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董卓的信心(2/2)
董良当然非常清楚这些官员的小算盘,因为当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时期,士族对他的帮助很大,所以他也就以洛阳为都城,代表了亲近河东士族。而中国自古以来也都有关陇和河东的区别,因为中国自然地理里面形成了两个集团,关陇集团和河东集团。而光武帝刘秀因为是借助河东集团才当了皇帝,自然也就是河东集团掌握实权。而东汉和西汉完全是两个概念,西汉的根基在关陇一代,而东汉的根基在河东。严格来说东汉和西汉完全是两个朝代,虽然都是挂着一个“汉”,可是实际上他们统治集团已经不是一样的了。
黄琬也都说:“不能迁都,迁都那是在毁了我大汉的根基啊!”
他们绝对要反对这个迁都,毕竟这个是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了。而董良之所以希望迁都,其实也就是希望把回到自己的关陇集团的势力范围,这样自己不会受到河东集团的干扰。洛阳是河东集团的重要核心,自己如果在这里发展,那肯定是要受到很多阻碍的。别看董卓现在兵力强大,可是打仗和发展不同,一旦静下来发展种田,那必然会受到本土势力的影响。所以为了避免这个本土实力的影响,那董良自然希望迁都。而历史上董卓之所以迁都,恐怕除了躲避灾难之外,也不无想要把都城转移到自己地盘上面的想法。
这里面的道道,这个都是董良和傅善祥分析的。董良把原先历史上的资料告诉了傅善祥,而傅善祥很快也就分析出来了这些。而傅善祥是一个才女,自然也就非常明白这里面的道理。所以傅善祥告诉董良,如果董良提出迁都,那自然是要遭到那些士族的反对。毕竟那些士族想要把董卓留在洛阳,然后等着被围攻,然后甚至要面临那些士族在洛阳里面搞小动作的风险。可是如果到了长安,那些士族也就是无源之水,根本无法能够翻身。所以他们必然会阻止迁都,如果一旦迁都了那对于他们非常不利的。
而群臣听到了这话,杨彪马上说:“不可不可,长安已经残破,怎么能够和洛阳相比?何况长安经历了战火,已经不能够成为一国之都了,所以还是不要迁都为好。”
“糟糕!”董良心里面暗骂。
董卓想了一下,然后说:“不,我们先不迁都。如果人家一来我们就迁都,那不是说明我董卓怕了他们那些关东诸侯了吗?到时候,我们的面子往哪放?所以我们不能够迁都,那我们的面子往哪放?所以,我必须要亲自和关东诸侯来一次大战,一次打败他们,让他们看看我们这些关陇人的厉害。”
董卓听到了董良带回来了数千士兵,然后马上说:“好,既然侄儿能够打败关东诸侯两路,那我这次也就是要亲自出征,一定要把这些跳梁小丑都给收拾掉!”
而这样可就是有些破坏了董良的计划,董良不希望在这个征战中损失士兵,自然不希望和关东诸侯打。而只要迁都长安,那关东诸侯也就是会自己分崩离析,然后一起会被解体,不会继续讨伐董卓了。可是现在董卓居然主动的不愿意迁都长安,想要在洛阳和他们打一打,这样反而和三国演义这本小说里面的走势差不多了。
董良心里面暗骂,现在历史已经发生改变了。原先历史上关东诸侯没有到洛阳城外的时候,那个时候董卓早就已经下令迁都长安,然后躲避关东诸侯的锋芒。原先历史上其实董卓迁都有两个中原原因,一个也就是董卓的女婿牛辅带兵三万讨伐白波贼,结果没有成功,白波贼反而越发的壮大,让洛阳北方出现了威胁。而接下来关东诸侯送关东诸侯从东方赶来,而白波贼在北方,南方有南阳的袁术和孙坚,这样北方东方南方,都有了敌人,看起来三面都有敌人。而唯一安全的也就是西方。这样综合来看,只有迁都西方的长安最安全。
“董中郎将,现在朝廷开始会议,然后太尉大人希望你也去一下!”马上有士兵说道。
“太尉,这次我们对于各路诸侯,我们有胜也有失败。牛辅将军讨伐白波贼,没有取得成功,反而失败了。而董良中郎将成功的打残了公孙瓒,还有全歼了孙坚所部,算是给了关东诸侯的当头一棒。而关东诸侯其实不堪一击,他们犹如土鸡瓦狗而已,所以还请太尉不用亲自出战,只需要派出一员将领也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收拾他们了。”郑泰问道。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