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 月出东山(2/2)
“你爹要走呢,元琳,咱们一起去找你娘玩,别耽误你爹的大事。”夭绍一句话堵住云憬所有的言辞,看也不看他涨得通红的讪讪脸色,任他进退维谷僵持在那里,自对元琳招了招手,又扶着郗彦先跨入府门。
“爹爹,爹爹!”阿弥气喘吁吁地从长廊那头跑过来。他和元琳是同时听到父亲回来的消息的,不过他自幼体弱气虚,跑起来不比元琳风风火火,直到这时才跑到郗彦跟前,拽着他的衣袍欢喜地转圈:“爹爹回来啦,爹爹回来啦。”
郗彦被他喊得心头绵软,忍不住俯身抱起他。阿弥搂着郗彦的脖子开心得直嚷,夭绍却是惴惴跟在父子身后,生怕阿弥牵累了郗彦的身体,训斥道:“阿弥你安稳一点,别动来动去。”
郗彦听闻这话不知想起什么,看了看夭绍,眉眼飞扬轻轻一笑,一贯温雅的面容竟乍现风流之意。
夭绍嗔道:“想什么呢。”
郗彦低声笑道:“想起某人在我背上时,也曾这样不安分过。”
夭绍面上微微一红,将阿弥从他怀里抱过来,丢给身后跟随的沐奇,说了声“劳三叔暂且照顾阿弥”,便拉着郗彦的手,匆匆去往书房。
按着郗彦在书案旁坐下,她拉着他的手腕,诊断良久,凝在眼中的泪水终于扑簌滚落。
“阿彦……”她想掩饰所有的伤心和难过,但一开口,才知所有的压抑都是枉然。
“别担心,我会好的。”郗彦伸臂将她搂入怀中,揉着她的长发,低声说,“我答应你的,我会一直陪着你,我永远都在。”
她伏在他的肩头,泪水无声而落。
六年了,寒毒依旧未解,只凭着他深厚的内力和源源不绝的珍稀药材维系着他早已病败残破的身躯。六年的时光对于当年“雪魂之毒十年丧命”的箴言来说是个奇迹,可是这个奇迹还能坚持多久,她不敢去想。
尚说此前事变是夺得雪魂花的难得契机,那他是那样去做了吗?夭绍想问郗彦柔然如今的局势,可是话未出唇齿,却又硬生生吞回。
他会让沈伊为难吗?不会。
她不问也知,他只会让自己为难。
——也许,她早不应该再顾忌他的阻拦,早该去做那件她心中牵挂已久的事了。
东朝昭宁元年,元宵之夜。
即便这夜一轮明月被厚重云霾遮拦得清光毫无,却也难以阻拦憩居东山的名士贵族们清雅风流之心。高台望月,平湖泛舟,丝弦铮铮,歌舞升平。夜色一起,东山高门府邸间燃就无数烟火,五光十色的璀璨光影下,尽是宽衣博带迎风放歌长啸的身影。
夭绍这年也兴致大起,提前数日便开始张罗侍女们将明罗湖畔的画舫装饰一新。这日用过晚膳,她便领着家人登舟夜游明罗湖。
湖面上舟舫云集,夭绍不喜穿梭其间寒暄不断的吵闹,让仆役划着画舫到了清净地带,环顾四面清波潮起,唯有水色荡漾,再无人声,这才停舟下来,与郗彦陪着阿弥、元琳两个孩子说笑玩乐。
元琳今夜的心情明显低落,勉强和夭绍、郗彦说了几句话,连平时最喜欢揉捏阿弥的劲头也消失无影,一人躲去了舟头,趴在船舷上看着间或跃出湖面的鱼儿发愣。
五日前苏琰得到云憬自邺都传回的消息,说今晚要去宫中赴宴。苏琰不便带着元琳同行,便将孩子托付给夭绍,让她代为照看。
“为什么阿爹阿娘从不带我去邺都?”元琳目送苏琰走后,十分委屈地问夭绍。
夭绍想起她不可言喻的复杂身世,无法解释,只是摸着她的头柔声道:“是我央求你娘让你留下的。阿弥在这里没有伙伴,要是你要走了,阿弥孤零零的多寂寞啊!”
元琳咬着嘴唇,红红的眼睛较真地看着她:“那我可以带着阿弥一起去邺都啊。我爹娘可以把我托付给您,您难道不能把阿弥托付给我爹娘吗?”
夭绍一怔,饶是她平素再巧舌如簧,却也被她问住了。
郗彦在旁道:“元琳,这次你在东山陪着阿弥,下次让阿弥陪着你去邺都,好不好?”
大概是郗彦平素寡言少语,且从不和晚辈玩笑诓语,元琳听到这话,这才翘起小嘴不情不愿地点头应了。
夭绍私底下嗔怪郗彦:“你明知道阿憬不敢带着元琳去邺都,这话不是欺骗孩子吗?”
“难道就真的让元琳一辈子禁足东山不成?”郗彦在此事上看得豁达且深刻,“阿憬既然让这个孩子隐姓埋名活下来,那就应该为她的将来考虑长远。现在越是拘束着她,将来的反弹就越是大。何况尚都不计较这孩子的存活,东朝的宗室又能计较多少?”
夭绍依然担忧着:“就不怕有心人利用……”
“谁能利用东朝大司马云憬云大将军的孩子?谁又敢利用?”郗彦这夜笑起来面容格外清俊开朗,也难得开了次玩笑,“昔日小王爷挟剑绝伦,今日的大司马一怒能震雷霆,谁要利用元琳生事,那大概是活得不耐烦了。”
夭绍闻言盈盈一笑:“憬哥哥这些年越来越有官威,也越来越凶了,阿弥看见他就害怕。”她想想又道,“孩子们都喜欢伊哥哥,他现在整日笑眯眯的,我看了却是害怕。”
“你啊。”郗彦叹口气,一笑无声。
夭绍眼看元琳闷闷不乐地独自坐在船头,叫来阿弥道:“去陪陪你元琳阿姐,她父母不在身边,心里肯定会难过。”
阿弥好不容易今夜得了清净,本不想去,但又扛不住娘亲温柔含笑的目光,只得捧着点心乖乖去了舟头。
打发走了孩子,夭绍拿出月出琴勾指抚弦,问郗彦:“你想听什么曲子?我弹给你听。”
郗彦微笑:“你既带了琴出来,就分明已想好弹什么,为什么还问我?”
夭绍抬头看一眼夜空密密匝匝的乌云,怏怏道:“我本以为云霾只能遮得明月一时,等我们泛舟湖中央了,许明月就出来了。不料今夜云层甚厚,看来是见不到月色了,我即便弹着《月出》也无趣。”
“那——”郗彦缓缓道,“如果是我想听呢?”
夭绍看着他,只觉他今晚眉眼清湛,言笑宴宴,浑身皆透着不似往日的张扬神采。
郗彦不容她想得明白,坐到她身后,将她环拥在胸前,双臂自她身侧探到琴弦上,轻轻握了握她的手,又慢慢松开。修长的指尖与她一同抚摸琴弦,弹奏之前,他低头吻了吻她的额角,柔声道:“也许我们弹完了,月亮就出云层了。”
夭绍偎在他怀中,闻着他身上隐隐约约的酒香,终于反应过来他此夜的异常,一时心痛直如刀绞,轻轻吸了口气,涩然道:“好。”
她拇指微动,拨弦出声。他跟着她的动作,默契勾下食指。一首《月出》两人首次共同弹奏,却不存丝毫疏漏与僵滞,珠联璧合,浑然天成。直到曲音终了,清渺缠绵的琴声仍萦绕湖光山色间,欲说还休,如泣如诉。
郗彦将手指从琴弦上慢慢撤回,双臂环拢夭绍,笑道:“从郗伯父赠我这张琴起,我就想和你一同弹《月出》,直到今日才得偿夙愿。我从十二岁起就没有再碰过丝弦,弹得不及尚好,你别怪我。”
夭绍贴着他冰凉的身体,清楚真切地感受到他身上热气缕缕飘散,浑身颤抖不能自已,嗫嚅道:“阿彦……”
“我在。”郗彦听出她声音中的害怕与绝望,吻着她的眉眼,以轻缓低微的声音耐心道,“我看到你收拾的行李了,你想去燕然山?夭绍……”他无奈叹息着,“别去了,来不及了……”
“什么来不及?”夭绍心跳遽微,此话问出,泪水骤然盈睫。
郗彦笑了笑,低头靠着她的肩膀,疲惫道:“夭绍,我累了,我想睡一会。”
夭绍紧紧抱住他瘦削冰冷的身体,哽咽着哀求他:“能不能不睡?阿彦,你答应我的……”
“对不起……”郗彦在彻骨的伤痛下气力丝丝散尽,最后三字吐出时已不成声。
夭绍哀恸悲绝,天地万物刹那皆已成空。她愣愣抱着他,任由他身上的寒气将她包裹冰封,让她如陷万丈雪渊。思维僵硬,心绪僵硬,周遭生变她并无自知,直到耳边听到了阿弥的惊呼:“爹爹!娘!沈伯父来了!沈伯父带着那朵花来了!娘,你快看看啊!娘!爹爹!”
阿弥察觉到父母的异常,先是欢喜的呼声渐成惊恐无助的哭喊。他的小手拍着夭绍的面颊,终于将她枯萎的思绪挽回世间。她回过头,看到远处长楫击水,轻舟如箭飘至眼前。
沈伊白衫飘飘,无限倜傥地站在舟头。他手中执着一朵花,千瓣绽放、妖娆媚姿,漆黑的夜中如同血魄华光,看得夭绍眼前阵阵昏眩。
她闭了闭眼,过得半晌,才敢缓缓再度睁开。
——此瞬月出东山,银光万道铺洒山河。人间处处华彩,却不比沈伊指间那株殷红一色灼目。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