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1/2)
中国历史5000年,各个王朝的军事实力保持的时间不等,纵观所有被忽略或误读的历史,惟有被轻视的大明军队,战斗力保持了最久的近300年。大明一朝276年,确实没有对外屈膝一星半点。
你看如崇祯皇帝天子殉国,你看如正统被俘却决不求饶,你看如隆武战死沙场,你看如绍武被俘,绝食自杀……
颇为讽刺的是,大清祖训有云:丢尺寸之土,减一分版图,即非我爱新觉罗子孙。
同样是太祖开国,朱重八反元义无反顾;***哈赤给李成梁当小厮;同是中晚期,万历三大征,大败日本;光绪甲午完败;同是末代皇帝,崇祯自尽;溥仪给关东军当傀儡;
大明“流行”骂皇帝,正德年间,皇帝朱厚照要搞出游,遭到了大臣的一致反对,先后杖毙了十几位大臣,但是大臣依然犯颜阻拦,最后正德帝只能妥协。在明代,六科给事中是有权利驳回皇帝旨意的,这是中国历史绝无仅有的。虽然这个权利很少有动用,但是确实存在。更有甚者,有大臣直接和皇帝说你只要乖乖在后宫生孩子就行了,国家大事有我们这些内阁大臣来管。这已经是君主立宪的萌芽。
我一直觉得中国近代亡于清,当然这是一家之言,我自己的想法而已。不想加诸于他人,只是倾诉于有缘人听,不屑者可一笑置之。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和任何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朝代。而清朝,就完全不同了。
正气明,明朝军队的单个战绩在世界上不是最好的,但是明朝确实是古代世界上所有历史超过了百年的帝国之中,唯一没有与其他国家或势力签定任何不平等条约,也唯一从不向任何势力屈服的王朝——哪怕是暂时的。
到了明末那种内忧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两路顽强对付满清和李自成,对关外的国土自始至终没有放弃“全辽可复”的愿望。从明英宗到崇祯帝的几次北京保卫战中,明朝仍然宁死不迁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坐在船上南渡的李清照,思考着这个问题,明明可以活命,为什么项羽不肯到江东去?崇祯皇帝也能到江南去,为什么他也不去,其实李清照已经回答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江阴八十一日,六万百姓面对清军二十四万人马,困守孤城八十一天,明知是死,也无一人投降。连折清军三王十八将,损失七万五千人。城破之日,幸存者紧老幼五十三口,阎应元被俘之后,拒不向清廷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却始终没有弯下膝盖,终英勇就义。
没动过笔,没写过东西,当我看了许多书之后,第一次有了把我的想法和心思写下来的冲动。一家之言,希望与诸君共品,一起回到那个跌宕起伏的年代,寻找午夜梦回的理想。在压力如此大的今天,让我们毫无顾忌的,在幻想的世界里,随心所欲的做一回英雄,做一回救世主,弥补心中那永不可改变的遗憾。
崇祯如果去了南京,或许还有一战之力,或许能像南宋一样划江而治,或许还能留下半壁江山。崇祯能去了?崇祯能去,崇祯去了吗?崇祯没去。宁可选择在煤山上吊自杀,也不去南京苟延残喘。
如果去看明朝战史,会发现明军无论多么惨,面临的情况有多么危急,都绝不用女人换取和平,绝不割地赔款。哪怕如暴民军大军压城,哪怕如瓦剌大军围攻首都,哪怕如皇帝不幸被俘……
明朝,也许没有汉朝的威武:“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也许没有宋朝的璀璨:“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也许没有唐朝的繁盛:“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冯厚敦,在清军二百多门火炮轰开江阴城门后,于明伦堂冠带南向自缢殉节;妻王氏,与其孀妹结衽投水死。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