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读书人的郁闷(1/2)
难道……他们遇到了什么危险?
李庭芝大惊,如果天下真的有洪涝和旱情,为何朝中无人议及赈灾之事?文天祥说老丞相江万里一直在外四处奔波了解民生,意欲物色能人异士,为朝廷出力。近来往来书信均是说一路上见到的都是饥荒,尸横遍野,民不聊生,令他担忧之极。
陆秀夫听了连连称是:“文状元所言甚是!陆某实有同感,前些日子,我还特地送两位犬子前去拜师习武呢。”
信中有说到,蒙古的内乱已经结束。那伯颜阳明已带大军离开金都汴梁,直奔襄阳而来。而信中还提到,作为先锋的竟是大宋前汝阳王张柔的儿子张弘范!此人年仅而立之年,但是武艺高超,且熟读兵法,深之用兵之道,毫不亚于其父。更为可怕的是此人乃汉人,对汉人的用兵更是了若指掌。
李庭芝听罢,却是良久不语。半晌,他问文天祥可知晓这贾似道是如何坐上这丞相之位的?
陆秀夫想了想,说道:“老丞相为国为民,长途跋涉,真是令人钦佩!但是想必有人暗中瞒报灾情,不予上报朝廷。此事极为严重,必须得提前作好准备才行!朝庭数月来调配给襄阳等地将士的粮饷确实不足,将士们挨饿必是少不了的。但奇怪的是,处处有逃兵,襄阳倒是没听说有。您也说了这襄阳从无奏折回朝,或许也是有人刻意瞒之!不如您派出些干练士卒,前往一探究竟,再作商议?”
道路两边的山上,树木在烈日的暴晒之下,由于缺水都搭拉着叶子,毫无生机可言。山谷很是寂静,连一声鸟儿的叫声也没有,静得让人觉得害怕,只听到大家不紧不慢的的马蹄声。
李庭芝听罢,豪爽地哈哈大笑,就领着陆秀夫出迎文天祥。
此时马车掀开门帘,里面坐着的正是老丞相江万里。他脸带疲态,神色很是忧虑,他对那少年说:“文秀,前面不远就是邕州了,你看大家要不要就地休息一下?”
淮东制置使李庭芝正在幕僚密谈,突然下人禀报员外郎文天祥求见。李庭芝笑笑对那幕僚说:“秀夫,你猜这文状元此次是为何而来呢?”
那幕僚姓陆,名秀夫,已是追随李庭芝多年。他含笑道:“此文状元想必是为蒙人出兵此事而来也。他区区一个文官,报国之心不亚于将军您啊!”
江万里以为文秀为自己着想而急于赶路,他长叹道:“从荆湖北路走来、再到荆湖南路,全是干旱的土地,百姓流离失所。本以为进了广南西路会相对好一点,谁又料到会是洪涝成灾,颗粒无收!文秀啊,这走快点和走慢点,于老夫看来也无济于事啊。”
他已经带人沿着官道追了两日,也没见何惜君和众家丁等人,路上根本就没有任何遗留的迹象。按理说他们比自己早出发约为一天时间,自己行程不慢,两日下来应该能赶上他们才对啊。
莫非他们走的不是官道?又或者他们目的地并不是邕州?想到这里,他派一人回去给何家宽送信,再派两人改走小道,自己带着十五人继续沿官道直奔邕州追去。
入夜,临安城,文府。
文秀点头称好,他们此行从临安走到广南西路,已经出来数月之久。再折向广南东路回去,估计还得用上两个月时间。
文天祥手里捧着一封信,正在皱着眉头发呆。那是鄂州守将张世杰捎过来的。
文天祥想起,那是他中了状元入仕之后的第二年,恰逢父亲去世,丁忧回去守孝,所以不曾晓得。他不喜论人事非,加上贾似道已是位高权重,更是无人敢提。他听罢叹道:“如此说来此人也确是军事才干啊!”
文天祥看罢,长叹许久。江万里已经和秀儿离京多时,此时自己还能找谁去呢?他突然脸带喜色,吩咐下人:“文成,备轿。”
陆秀夫给他行了个礼,回道:“在下陆秀夫,乃李大人幕僚。久仰文状元大名,实及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啊!请多赐教。”
文秀听到有几支箭带着响声、势大力沉的来势凶猛,直射向马车窗口。他心中大惊奋力挥剑,只听当当作响,将来箭如数击落。但是他只感觉一阵疼痛,原来他只顾着江万里的安危,一不留神左肩已是被射中了一箭!
他在信中提醒文天祥,希望他给联合朝中的贤臣能士,及时禀明圣上,及时做好应敌之策。
一路走来,方龙也感觉到情景隐约有些不妥。
文天祥叹到:“如此乱世,外有强敌如狼似虎;内有奸臣当道玩弄朝纲。如若有来生,文某宁愿选择习武,似今日之情形,便提枪上阵,沙场杀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