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诗词鉴赏4(1/2)
“额,答案差不多都对,不过还要更全面一些,正确答案是:表达了作者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对黑暗污浊官场的鄙弃厌恶,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对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愉悦。”
“其实陶渊明会对官场深恶痛绝,离不开东晋当时的官场风气。”
“东晋时期由于士族门阀把控朝堂,导致他们占据国家丰富的资源与位置,得到的太容易就不容易珍惜了。”
“有没有才华先另说,但对于士族为官以姓氏为主,是不需要能力的,甚至士族子弟以干具体工作为耻。”
“东晋官员熊远在奏章里也描写过当时的士族风气:在官场中把处理公务当成庸俗,把恪守法律当成苛刻,把待人有礼当成谄谀,把游手好闲当成高妙,把放荡无行当成通达,把傲慢无礼当成风雅。”
“在那些士族眼中他们是依靠门第得到官职,甚至以此为傲。”
“如果让他们去认真处理公务、执行法律,就等于把他们和寒族官员放到同一考核标准上,那些士族自然是不满意的。”
“毕竟如果用同一标准来考核的话,那些士族的愚蠢无能必定昭然若揭。”
“所以他们需要打造另一个标准,这样才能彻底地、理直气壮地称自己的庸碌无为为“秀木”,对方勤政为民是“小人”。”
“在这个标准下,寒族的无能是无能,士族的无能就变成了风雅。”
“所以东晋为官的,行政以不过问行政实务为荣,地方以不过问人民疾苦为荣,法官以不过问诉讼为荣,将领以不过问军事为荣。”
“可笑之处在于,上层人士以风流名士自居,却完全不知道底层人民的疾苦。”
“在我看来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东西再有才华也就那样。”
“可惜啊,东晋名士们可不就缺了一个黄巢么,要是把黄巢从唐朝挪到东晋也挺好的!!”
……
秦
嬴政根本不知道黄巢是谁自然不好评价。
不过对于东晋官场风气如此糜烂,底层百姓民不聊生还能坚持一百多年的国祚,嬴政已经不觉得奇怪了,说白了看把控朝政的一方是谁了。
他大秦刚灭六国不久,一旦有动乱,六国反贼之心不灭自然乘机而反。而后世朝代变更已是常事,且有那些贵族、世家、士大夫什么的共天下。那些官僚为了把握他们手中的权力,自然互相配合想办法让国祚长久了。
不过有他在那帮人是别想染指国政,有能力就给他干活,没能力就嘎了也不心疼。
汉
刘彻对于东晋整体的行为也很是无语,倒不是说他有多爱民如子,而是凭那些士族门阀的行为就已经知道了皇帝的无能。
相比较身份,刘彻更注重个人能力,他也爱才,但若是只有才没有能力那就当个吉祥物老老实实待着,别祸害他大汉。
东晋
东晋真正的有志之士,对官场种种看不过眼又能如何,皇帝本人都不以为意,他们提再多的建议也是白说。
而那些士族门阀底子都要被林夏掀了,依旧我行我素,他们更享受这种特权的感觉,反正即使灭国亡的是东晋,也不是他们这些世家,能享受时自然要好好享受了。
唐
李世民在东晋之后,对东晋风气自然也是有了解的,他不由得联想到如今的世家了,现在看那些世家还是有能力的,但发展到后来估计也怕差不多了。
不过黄巢是他唐朝的?感觉如果是官员什么的林夏不会说挪到东晋,所以黄巢是造反了?而且造反还成功了么?
唐朝各世家想起了到宋朝后世家已经不成气候了,如果没有遭受打击,那么世家不可能这么快落寞,所以这个黄巢就是罪魁祸首了?
宋
士大夫们看着林夏对东晋士族的厌恶,想着他们虽然爱权但也比东晋那群人要有能力多了吧,所以不至于和那些个世家一个下场吧。
明
朱元璋身为皇帝自然对起义类都不赞同了,但是心底里对于黄巢灭世家门阀的行为还是很赞同的。
就凭朱元璋对贪官的厌恶,东晋那些士族种种行为简直就是在朱元璋雷点上蹦哒,得亏这帮人是在东晋,不然通通抄家为国库做贡献去。
……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