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第三十四个故事(1/2)
“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它通常是在三种情况下出现:一是君臣错位,二是天灾造成灾难,三是政权危难之时。用意都是自责,只是情节轻重有别。
明思宗也就是原崇祯曾六下罪己诏,分别在崇祯八年,十年,十五年,十六年,十七年…
这么频繁的下罪己诏,结果对于缓解天灾还是没什么卵用,所以季言之坚决的没有下罪己诏,他用顽强的意志力‘扛’过了御史们的哔哔哔,用年底的那场剿灭乱党大捷来洗刷自己的憋屈。
崇祯六年,有来往海外经商者从美洲等大陆带回了马铃薯、玉米等物。期盼已久的季言之对此欣喜若狂,以圣人也不可朝夕令改为由,当场就兑现了自己在崇祯元年时,广告天下许下的诺言,封了带回大量高产粮食好留作种粮的商贾侯爵的爵位,就连献上辣椒、胡萝卜等蔬菜种子的商贾也都赏赐了士子身份,允恩科科考。
崇祯七年,经过将近一年时间在皇庄大面积的试种,所得可耕种的种粮足以推广几个州县后,季言之下诏将所有种粮免费提供给老百姓。
当然了鉴于大明官员们安分了一段时间又会死灰复燃的尿性,着百姓去县府衙门去领种粮的时候,都是由锦衣卫协助当地官员办理的。
这样虽说杜绝不了某些官员谋私利,但至少还是遏制了不少,清水不能养鱼,季言之也没要求手底下的人一个个清廉得两袖清风,但怎么着也要懂得适可而止,明白什么能贪什么不能贪吧!总之这么做的结果是绝大多数的种粮都顺利的到达了老百姓的手上,顺利的种在了地里头。只有山西、陕西两地出了一些问题…
历史上,不光明之一朝,陕西、山西两地都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容易出天灾人祸的地界,总是少不了它们的身影。在小冰川时期这小婊砸的影响下,陕西、山西两地基本年年干旱,从来没有捞到过例如水涝的灾情。
今年吧,天公还算做美,偶尔下的几个零星小雨,到底让地里头的庄稼存活了。
只是真的不能高兴太早,没有了旱灾,却出现了蝗灾。
铺天盖地的蝗虫所到之处,野地良田的绿色植物都无一幸免,就连树木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当地的官员到底还是有一些小聪明,派了不少人用网捞捕蝗虫,和着各种粗粮制成了救济干粮,总算挨过等待救济粮的到来。
而问题就是出在救济粮到来之时,官民将救济粮和种粮都一起吃了…
季言之接到陕西、陕西两地巡抚的请罪折子,都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按说这事儿说起来的确情有可原,毕竟饿慌了谁管这些是种粮还是什么的,没吃土都算不错了,但季言之还是有点啼笑皆非。
季言之觉得这回负责押送救灾粮食赈灾的钦差大臣还是挺给力的,什么是救灾粮什么是接下来可耕种、种粮分得清清楚楚,但就是没防着老百姓们将救灾粮、种粮一起给吃了…
“皇庄还有留作种子的粮食吗?”啼笑皆非的劲儿过后,季言之转而问兼管皇庄收成事宜的王承恩。
王承恩回答:“留了一些不多,堪堪够皇庄里的农户们来年耕种。”
季言之蹙眉起来,王承恩又道:“其实陛下,老奴不倾向于将皇庄剩余的种粮再押运至山西、陕西两地。山西、陕西两地年年天灾不断,收成真的算是听天由命,这回虽说蝗灾刚过,但谁又能保证接下来的一段时日会风调雨顺,而且将种粮果腹的事情不加以惩处就再送种粮的话,焉知山西、陕西两地治下的百姓下次还会不会明知故犯……”
“朕明白你的意思,只是惩处之事不要再提,如今天灾不断,百姓皆苦,山西、陕西两地百姓更甚,朕相信如果饿得实在受不了,谁愿意将来年的希望给吃掉。”
季言之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下回明知故犯,朕不能因为这可能会有的猜测,就放弃再次命钦差大臣负责亲自押送种粮的事情。在朕看来,无所事事、四处流荡、无种下地、无地可种的老百姓可比流寇的危险性更大,大伴儿以为何?”
季言之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了,王承恩还能说什么,只能积极的领下再次调拨~种粮押运往陕西、山西两地的工作,务必让保证皇庄来年不荒废的情况下,让陕西、山西之地的田野皆有庄稼可种。
王承恩请领的事儿吧,说简单倒也不简单,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大明官员们有一个让季言之都有些脑壳疼的尿性,那就是死抠死抠,只要是正常渠道,那就别想从他们手中抠出任何一点属于他们的东西。
当然也有真爱民如子的官员,但他们大多两袖清风,日常开销都赖以俸禄,宦官中难得的好公公王承恩又怎么舍得让他们慷慨解囊呢,所以少不得请奏了季言之,动用了一些私库银两,买了一批种类繁多,但胜在好种活的粗粮当做种粮,亲自押运送到了陕西、陕西两地。
第二批种粮抵达陕西、山西两地后,在王承恩所率领的东厂厂卫以及随行的锦衣卫们的监督下,倒也顺顺利利的种在了地里头。接下来的日子,估计是这方小天道被季言之变着花样儿骂怕了,一直算是风调雨顺,让全国各地,甚至陕西、山西两地都迎来了大丰收。
而田税的降低,让百姓们手中留着的存粮多了不少。这样的事情,很大程度上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毕竟以物易物,可是老百姓们的拿手好戏。
季言之很满意这样的现象,所以在接连下了几道支持鼓励南货北运的经商圣旨后,季言之又开始干起了熟得不得了的业务,开海禁,设立对外贸易的国际码头。
这事儿是户部尚书毕自严负责的,相较于他那占着茅坑不拉shi的上任,毕自严简直可以用殚心竭虑、兴利除弊、多有建树这类的好词来形容。
总之在毕自严的安排下,开海禁,设立对外贸易的国际码头的事情得以顺利的进行。
甚至在修筑、扩建原有的港口城市时,毕自严还很有超前意识的圈了一大片土地,一半用以修筑民宅,供各国来华夏经商的外国佬居住的地方,一半用以修筑商铺,号召大明商人购买,以赚取在华居住、或者定居的外来人口的钱。
对此,季言之真的很满意,所以自然而然在对外贸易的国际码头全都修筑、扩建好了后,让毕自严兼任了第一任官方兴致的对外商贸组织的大使官,负责对各国进行各类、特别丝绸、瓷器、茶叶等大型的贸易交易…
要知道历来华夏古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在西亚、欧洲各国备受吹捧,来往东西倒卖此类货物的商旅都赚了个盆瓢钵满,如今有国家出面搞,只有更赚没有最赚。
当然了,赚的大头肯定是属于国库的,就连季言之也最多收点肉汤丢进私库里,但问题是,跟着官方兴致的商贸组织~屁股后面,安全得到了很大的保障啊。
要知道为了能更多的海上运载货物,季言之可是将郑和下西洋年间所使用的船只制造图纸都从藏书阁给翻找了出来,命工部名下造船厂的工匠们全力建造,再加上往日废弃不用、淘汰的军用大型楼船重新修补后又投入使用,每次出海来往西洋运送货物的量不要太大,更别提每次出海必跟随护航的大明海军了,那安全系数真的杠杠的!
如此一系列的措施让大明经济到达了高度的繁荣,也让季言之比预计时间还要早的、搞到了橡胶树这种被巴西亚马逊河流域马拉岳西部地区的人称赞为‘会流泪的树’,可造廉价温室大棚的‘神树’。
作为一介全能大佬,季言之自然知道怎么从橡胶树上流出的乳白色液体中提炼出可用以大量工业用品加工的橡胶出来。
橡胶树通过大型商船被大量的带回国后,季言之下令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温度适宜地区种植。在经验老道的庄稼把式保证成活率高达七成的时候,季言之便开始在种植了橡胶树附近的地段陆陆续续的建立了橡胶的初级加工厂,用以将得来的橡胶液体加工成便以运输的颗粒橡胶……
温室大棚所需要用到的塑料薄膜,除了必不可少的橡胶、树脂外,也有多种古人估计听都没听到过的化学剂。不过对于怎么制造化学剂,难不到我们号称全能的季大佬。
毕竟多个位面学来的知识可不是说假的。季大佬只是花费了数个晚上的时间,就以乾清宫为实验室制造出了一大堆的可用来制造塑料膜的化学剂,然后心情儿倍棒的将化学剂交给曹化淳,让他交待大明首家官营性质的塑料厂开始生产第一批可以用来搭建温室大棚的塑料膜。
“具体生产方法,朕已经交待给管事了,希望只要脑子不是蠢笨如猪都知道该怎么做!”
嗯,大明人才济济,在季言之特意交待了怎么生产塑料薄膜的情况下,肯定知道该怎么操作。所以很顺利的,制造出来的第一批塑料膜很快就都投入了大量温室的建立中。
而且工匠们真的很聪明,季言之只提供了几回化学剂,其中就有人摸索的制造出来,即使他分不清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到底是啥jb玩意儿,但并不妨碍人家聪明的用一二三号来代替……
对此季言之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只能在送上膝盖之余,给那几位聪明的工匠官身,将生产化学剂这块儿彻底交给他们管。不得不说,这种程度的放权,还真让季言之很大程度上的轻松下来,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舒心日子。
然鹅,计划着要利用广建温室大棚抵抗小冰川时期来袭所带来的极冷气候的季言之怕是忘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轻松舒心的日子过久了,总会有糟心事儿闹上来。
如今大明在季言之有条不紊的布置下,逐渐摆脱了财政赤字,百姓普遍无食的窘迫情况。普通老百姓的愿望最质朴,无法就是衣食无忧,一旦谁满足了他们这个质朴的愿望,当政掌权者就会被他们当做天神下凡供起来。自然而然,季言之这位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考虑的帝王就开始被广为歌颂……
而这一歌颂,就歌颂出了,不,应该说发现出了一个问题。
季言之这位皇帝膝下荒芜,只有朱徽娖这么一根独苗苗,嗯,还是女儿。
这这这,这不是让大明百年之后,后继无人吗。所以嘛,全国有志一同的强烈要求,万岁爷啊,你是时候为了子嗣后代广选天下秀女了!
季言之:……
将这种事情上升到危害大明江山社稷的你们到底有多闲?
自从冒出让他广选天下秀女,为皇室开枝散叶的‘不和谐’言论,季言之可算是被又开始疯狂冒出的后宫佳丽送补肾靓汤的行为给弄郁闷了。所以干脆在例行的朝会上,突然神来一笔的道。
“你们对于朕之坤仪继位于女皇之事怎么看?”
能怎么看?
深受男尊女卑思想毒茶的官员们疯狂摇头,不行,绝对不行。
对于他们的抗拒,季言之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依然再接再厉的道:“为什么不能,英吉利可一直都有女王继位的传统?番外蛮夷都能做到不歧视女儿家,让女儿家得以继承家业,为何我号称礼仪之邦,天朝上国的大明不可以?”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