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瀛洲未来的“主体民族”,仍…(1/2)
尤其是对于来自现代的郑克殷博士而言,他很清楚人类世界即将在1两个世纪之后迎来激荡整个世界的民族主义浪潮,对民族问题的关注将会达到古代根本不能企及的高度。
前些天郑克殷与鲁王1家探讨过“禅明于瀛”的问题,郑克殷所提出的理由,乃是待到扶桑这里的汉人政权成功扩张至整个嘉洲,那么从某种角度来讲,作为整体的“嘉洲百番”会是嘉洲的主要臣民,或者民族主义思潮所称的“主体民族”。会是这样吗?
随着烈儒教的逐渐传播,番人知“瀛”而不知“明”“清”,建立以瀛洲为名的政权能够更好地摆脱前明束缚,并得到番民的更大程度的认同。
而此时金门士人出现“以番覆明”的声音,可以说是对郑克殷的这套规划针锋相对的忧虑——
若是将这里的“明”视为“明人”(汉族人)而非“明朝”,这种说法很可能没有说错?
若是简单粗暴地以人口比例视之,如今的扶桑辖地有十万出头的汉人(明人)和两万出头的澳龙人,非汉非澳龙的其他各族,如苗蠖人、山倭人、台湾番人、吕宋番人甚至红夷、墨西哥人和日本人则只占0头,可以说汉人仍是占有绝对主导地位的主体民族。
而待到郑克殷建立瀛洲王朝并成功征服整个嘉洲,同时汉人的数量若是不见增长(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届时便是十万汉人、3十万嘉洲百番加上其他0头组成的4十多万的人口,汉人在其中的比例竟会从8成以上骤降至4分之1?!
当然郑克殷知道这种想法的确太过简单粗暴和刻板了,而他所提出的“收化百番”之策恰恰能够针对性地解决这1问题——
他要做的,乃是促成汉人与嘉洲百番的融合,形成1个认同华夏文明和汉家文化的全新民族。其中嘉洲百番向汉家文化走上8十步,而汉人则向嘉洲百番走上2十步,以做到双向奔赴,在同样的点上实现融合。
这个民族将通用汉语,尤指明朝南京官话及其在后世流变发展出来的潜在的“普通话”;
习汉字与注音符号;
信仰烈儒教,出入拜古狼神和妈祖的祠堂、庙宇,读圣贤之书;
采习汉家衣冠、仪轨,住于汉式砖瓦房屋之中;
对嘉洲山川地貌了如指掌并为之深感骄傲;
同吃粟、麦、玉米、橡果制成的各种粮食,喝红酒、熊果酒和各种草药茶,共享相同的饮食文化……
如此之多的共同特征,将是统1嘉洲以后,瀛洲王朝君民所共享的。
再加上郑克殷1定会鼓励各族之间的通婚结合,以及在收化百番时他非常注重的交错迁聚,使新来番人住在汉人和已经汉化的熟番之中,如此1来新来番民的汉化效率其实相当之高。
而嘉洲百番给这个新的融合民族带来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神话和自己的1些独特的风俗习惯,反倒是能够增强新民族的文化丰富程度,而绝不是制造分歧与分裂!
若是有什么能更进1步地去做的,郑克殷倒是知道还是有的——
在民族主义时代,民族身份的自我认同,大于所有的被人为夸大的客观特征。比如讲德语方言的阿尔萨斯人认定自己就是“法兰西人”,这是因为他们与巴黎、里昂、马赛、南特等地的法国人有长期的共同历史,又受到国家宣传教育的熏陶。
反倒是莱茵河右岸那些语言相通的德意志胞族与他们之间缺少这样的要素,在法国拥有阿尔萨斯主权的情况下你告诉他们“你们明明是德国人”,他们只会觉得你脑子坏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