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前往京都(2)(1/2)
他们的导游是个年轻女孩,日语本科毕业,考了涉外导游证后专门带日本团,已经干了两年多。在火车上,她一直缩在一边不敢吭声,这时才帮着拎包,拉箱子,跟在朱霁晔身边低声聊了几句,“……这个团是他们自己组的,行程都由他们定。委托给咱们旅行社,其实只是要个人来帮他们安排吃住行和门票什么的杂务。真到了景点,我连嘴都不敢张,那些教授引经据典的,分分钟把我秒成渣渣。这一路上,那位欧教授已经无数次纠正了我在语法和措辞上的错误,我越来越怀疑我以前学的是假日语……”
朱霁晔忍不住笑,连忙安慰她,“我很羡慕你,跟着这么多教授,一路下来能学到多少东西啊。”
女孩高兴地直点头,“真的,我确实学到很多东西。这一趟说好了不进店购物,我赚的没有以往带团多,但是很值得。”
“是啊,千值万值。”
一起出了站,导游带着学者们上了豪华旅游大巴,他们才互相挥手道别。
朱霁晔低头看着新加群的名字“觉醒吧凡人”,感觉真是满满的中二气,再看看群里清一色的xx大学xx同学的称呼,不禁哑然失笑。他一边把自己的群昵称改为“皇家北京大学安东尼同学”,一边对那些童心未泯、充满活力的老学者敬佩不已。
这些老教授并没有对他有任何说教,而是一直与他平等交流。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豁达积极的人生观都给了他很大影响,也让他对未来更有信心。
抬头看着华灯初上的古城,他握了握拳,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到清水流冰身边。
清水流冰没说什么,只轻轻点了点头,带着他拦了一辆出租车,回自己的画廊。
一千两百多年前,崇尚与向往唐朝文化的日本人仿照中国的帝都长安城和东都洛阳,以缩略的方式建成了平安京。当时是奈良时代末期,桓武天皇为了摆脱奈良佛教寺院势力的影响,将首都迁到此处。
这座千年古城的面积虽然只相当于中国唐朝长安城的五分之一,却完整地借鉴了当年长安城的严谨规划,是一座传统的市坊制都市。它的整个建筑群呈长方形排列。以贯通南北的朱雀路为轴,分为东西二京,东京仿照洛阳,西京模仿长安,中间正北方向为昔日天皇居住的大内里。宫城之外为皇城,皇城之外为都城。城内街道呈棋盘形,东西南北纵横有序,布局整齐,明确划分出皇宫、官府、居民区和商业区。
从被设计为都城到十九世纪日本天皇迁都东京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京都经过了日本木制建筑,尤其是宗教建筑,还有园林艺术发展的洗礼,已经影响了全世界园林景致的设计,并且不断促进各种文化的融合。
这是一个有很多历史建筑和园林的城市,它记载了日本每一个纪元的历史。
历年来,京都多次遭遇大火,烧毁了部分城区,然后又屡次重建,但是始终没有破坏它的整体结构和城市气质。现代化的步伐没有将这里的文化传统碾压成碎片,而是这里的古老传承包容着科技的发展。
它既时尚又古老,既传统又现代。
车流如织,出租车在城中心的朱雀大道上缓慢行驶。朱霁晔并不着急,饶有兴趣地看着大道左右明显带有中国古老传统文化影响的街景。
在火车上,那些教授一致认为,京都和奈良是日本最有历史与文化价值的地方,一定要好好看看。朱霁晔也同意他们的意见,既然已经来了,就要去实地研究研究。
出租车虽然开得慢,从火车站到古董街也没有多长时间。朱霁晔下了车,站在街口的石头牌坊前欣赏了好一会儿。
京都的古董店大多集中在古门前通、新门前通及大和大路通三条相邻的街道,这个最迷人的古城区就被称为古董街。
穿过牌坊看进去,街道两旁都是低矮的木造老屋,黑瓦低檐,乌黯不上漆的木墙板与柱子的木纹珠联璧合,有着浓郁的平安时代的风情。
因为附近的祇园是传统艺伎区,所以街上有不少浓妆艳抹的艺伎穿着厚厚的夹脚托鞋从街上走过,与老屋窄街相互衬托,更有味道。
朱霁晔曾经从网上的各种旅游攻略中看到,这里的艺伎其实有很多是假的。女性游客花费几千日元来享受一日“变身”的乐趣,化装成艺伎到街上溜达,过过干瘾。她们的精神风貌比真的艺伎更加张扬潇洒,轻松快乐。
看了一会儿,他的心情越来越沉静悠然。清水流冰一直站在旁边,等着他欣赏完毕,这才带着他进去。
在老街上走了大约一百多米,朱霁晔就看到旁边有一条深深的狭窄小巷,似乎连手臂都不能完全伸开。远远望去,尽头处有间木屋,大门虚掩着,透出一缕温暖的橙色灯光,外面的屋檐下挂着两盏灯笼,上面用瘦金体写着四个字:清水画廊。
清水流冰带着他拐进去,缓缓往里走,好像突然从现代社会一步步踏进了过去的旧时光。
天已黑尽,原本的微雨渐急,已经变成小雨,发出轻悄的唰唰声。
墙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处充满岁月沉淀的街景,或是小小的蓄水池,上面飘着大大的荷叶,或是一个水缸,面上有几朵睡莲。墙上镶着木制的褐色壁灯,发出略显幽暗的光。这一切景象都被雨水打湿,更加渲染出“逝者如斯夫”的意境。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