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武侠修真 > 杯雪 > 第七章 杯酒

第七章 杯酒(1/2)

目录
好书推荐: 暴力召唤师 退队后,她们倒追而来 假千金她只想搞事业 东京:从巫女大姐姐开始 绝品都市神医 有一天,我成了冥界团宠 五年后她带三宝炸了爵爷集团 如意夫人 新婚夜改嫁王爷门外跪哭 我在异界斩神

自这次重入江南以来,骆寒还是头一次受创如此之重。包家驿是个小村子,一个自晋时起就已废弃的驿站。如今官道已绝,空留下一个名字悬在那里,供人凭吊。

骆寒就避在这个小村的一间小小柴房里。

受伤之后连着下了几天的冬雨。村野偏僻,阒无人声。骆寒在烧,他轻轻触触自己的额头——“这是谁的头呢?”他茫茫地想。身下的柴硬,硌得人很不舒服。雨水在土墙上浸出的雨晕光怪陆离,但也绝不会比驰掠过骆寒脑海中的奇思乱想来得更离奇。

后来宗令刺在他左臂的一剑和“长车”与“七大鬼”留在他身上的外伤倒没好大事,虽然它的恶果是引发了这场高烧。但被胡不孤结结实实一袖拂中的胸口那种胀懑难受才真是难以言传。骆寒在迷迷糊糊感到了这一块伤,但他唇角忽微微一笑:他知自己剑意也已尽侵入胡不孤胸前大穴,那家伙只怕不躺个两三个月也绝对没好。想到这儿他笑了,但这孩童似的自豪没能在他头脑中停留多久,他就又昏过去了。

昏迷之中,骆寒仿佛身处弱水三千,流沙无限。一个声音在对他说:“睡去吧、睡去吧,这场生太累了、你也太累了。”

骆寒在昏迷中喟息般地一叹:“是呀,我太累了。”

每个人都只见到他一剑即出之后的睥睨与光彩,可有谁知道为那一瞬的拔剑激扬他付出的几乎是一生的沮溺沉湎?知不知道那些为创不出一式新招而痛饮自损的夜;知不知道那些怀疑剑术毕竟何益而不时被袭来的寂寞所击倒后的消沉?知不知道那些荒沙扑面而我心犹为荒凉的期待与守候;又知不知道为抵抗时间的侵蚀与心灵的麻木你要怎样亲自动手撕下那一层又一层心灵的厚茧和由此而来的痛彻心肝?

骆寒的剑,是先己痛、而后人痛的。

——“我是累了”——辕门太强大,我只有一个人,可他们有一整套的规则奖惩、人手武器,我冲荡不开,压服不住。

骆寒的心倦了。累是一种根植于骨中的倦,在骆寒十七、八岁时他从来没有觉得过。但这两年,世路翻覆、木杯难炼、剑道莫测、生命倥偬,他终于开始觉得抗不住的倦了。

骆寒在柴房里昏睡,冬雨凄惶,檐顶滴零,他这塞外少年病在江南的初冬里。

冬景是萧零的。急景调年,而这苍白的年华中,唯一苍艳的,是他由高烧而起的一颊一脸的苍红。

几天之后,赵无极带着瞎老头祖孙找到了骆寒养伤之所在。他白发驳杂,神色怆然。那日石头城上,华胄以一席话熄尽赵无量与赵无极争雄之心,跃下城时,还急急间托了赵无极一事。他把腰牌交与赵无极,托他于虎头滩营中接取瞎老头祖孙,转送到骆寒跟前。

赵无极应了,他对骆寒一直抱愧,能为他做一点小事以了心债也是好的。

一路的北风吹红了小英子的脸。小英子懵懵懂懂,直到她和爷爷看到了骆驼,她还没弄清这些到底是真还是梦。

骆寒在柴房外被北风吹得有些苍白的颊与弧形的唇却分明没有梦境里的模糊。小英子仿佛一梦醒来,身子却似软了。瞎老头似也能体会到此时孙女的心境,握住她一只手。小英子的手在他苍老的手中微微而颤,瞎老头心中不觉就一叹。

骆寒打开他这些天存身的柴房的门,门里硬柴铺就的“床”上还有他伤后留下的血痕,那丝暗褐在小英子的眼中却复原成鲜红,那一抹鲜红就此在她心里炸开。

他伤了——他不该伤的——但他伤了。他伤时有人照应吗?

骆寒似是不惯与人相处,也没看见小英子低下头时那泪光盈盈的眼,只闷闷道:“你们,这几天,就住在这儿吧。”

小英子点点头。

骆寒静了静:“听赵老说你们最近在到处传唱一首歌儿?”

小英子还是只会点头。

骆寒眼中一亮:“是‘云起’之音吗?”

他眼中的一亮照亮了小英子的眼。她一笑,还是轻轻点头。

只听骆寒道:“他——小敛——可有话传给我吗?”

小英子面上一笑,她的笑却是为骆寒脸上的笑意所点燃——原来他笑起来是这么灿烂。

骆寒的唇角一弯,有一颗虎牙从左唇边微微露了出来,忽神采飞扬起来。一扬头:“我去给你们找晚饭。”

说着,他从骆驼身上取下一把小弩,又在囊中拿了两三支箭,就向后面树林走去。

他的步履有一种年轻男子的轻快,一弹一跳的,行在这冬天略显干硬的路面,给这硬冷的冬野都添了抹活泼的色彩。

这几天养伤,他原本听到附近夜晚每有狼嚎之声。果然去不多久,他就拖了一条狼回来。他自己去溪边剥了皮。再回来时,小姑娘已支起柴禾,在门外用一个洗净的铁锅煮沸了一锅水,在等他回来。

这还是小英子平生第一次吃到狼肉。那狼很瘦,肉也难煮。骆寒这一晚却像很开心,忙这忙那。小英子看他高兴,心里也快活起来。直煮了一个时辰,众人肚里都快咕咕叫时,那肉才算煮熟了。骆寒先用小刀给那瞎老头切了一大块熟得最透的。天上已是星斗撒天——这该是骆寒这些年少有的不算孤单的一个夜晚。他微微一笑:“信呢?”

他唇角一咧,口里就露出一口细碎的白牙来,让小英子看着只觉得好看。

她脸一红,右手用力向左袖中一撕,里面中衣的袖管就被撕了下来——原来易敛却把信写在一件中衣袖上让她穿了过来。

骆寒认出那熟悉的字迹,并不马上就看,却先静静地看向身外。

天上的星星还是塞外沙野中一样的那些星斗吧?不同的是,现在他手里有着朋友的信,身边,还有一个仰慕他的小女孩儿。骆寒又一次想起前几日伤中梦境里所经历的种种惊怖,似总有一个低如命运的声音对他说:“你累了,很累了。睡吧、睡吧,睡了就不要再醒来。”

身边四周,仿佛弱水三千,流沙无限。身子在一片荒凉中不断地往下陷着、陷着。可他似乎想起了一只那么熟悉的相握过的手。他在昏迷中抓住一块木柴,柴也是木质的,如杯,如“痛质胡扬”,他就如握住了一个朋友的手。这些年来,他不就是用一个名字在抵挡着所有寂寞的侵蚀?柴上有刺,扎破了他的中指,指上一痛,那痛刺破了昏迷,让他在痛中醒来。

——朋友有难,独居淮上,他不能留下他一人独任大难,所以他必须醒来。

骆寒很快看完了袖上之书。又看了两遍,才揣进怀中。天上星光微灿,地上、是木柴烧出的温暖。而这一生,有朋友的感觉真好。

他的脸上有一种悠远的表情,却没注意到有小姑娘正目不转瞬地盯着自己——她也不知能和他相处多久,所以只要他不注意时,她就不由要把他多看看,让那一点轮廓渐渐印入心底,不可消磨,好让以后自己年老体弱后回想,一切细节,永如今日,永在目前。

星光下的人,一时都没有话,只那小姑娘把当时雨驿中的一曲低低唱来:“……共倒金荷家万里……家万里……”

“……难得樽前相属……”

这倥偬渺茫的一生啊!星野如寂,叶落悄然。遥遥村舍中,隐闻犬吠。就算朋友,就算相交,又能有几时几刻的樽前相属呢?

小姑娘直唱到心底都体会出作词人心中的痛来,唱到星斗悄转——哪怕只是一刻的相属,也足以璀璨彼此寂寞的一生吧?

那一晚,小英子和骆寒细诉了她在路上从荆三娘那儿听来的易敛与朱妍的故事。她的眼中满是激动:那么“醉颜阁”中的离奇一遇;那么片言之中缘定三生;那么“永济堂”上的巧笑相伴、共度时艰;这样的情缘是不是也是好多人的心中一梦?只要那梦不醒,人生就还是好的、可以期盼与流连的——

哪怕那只是别人的梦。

“世间万般事,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骆寒很静,瞎老头的胡琴响起,弦涩音寒。荒村寂落,这一夜,又有多少人的梦破梦园?

骆寒那晚没有宿在柴房,他把柴房让给了那祖孙二人,自己一个人去了村外。冬很冷,他还是躺在了一块略干的地上。这些天经历很多很多,他只想看看陪了他一生的星星。但天上的云太多,星也不再是坦荡无遮的了。云是看不见的,暗暗的阴翳在那里,如人世间所有看不见的伦理、秩序、道德与障碍。骆寒的眼再利,也穿不透那云层,握不住那星光。

只有冷是一种确实的感觉,让你觉得实实在在地在活着。

他后来一个人牵这那骆驼到了江边,衣履去尽,裸身一浴。他在十二月的长江里酣泳。水中更冷——反正哪儿都是冷,为什么不让它冷得彻底一点?月儿弯弯照九州,有人欢乐有人愁,有人夫妇同罗帐,有人飘零在外头。十二月十七,他就要面对此生以来最严酷的一个挑战。可是他觉得很累,生活总是不断把你打击成碎片,所有顽强的人不过是勉力自己拾取那碎片将之再粘合起来。

但粘起后的人形还是不是原来的那个人呢?骆寒想摸摸自己的剑,剑在岸上——但怕连剑都不再那么可靠了,他在很累很累中浮在水上睡了。这段日子是他此生中状态最不好的日子。但在这样的日子中,他要迎来与袁老大的一战。

数天之后,紫金山下。

这一天只怕是江南武林近十数年来最热闹的日子了——哪怕十六年前的文昭公归隐也没这等喧闹。

紫金山下“有寄堂”。那一天,整个“有寄堂”都被江南文府给包了下来,到场的都是一方巨擘:比如天目瞽叟雷震九、比如辰州言家的言悟语、再如江湖六世家人物……,官面上的也有左金吾卫李捷亲至,外加宫中李若揭的三大弟子。另外苏北落拓盟庾不信、秦府长史韦吉言也不期而至。

却有一人独坐一桌,左臂已缺、包裹处血迹犹新,右肩上用夹板吊着一臂、似已粉碎。这人居然是虽重伤在身,犹未挫尽其雄心的金日殚。

“有寄堂”并不是一个酒楼,而是一家世族的郊外园林。堂外,草木规整,大有格局。堂内,精雕细刻,缕绘双绝。——怕也只有江南文府才有这等面子,借下偌大庭院。

文家出面招待的主人正是文翰林。他脸色稍显苍白,但精神还颇健旺。毕结忙前忙后,招待布置,杂务繁重。有一个路过江南的武林人士见状不由奇怪,与同桌的说道:“文家今日怎么肯下这么大力气,用上这么多银子,弄起这个大会?——江南一带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旁边人不由笑了,只听一个老者道:“老兄,快别这么问。别人听到了,怕真要笑掉大牙了,八成还以为你来自世外桃源。”

那问话的更是摸不着头脑,疑惑道:“到底什么事?今儿的主客是谁?竟值得文府这么出面招待。对方与他交情之厚一至于此吗?”

旁边人哑然失笑道:“要说主客,倒还没来,但提起来别震坏了你的耳朵,吓破了你的胆。说他们与文府交好,那倒真是个大笑话了。你什么时候见文家对故交友好做事这么大方体面了?能让他们这么费心费力的,除了强敌大仇外,嘿嘿,还有什么人?文府算不会为什么真正‘交好’之辈下这么大本钱的。”

那人更是一头雾水。旁边一个老成的人不忍戏他,忍笑道:“主客就是缇骑统领袁老大,还有一个就是近来轰动江南的‘弧剑’骆寒。”

见那人面上犹有疑惑,旁边一个少年已慨然吟道:“一剑西来,相会一袁;秋末冬至,决战江南——这话你都没听过?只怕这话倒不是那骆寒传出来的,而是江南文府。他们期盼的冬至一会已拖得太久了,好容易等到这一决到来,他们怎会不欣然开筵?”

旁人自顾闲话,文翰林却正在主席上陪着李捷、韦吉言、金日殚、庾不信与李若揭的三大弟子。

他们设案于高堂之上,正对着大门。门外,是冬日下午暖意融融的红日。今日竟是个绝好的天。文翰林把盏一让,笑道:“列位,余话就不多说了。近日我文某与文府多有倚仗之处,劳烦诸位。所有谢意,尽寄此酒。这杯酒,也算咱们预祝今日功成之意。”

“干!”

李捷与韦吉言都是满脸推欢。

众人把酒而尽,只有庾不信略略举杯示意一下——他练的功夫原是要滴酒不沾的。连金日殚的面上也不见郁悒之态。他虽失一臂,右臂也就此如废,复不复得了原还难讲,但他似也颇期待一睹今日之一战。

——当日石头城荒坡之上他已迭翻见识“辕门”之士的出手,更见识了骆寒一剑之锐。能见“辕门”之帅袁老大与骆寒亲自出手对撼,实已成为他平生之快。

忽有人在文翰林耳边低报了一声:“袁老大来了。”

在座都是耳目灵敏之辈,堂上众人不由齐齐停盏。堂下之人不知,却还在那里喧闹如初。

文翰林才才站起,门口迎宾之人还未及通报,就见满堂之人忽静了下来。

堂上堂下,一时只见人人屏息。

文翰林一愕,只见大门口,一人当前走来,却是一脸惨白的米俨。

还有一人在他身后,相貌平常,身材壮伟。他才一出现在大门口,说不清是他身上的什么东西,就此迫出,令满堂之人一时惊觉,齐齐住口,转目看向那大门口。

那男人四十有余,正缓步登阶。他脚下是平整的青石台阶。他的态度凝重而认真,并不有意做出威仪肃肃的样子,但还是有一种威压让人人都能感觉到。

有人轻声道:“袁辰龙?”

话才出口,因为四周太静了,他自己都嫌这口开得太过唐突。

主席上李捷面上一怔,和韦吉言低声道:“袁辰龙今日怎么好重的杀气!”

韦吉言轻轻颔首——不错,袁辰龙今日是好重的杀气。他与袁辰龙相识已过二十年,还是头一次见他身上的肃杀之气如此难以遏制、就这么无可遮掩也无意遮掩地蓬勃开来。

一直滴酒不沾的庾不信这时却出人意料地端起面前的一杯酒,一饮而尽。他身边陪坐的三祭酒之一严累都一怔,只听庾不信轻轻吐了两个字:“英雄!”

他这二字说得极轻,座中人都未闻得。严累一怔,他还从未从庾不信口中听到他对人如此的评语。

不说严累面上一愕,文翰林却已满脸堆欢,笑着向堂下迎去。文翰林人未到,口里已先笑道:“袁兄,你总算来了,幸甚幸甚!小弟渴慕袁兄久矣,今日得会,三生有幸。来来来,请堂上高坐。”

他的声音清畅,知道的人就会感到他已无意间运上了他苦修精擅的“玉堂金马九重深”的真气。有人还以为他有意显摆。但文翰林为人一向处事低调,熟悉的人不由就小吃了一惊。连文翰林自己话一出口,都自己吃了一惊——袁老大未曾开口,已迫得他露上一手真气方得开言,似不如此已不足以镇定声调!

他眼角一跳,心中戒意顿生。他与袁辰龙江南对峙已近十年,是越来越感觉到袁氏对他的压力。这次石头城出手前,他自认已把袁辰龙研究得透彻,哪知出手之后,才惊觉大谬不然!——袁辰龙未出马就已借萧如之手破了他久为自负的文府绝艺“袖手刀”,他如何能不将之深惮?

袁辰龙依旧未开口,走到堂上,冲李捷、韦吉言、庾不信三人抱了抱拳。他目光已扫到金日殚。金日殚一向平静的神色也跃跃欲试,就等着看他对自己的招呼。袁辰龙却只看了他一眼,就似没看到一般,转目静静道:“今日来的人不少啊。”

文翰林笑道:“袁兄杀骆之局,大家虽知袁兄必胜,但骆寒也是近年来驰名大江两岸的一个少年高手。如此好斗,但有听闻,谁会不赶来?文某窃居江南一地,算有半个地主之谊,怎能不代袁兄好好招待,让大家伙儿聚聚,以观袁兄今日的威风勇慨?”

袁辰龙面色不动,淡淡道:“文兄费心了啊。”

他气度沉凝,当座都是高手,彼此一触,都已觉出袁辰龙对待自己的态度。

——袁辰龙将眼向四座一扫时,凡他目光扫过,众人心中不由都紧了紧,心中明白他是在估量自己的修为,在心中给自己打分定品。

袁辰龙目光扫过金日殚时,他似并不想将他多看,但还是不由地停留了片刻。然后才扫过李捷、韦吉言、和李若揭的三个弟子。李若揭那三个弟子感觉他看着自己时那眼神像看的像并不是自己,而是遥遥望到自己远在临安的师傅李若揭。

然后袁辰龙目光掠过庾不信,他目光微凝,这一凝如落在平常人眼中,只怕心中就会一跳,知道袁辰龙已小许自己算是个对手。然后他扫过毕结,眉头微皱,才又看向文翰林。

他一扫之后,还是全不顾文翰林殷勤之态,淡淡道:“文兄还是给我单设一桌吧。今日都是看戏之人,我这个演戏的,单坐了才可以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也更加心欢意满。”

他话中并无愤激,只有一种寥落难言的怃郁。

文翰林正为他刚才目光中对自己的轻忽之意心中几乎升起了种几近一个女子遭人轻视时的心态——那是一种怨愤嫌嫉,恨不能除之而后快的恨意。然后他心中一惊——自己不能让袁老大这么一招未出就将心绪落入他的控制,以他的一顾一盼为念。

但此念虽起,他心中还是放不过那一丝愤恨之念。只听他轻笑道:“袁兄真会说笑。”

袁辰龙沉凝不语,姿态间分明是在说:“我不是玩笑”。

文翰林受他目光不过,只有吩咐道:“给袁兄另设一座。”

他手下人果然与袁辰龙单设一席,偏设于大堂左首一侧。

袁辰龙入座后,并不看他案上之酒,一脸寥落,一只大手的中指就在那案上轻弹。

李捷忽隔座笑道:“袁兄,喝酒。”

他举起面前一杯酒,遥遥一敬,先自一饮而尽。

袁辰龙只略端了端面前之杯,连唇都未沾,就又放下道:“袁某近日有知交谢世,当为之戒酒三年。李兄美意,袁某只有心领敬谢了。”

李捷一愕,他知袁辰龙说的是萧如,只怕还有石燃。——看受伤的狮子如何痛苦在他本是一种快意。他一放杯,正待追问,袁老大不待他开口,已以指弹杯叹道:“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这一句出自西晋初向秀的《怀旧赋》,本为悼念嵇康所作。他的语意也若有所寄。那一指弹杯之声铮然传出,一弹之下,竟是五音齐发,满座只听数百件杯盏,一时都“铮铮”地发出回声,映着他那句感叹:悼稽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李捷所有的话也就被噎在喉中,一句也发不出来。

这无意间一指所呈现的内力之雄厚,纵一向以“块磊真气”为众久识、称名天下的耿苍怀只怕也难以企及。

满堂之人只觉耳中一炸,李捷本是一向贱视他人性命如粪土之辈。可论及萧、石,袁老大一言既出,竟令他也无法再对他人生死之事视同玩笑。

只听他尴尬了下道:“那、那就请袁兄自便。”

文翰林本还待含笑点及袁老大心中创口。见他已自承神伤,不知怎么,倒出不了口了。但他犹要挑起袁、李二人深嫌,微笑道:“也是,以袁兄风慨,当今天下,可与袁兄一共樽酒的人原不多了。不知袁兄目中,有意同饮一杯的还会有谁?”

堂下有老者听得了他这句话,轻轻一捅身边的后辈,低声道:“听听,听听人家文家人是怎么说话的,以后可学着点。”

袁老大静默无语,就在旁人已认为他不会答言之时,他却忽毫不顾他人之忌地道:“自然是淮上的易杯酒。他号称‘一杯酒’,嘿嘿,‘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若得他杯酒相奉,我袁某自然要痛饮如鲸!”

袁辰龙自再度在朝中出仕后,一向自隐锋芒,似此般言辞间锋锐俱出,十余年矣已未曾有过。米俨目光一敬——他也已好多年未曾见袁辰龙那无意掩遮、顾世无俦的神采了。那个平日沉默自敛的袁辰龙每每让他敬而生畏,可这么语意斩断的袁辰龙才是他所敬仰的大哥。他一抬头,一扫眼前堂上堂下的江湖健者、武林群雄,目光中已有自豪之意。

李捷也感觉袁辰龙今日词锋之锐,大非寻常。看来他为萧、石之死,竟心伤不浅。他思念至此,有喜有怒。文翰林还待挑逗,忽听门口有蹄声传来,奔得极快。众人已一齐向门口望去。门外原有人一直未入、在那儿等着那骑骆驼的骆寒,想抢先看到他一眼。这时只听他们在门外叫道:“骆寒来了,是骆寒来了!”

叫声未已,只见一匹瘦骨峥崚的骆驼已奔至门前。——骆寒也当真无礼,并不下驼,连人带骑,一起奔入庭院。

那骆驼来得极为迅疾。但听骆寒喊了一声“停”,立刻倏然止步,如飙风骤雨,猛止于人以为断不可止之处。

他所停之处正在大堂下的石阶。

那骆驼竟在石阶之上煞足停步,整个身子庞大而孤瘦,似掩尽了那六扇之阔的大门般。

在座之人呼吸一顿,都要看看近日这搅翻江南的少年人是何形状。

只见骆寒的身影在那驼背之上显出和他骑下瘦骨驼峰一般地孤峭峭的锐。他的一双目光也锐利如电。只见他一扫堂上诸人,于旁人全然无视,一停就停在了袁老大面前。

两人一时都静默无声,似是同时在想:原来——是你!

骆寒忽道:“袁大?”

袁辰龙点点头。

骆寒道:“是你叫七大鬼传言,约我今日一见?”

袁老大又一点头。

他不甘只做回答,反问道:“我属下丛铁枪、冯小玉、尉迟炯、吴奇、田子单、卢胜道都是你杀的吗?”

骆寒点头。

袁辰龙目光中寒意如冰:“你还剑毙了孙子系,伤我二弟?”

他语意紧迫。

骆寒一扬眉:“那又怎样?”

然后他直视向袁辰龙:“你放过淮上之事,我从此不犯缇骑。”

袁辰龙怒极而笑。

笑声一震,只听得堂上堂下杯盏俱裂。他今日已分明全不欲自控,要杀人以泄愤了!

只听得他近座之杯盏都已被他这一笑震得应声而裂,酒水流浸,满席皆湿。

李捷面色一震,向韦吉言低声道:“忧能伤人?”

——“忧能伤人”是近年来江湖上传言袁老大独创的心法,一向无人得见。今日一睹,果令人震惊。

骆寒却也清韧而笑,他忽翻飞而起,身形在堂上一晃即回,袁老大忽然出手,骆寒却袖影一晃,竟在他案上夺过了那被震碎的酒杯。只听他笑道:“人生几回杯在手,——你又何忍——碎此一杯?”

袁老大已朗声道:“好轻功,无怪‘九幻虚弧’之名驰誉如此!话不必多说,你我紫金山顶见。”

他发完话即已挺身离席。

骆寒闻言早驱驼而奔,直卷向庭外。

袁老大身形拔地而起,他轻功不如骆寒之飘如疾风,但衣袂一带、风声之激荡,却让人大起云垂海立之感。

他二人极快,只一刻就都已出了庭外。庭中之人如何肯错过这等决战?人人顾不得有礼了,竞相追出,以求一观。

驼背上的骆寒却忽飞身而返,袖中弧剑一出,已斩断了奔在最前一人的束发带。那人长发登时披垂,骆寒已飞跃回驼背,喝道:“要试我弧剑之锋的,尽管跟上来。”

他翻飞之势极迅,剑断一人发髻后,犹追得上那匹狂奔不止的骆驼。

众人微微一顿,犹有胆色豪勇之辈欲泼胆疾追,袁辰龙已追了上来。他忽缩步停身,回头一喝道:“回去!”

他这两字极重,只见他一喝之下,追在最前的几人,人人耳中浸血,竟无人当得住他“忧能伤人”的一喝之威!

后面还有人待追,可看看袁老大的声势与疾奔而远的骆寒,不由踌躇不前了。这世上——还何人敢挡他二人同时之怒?

一时只见人人面色憾然。众人徘徊多时,追亦不敢,不追亦不舍,惆怅良久,犹不欲折返。

只听一老者叹道:“唉,唉!横槊之击、横槊之击!九幻虚弧、九幻虚弧!可惜不得一见,可谓怅憾此生!”

旁边人大有同感。好半时他们才重归座中,只听得重又座好的席间响起了一片长吁短叹。

李捷也是有一刻才缓过神来,只听他笑向庾不信道:“以庾兄高见,此战究竟是谁会取胜?”

他问完之后,又向主席上满座之人做了个手势一让:“空坐无聊……袁某人与那骆小哥儿又不让大家跟去看。我李捷爱惜性命,怕当他二人同时之怒,只有在此静待了。大伙儿何妨都说说,——以各位之见,今日却是谁胜谁败?”

他见庾不信似不想开口,便转向韦吉言道:“韦兄,你见识素高,连我叔父也常私下暗赞的,且由你开头,说说高见吧。”

他这兴头竟似平时在临安看斗鸡走马时的兴致——骆袁之争在他不过如人间一戏。

韦吉言微微一笑道:“李若揭老才真是一双慧眼老而弥辣,在座之人,只怕无人及得上他那‘天下武学之宗’的声誉,也及不上他的见识。李兄有幸得以常待李老身侧,得聆月旦,以李兄所闻,如由若揭老来评述,却是何人会胜?”

李捷不由一笑。如果是在私室,他定会一拍韦吉言大腿,大骂他一声“滑头!”但此时倒有些不便了。心下想起自己此来前也曾动问李若揭:“骆袁相会,不知究竟是骆寒剑利,还是袁大势雄?”

李若揭却只沉吟不答。

李捷受不了他那份沉默,先自猜测道:“我看还是袁大胜吧,他垂名江湖二十余载,会过高手强梁无数,该是他胜算多些?”

李若揭面上只不置可否地笑了下。

李捷犹不舍地追问道:“那会是谁胜呢?”

李若揭淡淡道:“你说我若与袁辰龙相对,谁的胜算会大一些?”

李捷不由无语愕然。

他自然想说叔父的胜算大一些,但纵善谀如他,也知这等虚话断不好出口的,一拍只怕反拍在马腿上。

只听李若揭道:“我只知,如我出手,用上‘万流归宗’,不知挡不挡得骆寒头三十剑。”

李捷面上神色一安,小心道:“叔父是说,只要挡得住那骆驼头三十剑,那以后也就好办了?”

他也是允称高手之辈,对自己也颇为自许,心想:“三十招虽不算少,但毕竟不多。自己出手,难道就挡不住头三十招吗?”

李若揭只微微一笑:“没有以后。和骆寒交手,三十招怕已足矣。三十招一过,生死立现。”

李捷当场愕住。

他让过韦吉言这个老滑头,想起北人多少怕还实在些,便问向金日殚道:“以金兄所见呢?”

金日殚身负重伤,李捷对他已不似前日那般尊敬。金日殚却似并不在意,口中语音古怪地道:“难说。但二人无论胜败,看来只有一个人能活着回来。”

李捷动兴道:“不会有和局吗?”

金日殚道:“骆寒出手,有往无回。”

说罢,他便再不肯轻开一言。

剩下几人都耐得住寂寞,李捷却耐不住,他本是话多之人,见金朝蛮子不肯多话,便又问向庾不信:“庾兄看呢。你来自淮上,只怕想骆小哥儿胜得多些。”

庾不信微笑道:“我赌文兄胜——无论骆寒与袁老大谁胜谁败,谁生谁死,下得山来的那一个,只怕重伤已定,更挡不住文兄所布于山下的人手。文兄,所以看来你已必胜,在下所说可对?”

他话中语意难测,但文翰林还是听来颇为受用。他是已尽布手下高手于紫金山下,今日本就是个杀袁之局。就是杀不了他,也要重创他无力再起。至于若骆寒生还,他不正好假朝廷之名除之而名正言顺入主缇骑?

所以在他,今日确是已操全算的。

他举酒相邀,略为掩饰自己得意之态。心知得意不可再往,不可轻招李捷与韦吉言之忌,只微笑道:“小生如能如愿,那也是大家之胜。袁氏若除,岂非天下称快?”

骆、袁同去之时还是申时初刻,没想这一等却等了好久。李捷心想:以叔父所言,胜负之数当在三十招间,三十招一过,生死已定。怎么这三十招竟这么长,让人难耐?——难道,难道叔父所料错了?但他万不能想象一向料事极明的叔父也会出错。

他看看这人,再看看那人,旁人似都较他要有耐心。他原不惯这般苦等的,——除非是皇上的旨意,那再久他也等得。他心里不由愤愤:何物袁大、骆寒,竟累你家老爷如此久候!他看看门外日影,不由打了个哈欠。

门外日影已斜,满天余金纷然洒落。所谓六朝金粉,这金粉二字原非只为形容于那建筑藻绘之上的,原来还有这一番意思。

这一等竟又等了足过了两炷香时辰。渐渐渐渐,连金日殚、文翰林、韦吉言也一一露出不耐之态。李捷看到他们不耐,才像重有兴致,重又开心起来。他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他原是最喜欢猫捉老鼠,细看他们失措之态的。眼看又过了好一会儿,他笑道:“文兄,你是不是叫个人到山顶看看,看是不是他们两人已同时毙命——那倒是件好事,要省下文兄好一番手脚了。”

紫金山顶,此时却肃寂无人。除了袁老大与骆寒那一人一驼,再无观者。只有那江风红日,充塞于天地之间。

从紫金山顶可以俯视山脚下的整个秣陵城。阳光晃眼如金线,那一线线的金粉就那么撒落在城中的白墙黑瓦之间。从上视下,只觉人世间所有的欢快、磨折、语笑、轻谩、鞭笞、笙歌……一样一样人世间的欲望与争竞就那么藉着屋瓦的遮掩认真地匍匐着、拼力地向前挣扎延伸。黑瓦底的间隙,是一条条小弄,歪歪扭扭地在那所有的欲望之间蜿蜒。看着看着,都似要给人一种卑微之感。但那卑微让人产生一点亲切。仿佛,那才是让人难奈却又难弃的一个真实的人间。

袁老大与骆寒正都端坐于地——旁人怕以为他二人一到山顶就会如何凌厉对搏,只怕万想不到他们竟会这么端然对坐。

只听袁老大喟然道:“无论你我谁下得了这个山,只怕下去以后,才是又一场真正杀劫的开始。文翰林杀我之心久矣,只怕嫉你之心也盛。咱们这‘骆袁’一见,要比何妨比得斯文一点?”

骆寒唇边淡淡一笑,似是心里也在想起那个“袖手谈局”文翰林的相貌。

只听袁辰龙道:“我这套‘步出夏门行’——江湖传为‘忧能伤人’,又称‘横槊’之击,一共原有四套,分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神龟寿’。起意却得之于孟德之章。你且先看看‘观沧海’。”

只见他一拊手,竟自低吟起来。他的声间如非自喉中吐出,全无唇音,只是模呼而吐,如呼如啸。那声音吐自于肺腑,低沉厚重,有如远古足音。

只听他慨然吟道:

“云行雨步,超越九方之皋。临观异同,心意怀犹豫,不知当复何从。经行过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

他长吟未竟,一掌竟已划出。那掌中肃杀之意浸漫开来,其悲凉梗滞之处,竟一反武学圆转顺滑之道。

骆寒一见,已叫了声:“好!”

他却不止静坐,人影忽翻飞而上,直搏九天。袖中弧剑光芒一灿,映着日影,一张淡褐色的脸在日光中显出些金黄黄的微灿。

袁辰龙举目望他翩然飞起的身影,“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于无极者”,原来骆寒的轻功心法出于这里!他眼中遏制不住地露出一种难以自持的光彩——九幻虚弧,孤锐一剑,果称卓绝!倒也不枉二弟伤在他的手里了。

只听他喝了一声:“东临碣石!”左腕一翻,已向骆寒空中的身影虚罩而去。口里犹得闲道:“骆兄近日该已见到那小英子了吧?不知旧歌忽起,淮上传书,可有人和骆兄你说了些什么?”

骆寒却于空中避开他那虚势一击,手里也还了一剑——袁老大果非寻常,只此一套“步出夏门行”已足见出其胸中丘壑了。他袖中一抖,却有副白绢已向袁辰龙飞去,手中剑一振,竟在空中踢踏,人已翻飞二度。

袁辰龙神色一变——人言“九幻虚弧”本有空中换力之能,看来果然不虚!他不再开言,右手一振,已经再度击出。

就在袁辰龙击出第二招时,骆寒已先代他喝道:“以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一种睥睨沧海的豪情!就纵算豪杰如曹孟德,却也有着“临观异同,心意怀犹豫,不知当复何从”的徘徊之虑啊!而袁辰龙一向镇定,他心意中究竟怀有何样之犹豫呢?戳力上国,至君尧舜,就足以慰他平生之志吗?

有寄堂中,人人自谓“有寄”。可有人会想到袁老大与骆寒其人其志?其风慨其执念,究竟何寄?

袁辰龙的目光忽转沉痛。他这一套“忧能伤人”,先是以“观沧海”以述其志,那志向非只限于这营营扰扰的人世间,而是面对天地,云垂海立前的一点生人之慨。

接下来,他就转向“冬十月”了。

述志已罢,他手中掌力忽沉重如铅,如压迫在每一个细弱生者身上的命运。他袁辰龙是不甘于这个命运的。他的目光中似横起了一幅画卷……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

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

骆寒的身影忽翻然飞转,如水御长天,霞呈一线,自然瓷肆。

袁老大目光一沉——

“幸甚至哉!”

文翰林也自疑惑,这时觉得李捷所言也未尝无理,正在寻思是否真要分派,却听庚不信忽开口笑道:“文兄绝世风流。棋、琴、书、画、诗、酒、花,无有不通,无有不知。却不知,文兄真已识得这一杯酒的滋味吗?”

他手里正拿着只精致银杯细细把玩。文翰林不解他怎么突然闲话。庚不信江湖传言,一向滴酒不沾,难道他刚才喝了一杯,已有些醉了吗?

他也不好轻忽于他,闻言含笑道:“庾兄素来忌酒,倒怕少得这酒中之趣了。所谓‘但识酒中趣,无为醒者传’,这其中的趣味,倒是不可与庾兄轻易知道的。”

他面上含笑,口中闲闲而言。门外紫金山方向忽传来了一声呼哨,文翰林就神色一变。今日本是他文府主局,旁人不由都看向他脸上,目光急切,俱含问询之意。文翰林沉吟了下道:“像有人快要下山了。”

堂上堂下之人不由一扫松懈之态,齐齐注目门外。

袁辰龙目光中远景的画卷忽收。忽然从那个“鸷鸟潜藏,熊罴窟栖”自然界冷酷的冬中一转又转向人间。

他手中的招意也一下从天地那无语的肃杀之味一转而入纠缠,那纠缠中斩荆开路的锋利之中,不知怎么,竟让人感到了一丝人间的温暖。

难道坚忍如袁大的心中,竟还会有一丝温暖?

乡土不同,河朔隆寒;

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

乡土不同,原来无论是谁,只要是个汉人,只要他成长于这个文化中间,是断无法抛开这“乡关”之念的。以袁大之卓绝斩断,竟也有怃然于族人之叹。

——“河朔寒”之味原在于此。

袁辰龙心中似忽想起南渡初年——这世上,值得他用上这套“忧能伤人”的人不多了,他像是很享受且快意于这一次的出手,这样的出手,这样的两人执念与信念的对战,似才可以一明他那一向遭到压抑的心中积念——骆寒,枉你说什么独逸天外,又苦习那什么列子御风,可这世上,又有几人有资质、有机会如你得效那列子之御风而飘?你可有见过南渡初年?——那时的江水之上,流澌浮漂,可并不仅只是“斫冰击雪”,那是有无数的百姓之尸“流澌浮漂”的!当真也是“舟船行难”!

他心中忽忽而起悲慨:生此世间,私仇与公益孰重?威名与胸怀又当谁先?他眼中又似浮起了那个他极疼爱的幼弟袁二伤后的脸;却同时也浮起了萧如那宛如能穿透岁月倥偬、生死边际的脸;还有石燃那炽烈浓情的脸……心中不由一痛一叹——

锥不入地,芜藾深奥;

水竭不流,冰坚可蹈;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修仙:从催熟宝药开始 垂钓诸天:从九龙拉棺钓穿万界 横推末世:武道从呼吸吐纳开始 仙子,一日得道了解一下 天网科技剑仙 洪荒:我以力证道成圣 光阴之主:从五行散修到混元万道 我在修仙界坚韧不拔 仙子,你听我解释 长生从垂钓宝鱼开始
返回顶部