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1/2)
文庙府学的先生们大部分都是江南的名师或者是名士,甚至是大儒。从这方面就能看出来,文庙府学的地位。它除了是整个江南的顶级府学,还是读书学子们心中的“圣地”。
走进文庙府学那一刻,弘晟就感受到浓烈的文化气息,心底由然而然地升起一股肃穆的敬意。
在气氛这么浓厚的环境下读书学习,难怪每一届科举考试都会有状元或者榜眼,又或者探花出自文庙府学。
弘晟一边在心中惊叹文庙府学的浓厚的文化氛围,一边好奇地四处观看。文庙府学的建筑是清一色青砖白墙,准确来说是文庙府学也是一座园林。在这里读书学习,真的是一种享受。
因为坐落在山上,这里的空气非常新鲜,环境自然是非常优美。时不时传来鸟叫声,时不时能在院子里的树上看到松鼠。
弘晟跟着老爷子来到广场,这广场正中间竖立着两个铜像。右边的铜像是孔子,左边的铜像是孟子。
这时在广场上搭了一个台子,老爷子在台子前坐了下来,弘晟就站在老爷子的身边。四爷他们几个儿子和随行的大臣们分成两排对面坐着,而府学的学生席地而坐。
弘晟站在老爷子身边,一双清澈犹如黑曜石的双眸看着席地而坐的学生们,不得不说江南是个好地方,这些学生都长得细皮嫩肉,基本上长得都比较清秀。
他不知道在他好奇地观看席地而坐的学生时 ,学生们也同样惊奇地望着他。关于弘晟的传闻,文庙府学的学生也有所耳闻。如今看到弘晟本人,文庙府学的学生们都在惊叹他的灵秀,仿佛天地山川的灵秀都积聚在他的身上。
老爷子像个老者一样和文庙府学的学生话起家常,当然这家常不是普通人家的家里长假里短,而是关于读书方面的“家常”。
虽然老爷子的学识不及大儒,但是老爷子也可以说是学富五车,再加上他是帝王,他在四书五经方面的造诣也很高,指导下这些府学学生完全没问题。
老爷子一面用聊天的方式跟文庙府学的学生说话,一面又引经据典的说一些类似大道理的话。
明年有不少文庙府学的学生要去京城参加会试和殿试,老爷子自然会提到科举一事。他就着科举一事向席地而坐的学生提问,如果他们考中,将来想要做什么样的官,他们为了什么做官?
学生们陆续有序地站起身,恭敬地回答老爷子这个问题。基本上所有人的答案都是为了大清做官,为老百姓做官。他们想要做为国为民的好官。
提到好官,老爷子又问学生们什么是好官?
学生们基本上的回答是造福百姓的官就是好官。
老爷子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派你去西北边疆去做官,你怎么为百姓造福?
文庙府学的学生给出的答案,基本上是让当地百姓吃饱穿暖。老爷子又问,怎么做才能让西北边疆的百姓吃饱穿暖?
学生们回答,大力地种植小麦和大麦,还有棉花,让西北边疆的老百姓能吃饱饭,穿得暖。
这些学生回答的太笼统,没有一个答案能让人眼前一亮。
“弘晟。”
弘晟:“皇玛法,孙儿在。”
老爷子问道:“皇玛法要是派你去西北边疆做父母官,你要怎么造福当地百姓?”
在场所有人,包括弘晟自己也没有想到老爷子会问他。刹那间,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聚焦在弘晟的身上。
弘晟愣愣地眨了眨眼,随即勾起嘴角淡然一笑地说道:“皇玛法,我会从三方面着手。”
四爷这个老父亲,表面上平静,但是心中为弘晟紧张。
老爷子听到弘晟这句话,轻轻地挑起眉峰,饶有兴致地问道:“那三方面?”
弘晟有条不紊地说道:“边防、耕作、商市这三面来做。”
“怎么说?”
“皇玛法,西北边疆那边经常有战乱,边防必须要做好。如果没有一个安稳的环境,老百姓怎么能过好日子。”弘晟站在康熙老爷子的身边,神色从容淡然地说道,“除了西北边疆的士兵们要保护好当地的老百姓,也要让老百姓有能力自己保护自己。”
“也要让老百姓有能力保护好自己?”老爷子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顿时来了兴趣,“老百姓要怎么保护好自己?”
“皇玛法,西北那边不是民风彪悍么,我们可以派一些士兵训练当地的老百姓,让他们有自卫的能力。”弘晟款款而谈,“这种叫民间志愿兵吧,就是自愿参加训练,平时没有发生战乱的时候,他们种地劳作什么的,等到发生战乱的时候,他们能第一时间能保护好自己以及村民。”
老爷子听完弘晟这话,第一反应就是大户人家的“私兵”。
“当然,民间志愿兵要有人约束管理,不然就会变成私兵,这就不好了。”弘晟说道,“这些民间志愿兵可以让当地的官员管理,或者直接由西北边疆的将士管理。”
老爷子表面上非常镇定,继续问道:“耕作方面,你打算怎么做?”
“因地制宜啊,像西北边疆那边肯定不适合种水稻。”弘晟少年老成地说道,“适合种小麦、棉花、大枣之类的东西。”
“然后呢?”
“和商业结合啊,比如我刚才说的大枣,可以鼓励老百姓多种,然后拿到别的地方卖。除了大枣,还可以种其他的水果。”弘晟一脸认真地说道,“西北边疆那边还有皮毛、肉干、药材都可以拿出来卖的啊。”
老爷子问道:“怎么卖?”
“这就要让当地衙门做了,让老百姓自己卖,肯定很难卖出去,但是有当地衙门帮老百姓把这些卖到其他地方,比如说苏州。”弘晟一脸若有所思地说道,“可以让西北那边用皮毛和药材来换苏州这边粮食啊。”
弘晟这个提议让老爷子眼前一亮,觉得这个办法有可行性。
“皇玛法,我暂时就想这么多。”弘晟刚才那番话也说得笼统,没有详细具体的说。“对了,皇玛法,要让西北边疆那边的老百姓读书识字。只有读书识字了,老百姓的见识就会变得不一样。”
弘晟这番听起来有些“语无伦次”的话说完后,现场一片安静,所有人都用震惊的眼神看着他。
最怕气氛突然安静,弘晟心里有些发毛,他说错了吗?
“皇玛法,我说的不好吗?”怎么一个个都用吃惊的眼神看着他,就连阿玛也用难以置信地目光望着他,好像他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
康熙老爷子回过神来,用赞赏地眼神望着弘晟:“弘晟,你说得很好,让皇玛法非常意外。”老爷子心惊不已,他没想到只有六岁的弘晟竟然这么……语出惊人!
“皇玛法,我说的真的好吗,您没骗我吧?”皇玛法明显也是一副被惊到的模样。
“没骗你,你刚才说得很好,让皇玛法很惊喜。”老爷子满脸笑容地问道,“你是怎么想到的?”
“书上不都有说吗?”弘晟一副理所当然的语气,“先生跟我说过不少关于古代皇帝发展民生的事情,比如说汉朝的文景两帝是怎么休养生息,让汉朝从国库空虚的窘况下发展成国库充盈的情况。我觉得可以借鉴书上的知识,在结合实际情况来发展民生啊。”
“说得好。”老爷子一脸欣慰地笑了。
不知道是哪个大臣带头夸赞弘晟聪慧,随即大家都跟着夸奖弘晟聪明。
不少学生表示四阿哥的这番话让他们醒醐灌顶,也让他们明白他们刚才的那番话太过空洞。
老爷子没有再说这个话题,而是让席地而坐的学生们提问。
学生们争相恐后的,一个接着一个向老爷子提出他们心中的疑惑。
“皇上,学生有问题想要请教四阿哥。”说这话的人,看起来十七八岁,长相清俊,气质温和,一副翩翩公子的模样。
弘晟眼中闪过一抹诧异,随即说道:“你说。”
“四阿哥,您刚刚最后一番话是让皇上鼓励西北边疆的老百姓读书识字,学生想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在这人看来,西北那边的人生活贫困,读书识字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因为只有读书识字了,人就会变聪明啊。人变聪明了,就能想到更多办法改变自己的生活啊。”弘晟一脸天真无邪地说道,“比如说,一个农民在没有读书识字前,把一切都指望老天爷。可是,他要是会识字,就能从书中得知更多的耕种办法,不用一味地指望老天爷了啊。还有,他要是识字,就能知道山中哪些花草能当做药材卖钱,这样他的日子就会变得好过啊。”
弘晟说完,又补充道:“不是有句话叫书中自有黄金屋么。”
“四阿哥,不是每个人都能读书识字的。”要知道很多人因为家里困苦,无法读书识字。这样的情况,富庶的江南也有很多。
“我知道啊,读书是一件很花银子的事情。”弘晟严肃着一张小脸说道,“我的意思是可以办一间免费的私塾,让那些识字的人教西北老百姓读书识字。”
这个学生明白了弘晟的意思,脸上露出恍然的神情。
“学生谢四阿哥教导。”
弘晟连忙摆手:“我没有说什么,算不上教导。”
接下来,又有学生向弘晟提问,问他关于他之前说的三个方面的事情。
学生们并不是故意刁难,而是真的很好奇弘晟说的那三方面的事情。因为他们想到以后自己要是考中,说不定会被分派这些贫苦的地方做官,他们要怎么做才能让当地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所以想和弘晟讨论一番。
面对文庙府学的学生的提问,弘晟不仅能镇定自若地回答,还能引经据典,甚至有时候出口成章,让文庙府学的学生非常震撼。
~~~~~
弘晟在文庙府学上的表现,不仅让所有学生都记住了他,也让其他人发现他的聪明才智,尤其是八爷他们。
八爷他们原本以为弘晟之所以深受康熙老爷子的宠爱,主要是因为他长得好看,又乖巧懂事。现在他们才发现并不是这样,弘晟要比他们想象中聪明。
弘晟这两三年跟在康熙老爷子身边,并没有在众人面前展示过他的聪明,只有老爷子和四爷他们几人知道弘晟的聪慧。这次弘晟在文庙府学说的那番话,太过让人震惊。
一般来说,六岁的孩子哪怕读书了,也只会吃喝玩乐。可是,弘晟却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一面。他说的那三方面的事情,别说府学的学生们没想到,就连在场的一些官员也想不到。
老爷子觉得弘晟提出的三个建议很不错,当天就把“课题”交给四爷去做。当然是让四爷把弘晟提出来的三个建议具体详细化。
从文庙府学回来后,弘晟就被四爷叫去讨论这三个建议。之前在文庙府学,弘晟不好详细说,但是在四爷面前可以稍微具体地说一些,把这三个建议稍微完整地补充下。
十三爷坐在一旁听着弘晟和四爷的讨论,心底是越来越心惊,惊得是弘晟的才能。他一向都知道弘晟聪明,但是从来没想到弘晟在“治世”上面这么有才华。
四爷心中的吃惊完全不亚于十三爷,他这个做阿玛的也没有想到四儿子在这方面也这么有天赋。
弘晟面对四爷和十三爷的震惊,给出的理由很简单粗暴,那就是张英教他的。这点,他倒是没有撒谎。就像之前张英跟弘晟说了朱高炽的事情,就会问弘晟为什么朱告辞这么做,他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弊端?
听完弘晟的解释,四爷和十三爷心中对张英多了几分敬佩。不过,听完弘晟这番话,四爷和十三爷心中更加确定了一件事情,张英教给弘晟的东西,不是一个普通的皇孙该学的东西。
在弘晟下江南之前,张英正在教导他有关每个朝代的皇帝做过的一些利民和一些害民的事情,所以在治理方面,弘晟哪怕不运用现代的知识,就用张英教过他的知识,他也能做得好。
“四哥,皇阿玛对弘晟……”
虽然十三爷的话没有说完,但是四爷心里清楚十三爷想要说的是什么。
“十三,我不敢去想。”四爷是真的不敢去深想。
“四哥,有句话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你我之前还有什么话不能说。”四爷大概能猜到十三爷想说什么。
十三爷深吸一口气,神色非常凝重严肃地说道:“四哥,皇阿玛带弘晟下江南,怕不是带弘晟来玩的,而是带弘晟来露面的!”十三爷不敢直截了当的说出来,只能这么委婉的说出来。
四爷看了看十三爷,一向面无表情的脸上露出苦恼地笑容:“在济宁府的时候,我就发现了。”在祭拜孔子后,四爷就知道老爷子是在给弘晟造势,而且还是在读书人中造势,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四哥,你……”十三爷想说的是,老爷子这么看重弘晟,那么心里怕是已经有了决定。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四爷抬手拍了拍十三爷的肩膀,语气前所未有的认真:“十三,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正是因为四爷知道这点,所以他这两年私下里什么事情都没有做,一直在静观其变。
“可是,四哥,八哥那边以后怕是会对弘晟不利啊。”今天弘晟“异于常人”的表现,怕是已经引起八哥他们的注意了。
四爷的眸光陡然变得冷冽凌厉,“只要太子在,老八他们就不会对弘晟做什么。”
“四哥,太子怕是又要……”如果真如他们所猜想的那样,那么复立的太子爷以后怕是还会被废。
“静观其变吧。”
“四哥,八哥那边要盯紧点了。”
四爷点点头:“我知道!”四爷心中还有个猜测,等到太子爷再次被废的时候,八爷就会被抛弃。
十三爷始终有句话没有跟四爷说,如果真的如他们猜想那样,那么弘晖这个嫡长子怎么办?
“走吧,去见皇阿玛。”
四爷和十三爷去见康熙老爷子的时候,正好遇到八爷刚从里面出来。
八爷出来的时候满脸春风,四爷和十三爷猜到老爷子应该又交给什么事情给八爷做了,而且不是小事。
果然被四爷他们猜中了,次日一早八爷他们就从苏州离开了,去了附近的太仓和昆山,直到诗会那天下午才回来。
八爷他们去太仓和昆山做什么,四爷他们并没有特意去打听,但是从别人那里知道八爷是代替老爷子去考察太仓和昆山的民情。其实,就是代替老爷子去太仓和昆山露个面,算是慰问吧。
从八爷他们从太仓回来时满脸喜色就能看出来,他们这一趟去太仓和昆山,肯定捞了不少好处。就连一向刻薄的九爷,回来后也是满脸喜悦之色,跟别人说话不再是四处挑刺找茬,或者阴阳怪气。
晚上,戌时初,诗会准时在文苑楼举办,整个苏州的文人学子都会到场参加。
诗会以出题的方式进行,出题的人是文庙府学的山长和先生。每次出题,从众多文人学子们选出三首最好的诗词。整场诗会总共有三次出题,最后由康熙老爷子从这 九首诗词中选出前三名的诗词。
第一道出题,以“春”、“雨”、“绿”为主题作诗作词。
这道题对现场所有的文人学子们来说很简单,没一会儿,大家写好了诗词,上交了上去。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