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女生频道 > 女配在年代文里跳芭蕾 > 第67章 《女儿》28 电影上映

第67章 《女儿》28 电影上映(1/2)

目录
好书推荐: 总有刁民抢超市[位面] 我在惊悚直播里爆红了 文豪通病 (历史同人)大唐皇子日常 在女团选秀节目中当绿茶 未婚夫出轨了 别对我动心 女心理师(女心理师原著小说) 良言写意(良言写意原著小说) 只想当富二代的我亏成了首富

征文比赛在文工团引起了很大反响, 因为,在文工团经费紧张到连工资都想克扣的情况下,这个比赛居然有奖金!

金钱是第一生产力, 这句话放在哪个时代都适用,更何况大家确实对这部舞剧有很多感想, 早写晚写都是写, 一时间, 大家除了排练时间, 几乎人手拿着纸笔,一脸沉思,绞尽脑汁地想写出一篇好文章来。

沈娇宁在训练之余, 也继续写影评。

她之前是从主演和舞剧编导的角度写的,现在准备从普通观影者角度,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写, 也不交给团里, 到时候她自己用假名投到报刊。

文工团的征文活动,热热闹闹地开展了整整一个半月, 夏天他们的演出少,中午休息和晚功结束后都能写, 最后收到了上百篇的影评,团里的老师们一篇篇看过去,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到八月初, 选出了一到三等奖各一名, 优秀奖十名。

沈娇宁那篇从舞剧和电影参与人角度写的文章,获得了一等奖,刘思美拿了一个三等奖, 芭蕾组得奖的还有贺平惠,是优秀奖。

颁奖典礼照常是在小礼堂举行,主席给他们每个人颁发了奖状和奖金。

大家充满期待地上去领奖,结果发到手的是,一等奖一块钱,二等奖五毛,三等奖三毛,优秀奖则只有一毛……

大家领完奖下来,贺平惠瞪着眼睛,把一毛钱的硬币举到眼前:“就这?就这?”

刘思美表情也没好到哪里去,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她领到了三毛,主席给她时还数了数。

沈娇宁拿着一块钱,安慰道:“我这能买不少糖,买回来给大家一起分。”

贺平惠和刘思美干脆把自己的奖金也交给了她,让她帮忙一起买糖。

台上主席还在讲话:“没有得奖的人也不要气馁,我们发现优秀的影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只能从中选取了几篇评奖,其他人可以自己去投报刊发表,一旦刊登,团里全部按优秀奖的规模给予奖励。”

意思是,要是发表了,团里可以给你一毛钱的奖励……

不过虽然奖励少得还不如没有,依然有很多没有得奖的人准备到时候自己去投报刊,写都写完了,万一能被发表出来,那多光荣啊,等回去又可以跟家里亲戚好好吹嘘一番。

文工团热情似火搞影评的时候,并不知道八一厂接到了上面的通知,要求他们尽快上映《女儿》,据说京市那边的领导都关注着这部影片。

八一厂内几乎一切工作都给制作《女儿》让位,加班加点地洗片子、剪辑,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终于提前制作完成,赶在八月初就把样片寄去了京市。

审核通过后,全国各个省份都向八一厂买了一份拷贝,到八月中,就在各省会正式上映了。

绵安市文工团得到影片上映的消息,他们虽然还看不到,但是可以先把影评寄出去了。

主席听了沈娇宁的意见,没有把所有影评都寄去同一个报刊,各个省的报刊都寄了一些,沈娇宁那份寄去了京市。他让其他准备自己投稿的人也别一溜烟都往省会寄,都分散开,最好达到遍地开花的效果。

沈娇宁自己也去邮局,把另外几份影评,每份都用不同的名字寄了出去。

她想到自己两个月多前给金先生寄的感谢信,一直没有回信,不过本来就是表达感谢,回不回都正常。

她其实很想第一时间看看《女儿》在荧幕上是什么效果,但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在绵安上映,可能还不如等她进部队了,直接在省会看来得快。

沈娇宁还没等到绵安上映电影,就先看到了报纸上刊登的《女儿》影评。

最先看到的是省会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部电影,配了她的巨幅电影海报。这篇报道不是文工团寄过去的那一些,而是报社的专业记者写的,整整占据了一整个版面。

过了几天,又陆陆续续看到好些报纸上刊登了关于这部电影的报道,有些是他们寄过去的,有些是新闻记者写的,还有电影专家的评论……

一时间,哪怕这部电影根本还没来得及进入各个小城市,但已经没有人不知道这部电影了,都等着它能到自己的城市上映。沈娇宁的名字和长相,已经随着一张张报纸,进入千万人家。

她自己写的那一篇心得也发表了,竟然是在全国日报的副刊。全国日报,那可是每天报道国家大事的报纸!

先是日报主编写的一篇评论,说领导们观看了这部电影,非常满意,鼓励大众创造出更多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肯定了妇女们对社会的杰出贡献……最后在下面附上了沈娇宁那篇创作心得,还有她的一张小照片,底下配的字是:青年舞蹈艺术家沈娇宁。

当天的全国日报在绵安遭到疯抢,主要是文工团的人抢,他们每个人买了好几份保存。这是京市领导们的肯定!和一般记者、电影人的夸奖都不一样,连领导都肯定他们了!

沈娇宁也抢了五份,里面有不少篇幅是夸她的,她当然得保存下来。

其他各大报刊她也都买了三份,不知道是电影真的好,还是文工团投的那么多影评起到了带头作用,关于《女儿》的报道实在太多了,她买这些都花了不少钱。

不过她一点都不心疼,分成三份,一份是自己留下做纪念的,另外两份打成了两个又大又重的包裹,寄去京市,一份寄给沈依依,一份寄给姜玉玲,给她们俩各送一份大礼。

这是她从得知姜玉玲试图从中作梗就开始考虑,在京市回来的火车上做下的决定。

她一回来就跟主席建议让大家写影评,确实有宣传电影的想法,也带着一些私心。

沈依依母女这些年对她做了这么多恶心人的事,还想阻拦她的舞剧拍成电影,那她就偏要让她们俩看看自己的成就。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修仙:但不是游戏 玩家请自重,这个位面真的会破碎 你才玩半年,都代练到总决赛了? 冠军都拿腻了,居然还要青训? 说好开发消消乐,地球战争什么鬼 LOL:我职业打其他游戏不行? 最终领主 第四天灾:人在高武,游戏成神 游戏开始了,这次绝对没BUG 某星露谷的农耕大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