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第二十一章 情浓于血(1/2)
东海乌晶剑的寒意笼罩在金陵城上方的这几天,荀皇后几乎夜夜难眠,精神日渐萎靡,却又不肯宣召御医调理,自己勉强支撑装作无事,靠脂粉掩饰面色的灰败。近身伺候的女官和嬷嬷们屡劝不听,也只能暗暗担心。
这日一早起身,她勉强咽下几口粳米粥,努力打起精神听东宫执事禀报太子起居,刚听到一半,素莹近前,呈上乾天院递入的一个木盒,说是濮阳上师新得的白神神谕。
荀皇后正是心事重重之际,忙净了手打开,只见盒中平放着一方黄符,上头端端正正写着八个字:“数载心结,一朝消散。”
素莹跪在侧旁顺势瞟了瞟,又觑了一眼荀皇后的脸色,小声问道:“娘娘要宣召上师解谕吗?”
荀皇后呆坐了片刻,缓缓摇头,“不必,本宫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愿真如白神所言……”
话音未落,外殿值守太监突然匆匆奔进,跪伏在阶前禀道:“陛下口谕,召皇后娘娘养居殿见驾。”
荀皇后心头顿时一凛,却也无暇多想,急忙起身更衣理妆,匆匆赶往养居殿,刚刚迈步进入殿门,她便立即察觉到了气氛的异常。
梁帝如往日般斜靠在御榻之上,一手撑住膝盖,上身半倾,显得有些佝偻。长林王在阶下落座,世子立于身后。荀飞盏与萧平旌并肩站在殿中,看上去似乎刚刚禀奏了什么事情。两人旁侧的内侍躬身捧着一条长盘,盘中放有一页纸笺,一个明漆粉盒,一只扎满银针的黄袍人偶。
“数载心结,一朝消散。”这两句神谕闪电般划过心头,令荀皇后的呼吸有些不稳,她勉力维持住表面的镇定,上前见驾行礼。
萧歆微微抬手,示意她起身入座,对阶下的荀飞盏道:“事关内苑,荀卿再跟皇后解释一下吧。”
荀飞盏领旨上前两步,低声将昨夜今晨发生的一系列惊变重新讲述了一遍。
莱阳王的旧案,暗藏朱胶的粉盒,这些事情荀皇后原本就知道。墨淄侯的寻仇证明莱阳太夫人是谋害淑妃的真凶,以此为结论反推回去,大致的真相已不难拼凑。荀飞盏刚刚解释到一半,荀皇后便已经明白了过来,心头又是惊诧,又松了口气,一时竟说不上是悲是喜,是庆幸还是酸楚。
萧歆似乎能够体念她此时的复杂心境,稍稍侧过身,拍了拍她的手背以示安慰。
“先帝与陛下当年已是恩宽,却没想到这些年罪人假意恭顺,心中竟还是这般怨毒。凡是能够下手的地方,淑妃妹妹……长林世子妃……她居然一个都没有放过。”荀皇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咬住牙根,“幸好陛下福泽深广,才没有被她的咒蛊所害。”
自从荀飞盏今日第一次进宫回报后,萧歆就一直心绪不宁。淑妃的横死、莱阳王的旧罪,往日伤痕痛楚未消,桩桩新罪又摊在眼前,他只觉得前额闷闷地发疼,闭上眼睛便不想再睁开。
萧庭生对他的心情最是了解,急忙开言劝慰道:“如此久远的陈案能查到真相,大小也算是个安慰,倒不急于今日便要全盘处置清楚。陛下这几天一直圣躬不安,应以保养为上,若是因为盛怒伤了龙体,岂不是遂了罪人的心愿?”
萧歆的眼前已经有两次晕眩发黑,他不愿众人惊慌,勉力支撑着,听到王兄的劝说,顺势摆了摆手,低声道:“朕确实有些疲累,就依王兄所言,明日再行处置,你们都退下吧……”
萧庭生怕他再劳神,立即站了起来,率众人在阶下行了礼,快速退出。荀皇后留在原位,见萧歆身子缓缓后仰,似乎想要躺下,急忙上前小心扶住,在他颈后垫了软枕,又命内监取来锦被盖上,轻轻掖了掖被角。
萧歆将手从被中伸出,攥紧了她的一只手掌,双眸依然紧闭着,语调模糊,“……原来朕的淑妃……最终竟是死在自己同族姐妹的手中……”
荀皇后的背脊微微一僵,低头看向两人交握的双手,半晌后方低声道:“臣妾与陛下同悲。”
少许泪水自萧歆的眼角渗出,他慢慢睁开眼睛凝视上方,好一阵才将视线转向身边的荀皇后,眼底微红,“这些年……委屈皇后了……”
一股酸楚如同开闸般涌上心头,荀皇后突然有些撑不住,一下子扑进了萧歆的怀里,哭了起来。
皇帝既然没有新的旨意,莱阳侯府当天便仍由禁军管控,荀飞盏不愿在这节骨眼上再出什么乱子,一出宫门便向老王爷道了别,匆匆赶了过去。萧平旌倒还记得元启的请托,可方才殿中那般情形,怎么可能有他插嘴的机会,故而一直未能提出,想来想去没有别的办法,便加快脚步追上前方的萧平章,打算跟他先提一提。
“那个女人当然是罪有应得,但我相信元启应该没有掺和进去。他现在被囚府中,处境艰难,未曾哀求我别的事,就是想要……”萧平旌一股脑说到最后,才惊讶地发现兄长一直垂着眼帘,神色怔怔,根本没有在听他说话,忙伸手拉了拉他的袖口,“大哥?大哥你怎么了?”
萧平章微微惊醒,迟疑了一下,将视线投向前方父王的背影,低声道:“小雪的事一直瞒着父王,他老人家今日方知,怕是少不了一场责备。”
“责备就责备呗,”萧平旌耸了耸肩,“难道还能打咱俩一顿不成,有什么好怕的?”
晚辈的事不愿让长辈操心,即便有所隐瞒也不是什么大错,萧平旌语调轻松,那是真心没把这当成一回事,不理解兄长心事重重所为何来。
回到府中后,萧庭生果然立即将两人叫到了书房,进门便喝令跪下。平旌起先还不太在意,直到看见兄长应答问话近一刻钟还没被叫起时,他才感到事情似乎没有这么简单。
责骂、罚跪、抄书甚至挨板子,对于长林二公子来说是家常便饭,可在他的记忆里头,父王对大哥是连重话都没有讲过几次的,更不用说直接在青石地面上跪这么久了。
那只小小的明漆粉盒已经拿了回来,此刻就摆在窗前桌案上。萧庭生负手而立,沉着脸将事情的所有细节都问了一遍,语气一直未见缓和,“林姑娘诊断之后,究竟是怎么说的?”
萧平旌忙忙地抢答道:“林奚说可以调理,只是还需要一些时间。唉,要是能早些发现,不拖到七年这么久就好了。”
萧庭生颊边的肌肉抽动了一下,背在身后的双手不由收紧,攥握成拳头,面上怒意更盛,冷冷地道:“平章留下。平旌,你先出去。”
萧平旌吃了一惊,看看父亲的脸色,转头又看看垂眸不语的兄长,忍不住道:“父王确实应该生气,但无论如何,这怒气也不该冲着大哥吧?”
萧庭生用力一拍桌案,“出去!”
父王是故作严厉还是真的发怒,萧平旌一向能分清楚,当下不敢再多说半句,呆愣愣地站起身,又疑惑又担心地退了出去。
一片沉寂罩在室内,萧庭生扶着窗台稳了稳自己,这才转过身来,本想再多斥责两句,一眼瞧见长子面颊苍白,唇上已无血色,心头顿时就软了,叹了口气道:“你先起来吧。”
萧平章以指尖撑住地面,尽量平稳地站直了身体。
“为父听说,你把世子东院从周管家手中移交给了东青,为什么?”
“周叔已经年迈,府中事务繁多,怕是有些忙不过来,孩儿想……”萧平章说着说着,自己也觉得没有意思,语音渐渐低了下去。
萧庭生微微皱着眉,眼角的纹路愈发深刻,“怎么,你上琅琊阁得了锦囊,知道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事,就不愿意再跟为父交心了吗?”
他疾言厉色了这么久,却唯有这句略显哀凉的话令萧平章有些承受不住,立时又跪倒在地,“父王言重。”
“那你就跟我说实话。”萧庭生转身走向茶台,“过来坐着说。”
萧平章犹豫了片刻,心知已没有再隐瞒的余地,只得缓缓坐到了父王对面,低声道:“那个粉盒,成亲当晚就被小雪摔损了一角,我觉得正阳宫赐出的妆礼,才第一天就坏了到外头修不太妥当,想起周叔有一手好木工活,就让他私下拿去修补……这里头夹带的东西……周叔不可能没有发现,但是最终,他还是什么也没说,把那片朱胶……留在原处送了回来。”
萧庭生听到这里已然明白,牙根不禁微微咬紧。
周管家是府中的老人,自然知道这小两口之间的感情,知道蒙浅雪就算没有孩子,世子也不会再纳二色,他这么做,其实就是不想让平章留下子嗣。
“周叔是跟随母亲陪嫁进府的,心中自然有所偏向。”萧平章见父王难过,试图劝慰,“他照顾父王一向精心,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孩儿深知他并没有别的想法,只不过是替母亲觉得有些委屈罢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