后,面色还是有些不太自然,大概是想起了昨天那个不太美好的夜晚。
贾穆开口笑道:“听闻元直兄乃仲卫公高足,小弟心存仰慕,恰好找到机会便来结交1番。”
“哪里哪里,贾公子此言,倒是折煞在下了。”徐庶谦虚的笑道。
面前的这两人,1位是张氏少君,1位是贾诩的长子,哪个身份地位都比他高,因此徐庶只能小心翼翼的应对着。
“元直兄不必客气,以在下看来,元直兄乃是当今天下1等1的大才。对了,你们刚才在聊什么?”
说到这里,贾穆脸上的笑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1脸严肃。
“张世兄,你说这大汉……还有救吗?”
说这句话的时候,这个十67岁的少年目光中写满了迷茫与困惑。
张毅摇头笑道:“我大汉自是国运永昌,贤弟何出此言?”
闻言,贾穆差点连鼻子都气歪了。
我与阁下无冤无仇,阁下为何拿我当憨批?
“张世兄,穆虽年幼,却并非不谙世事,还请世兄正视小弟。”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